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达 《湖北档案》2005,(1):74-75
20年前的1978年8月11日,《汇报》发表青年作卢新华写的短篇小说《伤痕》。小说发表后,被全国二十多家省、市广播电台先后播发。新华社、中新社先后播发新闻,法新社、美联社的驻京记对外报道说:“汇报刊载《伤痕》这一小说,说明中国出现了揭露‘革’罪恶的‘伤痕学’。”  相似文献   

2.
《新闻与写作》已走过了十一年的历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受了思想观念的更新,在全国上百家同类期刊的竞争中,《新闻与写作》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坚持“学”、“术”兼谈,“专”、“杂”并举,“雅”、“俗”共赏,做到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系统地而又有所侧重地把新闻与写作的知识传授给如饥似渴的青年新闻工作者、青年新闻爱好者,成绩斐然,桃李天下!  相似文献   

3.
《长江日报》两年多来注重抓好青年记者成长关键期的培养工作,从思想、业务和机制上,努力创造有利于青年成长的“生态环境”,使一批青年记者脱颖而出,逐步成为新闻报道的主力军。《长江日报》采取的“抓关键”.就是抓住年轻记者参加新闻工作头两三年的重要时期,从政治思想和新闻业务两方面加强培养,着重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敬业、爱业的热情,产生做好党的新闻工作的内在动力;“压担子”,就是通过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采用“逼”和“压”的外力作用,并勇于放手让崭露头角的青年记者在重头报道中挑大梁,使他…  相似文献   

4.
1988年年初,我校宋宏志、董建设两位老师在开学典礼大会结束吋,对《新闻爱好者》作了介绍,说它栏目繁多,内容清新,启发性和指导性都比较强。我们这些从未与新闻打过交道的青年学生,订阅了将近50份《新闻爱好者》杂志.我们盼望她早日飞到身边,飞到我们手中. 啊!终于盼到了.我捧着杂志的时候,心里洋溢着满腔热忱,轻轻地翻阅着,象游入了知识的海洋,尤其是“文学之页”和“通讯员园地”等栏目,就似一块磁铁吸引了我,我太喜爱这本杂志  相似文献   

5.
发轫于报纸、滥觞于近年来的电视和广播等新闻媒体的“民生新闻”,如今正呈现“蓬勃”之势,《民生热线》、《今日一线》、《民生大参考》、《行风热线》、《民生关注》之类的民生新闻栏目可谓层出不穷!各媒体纷纷追求“民生新闻”、群众百姓谈沦关注“民生新闻”、领导赞赏鼓励“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以其一股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的清新之风、上升之势,迅速占住一些媒体的新闻视角,吸引民众眼球与耳膜,说其正成为一股“民生新闻热”不算为过!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华商报》在“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办报理念的指引下,致力于报纸图片新闻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果。先后有20多幅新闻摄影作品在全国和省内获奖,其中记者胡国庆的《24岁上小学》获中国新闻铜奖,在今年3月1日结束的“2001年度十佳青年新闻摄影记者”评选当中,记者谢海涛荣获“十佳记者”称号,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社会新闻”,是新闻分类上的一个概念。它是新闻中区别于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文教新闻、科技新闻、外事新闻等等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品种。早在延安时期,我们的党报——《解放日报》,就发表过一些有影响的社会新闻。解放后,社会新闻曾一度得到健康的发展,出现了《上海把最后两辆人力车送交博物馆》、《“梁山伯”结婚了》、《被旧社会遗弃的人》等一批优秀的社会新闻。但是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反右派时对社会新闻进行了批判。特别是到了林彪、“四人帮”大搞精神禁锢的年代,  相似文献   

8.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传媒相继推出了一批以人物心态为主线的新闻作品,其代表作有孟晓云的《大户心态篇》、刘蔚的《汉城决战的最后四十秒》、吕晓琦的《“我们穷得只剩下钱了!”》等。这些作品,都获得了全国好新闻奖,新闻界评价甚好。和报纸刊物比,广播、电视的访谈性报道则更为突出,常见一些记者将话筒伸向采访对象的嘴边,  相似文献   

9.
今年7月1日,是《新闻知识》创刊20周年纪念日。此前,从北京传来喜讯:第四届“全国新闻核心期刊”评选揭晓,《新闻知识》再次当选。这正是,二十华诞,双喜临门!在此,我们与广大读、作同喜同贺,并感谢各位特邀编委、顾问和专家学多年来对本刊的鼎力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10.
3月下旬,《解放军报》在三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我与特约通讯员覃照平等合写的通讯———《一个战士心中的“先进性”》一稿。从采写这篇新闻至今,已有三个多月时间了。回味这次对新闻事件的采访和新闻稿件的写作过程,有一个比较深刻的感受,那就是记者在采写新时期战士的新闻时,不要拘泥于传统的认识问题方法,必须把视角“抬高一度”。多少年来,新闻记者“眼睛向下”,以扎实的作风、朴实的文风,反映了一批又一批基层士兵的形象。回望我们新闻记者笔下的基层士兵,多是纯洁善良,忠诚老实,其形象表现多是灰头土脸,满口方言,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1.
新闻链接     
《新闻世界》2006,(11):21-21
《记档案》作为国内推出的惟一一档以记为嘉宾的人物谈话类节目,自2002年10月创办以来,一直坚持彰显镜头背后的镜头,凸现视角之外的视角,感动了多少电视观众与专家学,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中华新闻报》、《汇报》、《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世界》等报刊先后做了大篇的专访和报道,中国三大门户网站之一的“新浪网”还将《记档案》评为“2003年度中最有特色栏目”。在全国性评奖中,《记档案》也屡屡中彩:2002年度荣获“安徽新闻一等奖和中国新闻三等奖”,2003年度荣获“安徽广播电视新闻奖十佳栏目奖”。  相似文献   

12.
《新闻传播》2006,(6):27-27
《办报参考》2006年第二期转载《青年记者》的文章《我的“三冷”采写方法》。 文章说,“冷静”、“冷峻”、“冷处理”,是记者在某些情况下尝试过的新闻采写方法。  相似文献   

13.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太行山新闻论坛”。《采写编》杂志等单位联合发起的这个论坛自开办以来.团结了一批对新闻业务卓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和资深传媒人士,在促进新闻业务交流和相关主题的研讨上都取得了不菲的成果.在业内已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在此也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2006,(12):27-27
《青年记者》2006年第17期发表倪自放的文章《这样的娱乐已烂透》。 文章说,“炒作!无聊!”四个宇加上二个感叹号,是网友们对目前正在炒作的某个“新闻”最为直接的评价。娱乐行业的炒作,在三五年前还处于很初级的阶段,无非就是关于谁和谁的绯闻、谁和谁的性丑闻传说,后来越演越烈,逐步发展到靠叫l生”谎言、”录音带”搏出位。当今,无伤大雅的绯闻显然已经无法吸引公众的目光。在这种情况下,一出又一出的娱乐炒作以惊世骇俗的面孔出现,  相似文献   

15.
南京政院上海分院政治部新闻干事宋忠伟,自1996年发表“处女作”以来,凭着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满腔执和热爱之情,已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全国50多家媒体发表新闻作品1300余篇;先后50余次获得全军、上海市各类新闻奖和征奖;年年被新闻单位评为优秀特约记、优秀特约通讯员;连续两年荣立三等功,并被评为学院“十佳青年”和“学习成才标兵”。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播》2006,(10):42-42
《办报参考》2006年第5期转发《青年记者》的文章《恶性事件新闻编辑思想》。 文章说,面对频繁发生的恶性事件,要树立正确的编辑思想,首先是处理好这一“两难”选择:报道新闻事实和防止恐怖“传染”。受众要知道新闻事件的真相,隐瞒不报或极度渲染,都不应是编辑所采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我们办报的人,天天编新闻,自己有没有新闻呢?说真的,我们衢州日报就冒出过一桩大新闻:青年记者严红枫参加“中国青年记者访日代表团”出访日本了。全国300多家地市报,这次只有他一人参加。这新闻一传开,大家都感到严红枫太幸运了。自1987年以来,严红枫的新闻作品年年获奖。其中《两位承包者失败的启示》获第三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通衢道上的丑闻》获第四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无愧于共产党员称号的“王普党”》获第五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郑重“声明”的背后》获1987年浙江省好新闻一等奖;《平平淡淡最是真》获1991年浙江省教育好新闻奖……面对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读者朋友:您好!转限已一年过半,1997年《新闻三昧》全体同仁在条件极为简陋的情况下努力办好本刊,有读者来信已欣喜地谈到《新闻三昧》改版后“变靓了”!但也有读者来信,指出我们因不足或疏乎造成的缺点和错误。我们将把编辑部每期的编辑工作通报给广大读者,使“编读往来”真正成为读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青年报》的新闻评论专栏“冰点”时评自创办以来,越来越受到众多读者喜爱。2000年《中国青年报》读者和专家两个评价系统中,7个新闻版里,“冰点”时评所在《青年话题》版的阅读率都得分第一。在2001年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新闻专栏评选中,“冰点”时评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时至今日,“冰点”时评仍旧是《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20.
深入下去发掘新闻《涪陵日报》贾玲本栏责任编辑孟基宁我和秦超同志采写的消息《南川县冒出一批“绿色企业”大户》,获得了1994年度四川省好新闻一等奖,这既有些出乎意料,又是我们所期盼的。谈起这篇报道的采写过程,至今还历历在目。那是去年4月下旬全区宣传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