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赵宏素 《科教文汇》2007,(5S):62-62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爱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喜悦中再产生新的兴趣,以此循环,将一轮又一轮推动数学学习的不断成功。为此,我就如何采取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求知欲望,使之愉快地、轻松地、主动地参与,获取,谈谈自己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本身是一门非常引人入胜的学科,而小学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如何利用小学课堂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思考,在学习中入迷,叩开思维的大门呢?我有如下思考:一、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如果能充分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那么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3.
衷小芳 《知识窗》2013,(12):68-68
兴趣,就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多数中职学生都对数学有强烈的畏难心理,因此,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阵地,改革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查发现,中职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是英语和数学,因为这两门课程对于大多数中职学生来说就像听天书一样索然无味。其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具有浓厚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兴趣会使个体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他兴致勃勃地进行学习,一个对某一学科产生强烈而稳定兴趣的学生,就会把这门学科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学习过程中就会自觉地克服重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我校在新课程改革中把“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当作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进行研究,教学中我们对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状况作了调查统计,发现学生喜欢数学的比例与对数学有兴趣的比例几乎相等,但都偏小。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是新课程改革中师生须共同完成的一项紧迫性的教学任务。那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结合我校近几年的教研成果,浅谈几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兴趣?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它能调动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就会对数学产生一种积极探索,并努力参与数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它充分调动学生所有的生理器官积极完成数学活动。使得“数学”就象磁石一样牢牢吸住学生,不迷失方向,具有明显的指引功能。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教学属于学生初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等各方面的特征再加上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学生无法像中学生那样聚精会神的听老师讲课.但是,在短暂的四十分钟内要想让学生主动掌握本节课的重点,把所学知识点掌握.这就要求教师想法设法抓住小学生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我们经常听到许多学生反映数学难,形式比较枯燥,难以理解,即使老师讲课都听懂了,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下手,久而久之就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念了。事实上,有不少数学  相似文献   

8.
刘孝锋 《科学中国人》2014,(5S):197-197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是摆在教师面前永恒不变的主题。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探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他们主动探索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显得很重要。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学生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孔子说:“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是这个道理,学习数学同样离不开兴趣,特别是数学课堂上,教师更应该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也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军 《科教文汇》2007,(2X):85-8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只要对它有了兴趣,便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学习数学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学习的社会意义,激发更大的学习欲望与更强的学习动力。兴趣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和成功联系起来的,常成功的活动,人们对它感兴趣,而常失败的活动对兴趣起消极作用,经常给学习以成功的体验,帮助它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使之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对数学学习也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1.
张志军 《科学中国人》2014,(3S):180-18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学习的效率就会事半而功倍。进入初中后,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动学习意志淡薄,部分学生甚至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数学学科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让学生学得有趣?作为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研究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加强情感意识,做到师生同感同步,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中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生活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情感教学中绽放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融入幽默的艺术,那么就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网络学习探讨数学的学习模式,分析网络教育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情况及学习过程的影响。本研究可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对于网络融入数学教学的学习兴趣此在教室上课的学习兴趣高,网络融入数学教学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有正面的帮助。本文还对网站的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起步阶段,属于打基础时期,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让学生学的更好,能让学生有一个扎实的基础,这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年龄的限制,小学生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就数学本身来说也是枯燥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想办法让学生愉快的学习,并接受知识。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老师有直接关系。小学生活泼好动,爱表现,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相对较短,那么我们该怎样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改变枯燥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愉快的学习数学呢?  相似文献   

16.
张建东 《科学中国人》2014,(1S):130-130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的认识倾向。对数学知识的内容和对数学思维方法的兴趣越厚,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保持得越长久。数学教学实践证明,愈是抽象甜言蜜语味的教材,愈需要教师以数学的艺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对数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也最有效,学习不仅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而且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红 《科教文汇》2011,(36):116-116,202
近年来,由于生源的原因,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激发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如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  相似文献   

19.
刘建琴 《知识窗》2014,(6):27-27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内驱力,对于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有着巨大的作用。数学是比较枯燥的一门课程,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怎样才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呢?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20.
李欢 《科教文汇》2009,(18):115-115
我们经常听到许多学生反映数学难,形式比较枯燥,难以理解,即使老师讲课都听懂了,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下手,久而久之就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念了。事实上,有不少数学问题学生解答时有困难并不是因为它太难以致无法解决,而是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大部分则来自于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以及缺少足够的学习兴趣去探索、研究。因此,研究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加强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