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在編选教材、制定教学計划时,掌握了下列几个原则: (1)密切联系各种:手工劳动应当和各科密切联系,而不是孤立地教一些工艺和农艺的技术。我在編选教材、制定教学計划时,考虑怎样和各科教师取得联系,并且深入研究各科教材。例如:在二年級,我結合語文“蚕姑娘”在手工劳动課中剪“蚕的生長过程”图片,結合算术“日和小时”做“鐘面”卡片;在四年級結合語文开辟花圃,展开农艺活动。这就帮助儿童消化和巩固了已学得的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初中《语文》附录的《雨过山村》一诗中“妇姑相唤浴蚕去” 一句的两条注释:“浴蚕,一般在农历二月”;“妇姑:婆媳”作了辨析、纠正,多方论证了此诗中的“浴蚕” 时间应是农历五月,“妇姑”应是姑嫂.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传统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题开眼生趣。课文题目是文章的“窗户”,俗称“文眼”。一般说来都有准确、鲜明、深刻的特点。从解题入手打开课文的“窗户”,也就打开了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产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例《蚕姑娘》解题中,我首先问学生: 你们见过蚕  相似文献   

4.
朱振华老师:《蚕和蚂蚁》的寓意应该是:通过蚕和蚂蚁对待工作的不同态度,深刻地揭示了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劳动的社会意义有根本性质的差别,批判了让劳动人民“白做工作”的黑暗社会,抒发了对理想中新的社会制度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这样归纳的理由是:其一、童话作者对寓意有明确的说明。叶圣陶先生说:当时写这篇童话,大概是想写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两种工作态度和两种劳动的意义,表示向往新社会的意思。(见《中学语文教学》1981年第7期)其二、童话本身提供了归纳寓意的重要线索。文章第四自然段说:“不管什么事情,只要能想,到底会弄明白的。”在文章末尾,蚕终于明白了“另一个世界”里,“真有不是白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有个小女孩儿挺爱养蚕。 当蚕开始吐丝时,她曾高兴得又蹦 又唱,可当吐丝的蚕变成了朴楞着小翅膀的活泼的蚕蛾,她却变得沉重起来,呆呆地看着那蚕蛾,仿佛有什么心思。 她妈妈就问她:“怎么了,孩子?” 她叹了口气:“我猜,蚕一定在后悔。” 妈妈问:“你怎么知道?” 她回答:“要是不后悔,怎么会咬破它的  相似文献   

6.
一、解题:这是一篇说明文,是说明“蚕”和“丝”的。一般是用“蚕”和“丝”作题目,但这里却借用了一句唐诗,这便增添了文章的光采。 “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一首无题七律诗的一句。诗的颔联是这么两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借物喻人,说明对爱情之忠贞的。其中“丝”和“思”谐音,说明要不相思除非自己身死,但这里却是用了本意,表明了“蚕”和“丝”的关系也表达了对“蚕”儿一生到死为人类造福的歌颂,用这句诗作题目,引人入胜,增添了诗的感情色彩,增强了诗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7.
1发现问题在学校开展生物科技活动中,我们想要观察蚕的生活过程,就买了几十条蚕,可桑叶在本地不太容易采集到,我们想:蚕是否也能吃别的树叶?于是我们就摘了一些榆树叶让蚕充饥,蚕却不吃。由此我们想就“蚕是否可以不吃桑叶”为题,进行实验探究活动。2收集资料带着“蚕是否可以不吃桑叶”的问题去请教老师,老师说:“蚕一般只吃桑叶,可能是它们一直以桑叶为食物,逐渐养成了这种食性,而且遗传下来了,也说明桑叶有蚕最熟悉的气味,可以做个实验来证明一下”。我们又查阅了《十万个为什么》,上面写着蚕是靠它的嗅觉和味觉器官来辨别桑叶的气味,如…  相似文献   

8.
养蚕     
四月的一天,我和外婆去买菜。看见一个老奶奶正在卖一些爬在绿叶上的小虫子,我问老奶奶:“这是什么?”老奶奶说:“这是蚕呀!”我立刻想起了《蚕妇》这首古诗。于是,对这些小蚕有了兴趣。便想买些亲自喂养。外婆同意了我的想法。我们选了十条蚕买下了,老奶奶还给我一大堆  相似文献   

9.
关于养蚕     
(一) 一日,在小学门口见到了一位卖蚕的妇女。那些白白胖胖的蚕极为可爱,我便买了3条,带回家中。没想到小弟见了哇哇大叫:“姐。这几条毛毛虫好恶心!”我耐心解释:“这不是毛毛虫,是蚕。会吐丝结茧,可以织布做衣服的。”“不管怎样,它还是恶心。你平常见了毛毛虫都会尖叫,怎么会喜欢它?”  相似文献   

10.
旧《辞源》、《汉语大词典》将“连展”释作“麦饵”、“面条”,是不对的。所谓“连展”,即吴地之“麦蚕”。而“麦蚕”,在普通话里没有对应的词语,大致可作如下释义: 食品名。麦将熟时,取青麦炒之,去稃,然后磨之,成条状而黏,如初蚕,味甘  相似文献   

11.
每年养蚕时,我总要到蚕室去看一看,看看蚕宝宝是怎样变化的。我问爷爷:“爷爷,我们家养了五六张蚕,蚕大了,以后往哪里养呀?”爷爷说:“你不用担心,现在有一种方法叫‘省力化养蚕’,只要把田里的枝条剪回来朝蚕室的‘人’字形斜面上一放,就好了!”“那蚕怎么爬上去呀?”爷爷回答:“过几天,你看一看就知道了!”我便着急地等着那一天的到来。  相似文献   

12.
《蚕妇》是课改前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一首古诗。此诗教学的争论点长期以来往往集中在“昨日入城市”这句中“城市”能否作为一个词上面。总体而言,在释义上面,大家还是比较一致的,即:蚕妇进城做买卖,回来之后泪流满面,愤慨那有钱有势的人都是不劳而获者。笔者个人的理解,对于  相似文献   

13.
“趣味识字法”充分利用了汉字独有的特点,重视从汉字本身挖掘趣味性,使学生在识字时不是望而生畏,而是学而有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效地巩固识字效果。这里,结合教学实践,介绍几种“趣味识字法”。 1.儿歌识字法。根据汉字的音、形、义编成儿歌,其字要在儿歌中出现。如给“蚕”字编为:“天下有益虫,‘蚕’儿留美名。吐丝织成锦,为人御寒冷。”给“帆”字编为:“巾字在一旁,几中一点藏;‘帆’船有了它,乘风又破浪。” 2.谜语识字法。根据小学生好奇、喜猜的特征,将汉字编为浅显易懂的儿歌式字谜,让学生在猜想  相似文献   

14.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即学生的作文在一阶段的长足进步之后,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停滞甚至倒退,主要表现在学生讨厌作文、马虎了事、选材及语言表达平淡无奇等。清代学者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把学生这一作文时期称为“脱换期”。他用蚕作例子来说明:“譬如蚕然,其初一卵而已,渐而有首有身,蠕蠕然动,此时胜于卵也;至于作茧而蛹而又复块然,此时不如蚕也;徐俟其化而为  相似文献   

15.
养蚕一阵风     
本刊驻湖南双牌小记者赵傅楠报道我们班曾经刮起了一阵养蚕风。每到下课,教室里竟不闹“空城计”,蚕迷们都在照顾蚕宝宝。他们小心翼翼地打开装蚕的盒子,将桑叶剪得细细的,边剪边慈母般地说:“Baby,快长哟!”好景不长,秋天一到,可爱的蚕宝宝们陆续“升天”。有些调皮鬼就用死蚕吓人,比如用冰棍签把死蚕串起来,与胆小女生的牛肉串调包;在死蚕上涂满胶水,扔在女生头发上……幸好我胆子大,几条死蚕对我来说不在话下。更惨的是,因为桑叶缺乏,有的同学把活的蚕扔在学校的花坛里。花坛被破坏了不说,蚕粪拉得满地都是,评“文明学校”就别想了。这…  相似文献   

16.
趣味识字“九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趣味识字法”充分利用了汉字独有的特点 ,重视从汉字本身挖掘趣味性 ,使学生在识字时不是望而生畏 ,而是学之有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有效地巩固识字效果。这里结合教学实践 ,介绍几种“趣味识字法”。儿歌识字法。 即根据汉字的音、形、义编成儿歌 ,其字要在儿歌中出现。如“尚” :“一条扁担竖着放 ,一边一只小竹筐 ,下边一个三堵墙 ,三堵墙里小口张。要问这是什么字 ?高“尚”的风格人赞扬。”“误”字 :“口大竟欺天 ,身旁有人言如此错‘误’大 ,牢记在心间。”“蚕”字 :“天下造福虫 ,‘蚕’儿留人间。吐丝织布帛 ,为人御…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的1、学会生字词;能用“照例”、“总要”造句。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母亲”养蚕的辛苦。(教学重点)3、学习课文按喂养春蚕的顺序有条理地叙述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8.
读到一则普通教师的案例,她在每堂语文课上都安排了“自由提问”的时间,学生不用举手就可以自由提问,自由解答。于是,这位教师经常会听到一些另类的声音。上《小熊住山洞》的时候,有学生问:“老师,小熊是要冬眠的,怎么冬天还会上山砍树呢?”是啊,熊要冬眠是科学常识,怎么作者就不知道呢?上《蚕姑娘》的时候,课文里有这样一句话:“春天天气暖洋洋,蚕卵里钻出了蚕姑娘。”有个女生问:“蚕卵里钻出来的都是蚕姑娘吗?”是啊,难道就没有蚕小伙吗?上《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学生又问:“老师,青蛙妈妈怎么那么狠心啊,生下小蝌蚪就不管他们了?”是啊…  相似文献   

19.
和学生一起养蚕时,对于“双胞胎”蚕茧的研究令我们大开眼界。一、发现“双蚕合织茧”当多数的蚕开始吐丝结茧时,一个学生跑来对我说:“老师,好奇  相似文献   

20.
春蚕     
一天,妈妈买回两条乳白色的小东西——春蚕。看着春蚕,我不禁想起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蚕,这个小生灵,为什么值得人们如此称颂呢?两条蚕在大口大口地吃桑叶,发出诗一般的声音。我的心快要按捺不住了,想早点儿看看它们怎么吐丝。每次观察蚕,我发现它都在吃桑叶,难道这就是它的工作吗?这样的工作未免太枯燥了吧!我不由疑惑起来:“这么好吃懒做的东西,值得人们称颂吗?”几个月后,蚕终于吐丝了。奶奶用麦秸秆扎成一座“山”,蚕上“山”了,慢慢地吐丝,最后把自己包在丝里,变成了茧。我仔细地观察着蚕茧。时间过得太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