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美直觉产生的原因有多种,本文认为,审美直觉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审美直觉是人类审美实践长期积淀的必然结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直觉产生的原因是审美主体内心深处的“集体无意识”被某种情景“激活”的结果;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审美直觉是欣赏者长期的审美经验的积极反应。  相似文献   

2.
中学数学教育中培养数学直觉的途径是 :培养良好个性 ,促进直觉发展 ;展示知识发生过程 ,启发直观力 ;运用审美方法 ,开启数学直觉 ;提高归纳、类比能力 ,引导大胆猜想 ;发展发散思维 ,促进直觉力的提高 ;建构智力图像 ,提高整体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审美过程中的直觉审美、功利审美、艺术审美等三个层次作了梳理,并简要阐述了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4.
在美术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和建立审美意识,以提高学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作出多维和有效的审美评价。  相似文献   

5.
审美欣赏能力是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功能的综合运用。美妙的审美体验是各种审美心理要素相互补充、印证、作用、斗争后构成的。在同一社会条件下,社会地位不同、化修养和思想境界不同,在美的感受上存在着差异,即使在最初步的美感中,也会体现审美的理性和直觉、思想和情感的相互渗透。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对于加强修养、陶冶性情、提高素质都有难以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动直觉的理论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初步建构了运动直觉的理论,提出了一些观点与认识,如:1)运动直觉是个体在复杂的运动情境中,根据有限的信息,对问题进行直接地和迅速地解决的思维.2)运动直觉具有直接性、快速性、或然性、情境性、运动水平差异性、信息受限性和直觉过程伴随着对结果正确性的自信心等特点.3)运动直觉是独立的直觉的下位概念,是认知技能的较高水平,在运动思维中占有着独特的地位.4)运动直觉存在着运动水平差异、个体差异和项群差异.  相似文献   

7.
数学美的特点可概括为对称性、统一性、简洁性、奇异性和抽象性。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美感和审美直觉,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鉴赏并应用数学美对教师来说非常重要。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审美感知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并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8.
教育功能有三:启智、育德、审美。然而过去只强调其育德、启智二项功能,往往忽略其审美功能。这是教育中的严重失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语文学科是学校进行启智、育德、审美教育的基础学科,中学语文教学更是基础之基础,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基地。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应从挖掘教材的美育因素和构建学生的审美心理着手。一、挖掘教材的美育因素这包括挖掘教材中的自然美、人物美、艺术美、情感美诸方面。透视写景或借景抒情的诗文对自然景物美的描写,展开联想,把握形象美点,体察作者在描写景物时的情思。作者情思因自然景物而得以…  相似文献   

9.
哲学家与心理学家都十分关注道德两难。面对道德两难,人们会遵循一些判断原则。作者认为在前人提出的行动原则、意图原则与接触原则的基础上,还应包括效价原则与角色原则。进一步可从推理与直觉两方面探索这些原则产生的心理机制。推理模型强调因果与意图的重要性,直觉模型探讨了自动的情绪加工过程。未来研究可考察道德原则模型的普遍性与其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身体写作指的是作者对外在世界的,来自身体直觉的、内在的、潜意思的、女性自己的感受。这种写作在海南表达自身欲望、寻找灵魂与身体整合的《马帮城》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甚严密的非逻辑思维形式。由于其包涵猜想的成分 ,故长期以来未受到教育工作者应有的重视。在大力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 ,深入研究儿童的直觉思维 ,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就直觉的本质、特征和影响因素作了一些肤浅的研究 ,提出了转变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三项措施。  相似文献   

12.
"理"在古代诗论中多带有否定性色彩,经过船山改造,加以新义,将"物"与"理"合为一个范畴,用在诗学领域,使得船山诗学发出独特光芒。"物理"的美学内涵是指审美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真实把握,其哲学基础是气一元论。对"物理"范畴的研究,可以隐约看出其诗学与理学之间的关联,以"物理"来评诗,亦可以看出王夫之美学不同于宋明理学美学的特色。而诗中"物理"的获取又与"现量"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现量"是对当下审美直觉的把握,而"物理"也需要以这种审美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3.
审美追求贯穿于新闻作品的各个方面,作者采写新闻的过程就是审美追求的开始。新闻作品离不开审美追求,或审美追求不到位,新闻作品便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在论述数学直觉思维具有简约性、创造性和随机性等特点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数学直觉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及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直觉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新的审美主体。他们具有新的审美理想。 作家文人的社会经历是审美理想产生的客观基础。当时没有专门的体验生活或采访一说,作者只能靠亲自参与和耳闻目睹来了解社会。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特别吸引着感动着作者,这便是审美理想产生的开端。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剧烈变化,造就了作家新的审美理想产生的客观条件。而新的审美主体的产生是新的审美理想出现的关键。由于普通的人转化为审美主体,便具有二种特有的心理结构功能,这就是用理想审视现实的能力和较强的审美能力。前者表现为用其超现实的思想,站在理想的高度审视现实;在作家理想的光芒照耀下,现实社会就会显现出阴暗处。后者表现为以其审美的态度,伴随着充沛的感情观照现实;在作家审美光芒的照耀下,现实就会显现出美。总之,在社会经历的范围内,通过两种心理结构功能的作用,主体就会产生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6.
宋朝诗人喜欢以学问入诗,常会忽视诗歌的特点。严羽对此提出批评,他的《沧浪诗话》以禅入诗,并提出"别材"说、"妙悟"说、"兴趣"说、"气象"说等,揭示诗歌的本质属性、审美特征、创作的直觉心理机制和作品的艺术境界。严羽的诗歌论对纠正宋诗流弊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的外部环境,使得物流行业尤其是应急物流领域,管理主体在管理活动中时间敏感性与结果准确性的要求愈加突出。为此,针对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教育现状,文章提出管理直觉力概念,阐释管理直觉力的本质和表现形式,并从广而深的知识储备策略、掌握直觉捕捉技能以多方感悟策略、营造良好氛围以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与合理想象策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以提高管理直觉信心力策略和加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选择与培训策略五个方面培养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管理直觉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认为张爱玲的身上辉映着动乱时代的影子,这位在上海一夜走红的女作家,从骨子里到笔尖都流露出让人心寒的苍凉。虽然她的作品题材千变万化,但"中心话语"永远是苍凉,一种深入骨髓的乱世苍凉。这种苍凉是作者独特的审美艺术创造,它满足了人们超常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9.
直觉思维的策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觉思维作为一种基本思维形式和创造性的重要表现 ,在其构成的若干要素中 ,策略是它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要素。因此 ,本文从信息论、系统论出发 ,分析阐述策略在直觉思维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及功能。  相似文献   

20.
笔者主要阐述了彭加勒关于数学创造发明中的数学直觉的思想,其中包括数学创造的心智过程、直觉与数学美、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以及数学教育的观点,并指出其思想方法的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