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引自:《荀子·荣辱》释义:乐观的人容易长寿,忧愁的人往往短命。【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引自:明·洪应明《菜根谭》释义:意思是,人应当经常保持乐观精神。【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引自:明·顾起元《客座赘语》  相似文献   

2.
正【人生乐在相知心。】引自:宋·王安石《明妃曲》释义:人生的快乐,在于与人相处彼此心心相印,相互了解很深。说明有真正知心的朋友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事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引自:古罗马·西塞罗释义:友谊是人生的太阳。说明人应当十  相似文献   

3.
正【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引自:唐·王勃《滕王阁序》释义:年老了,应当更加盛壮,哪能因为头发变白而改变心志?处境艰难,则须更加坚强,不要丢弃凌云之志。说明人越老越要意志坚定,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改变自己的志向。  相似文献   

4.
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引自:三国·诸葛亮《诫子书》释义: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心情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引自:明·洪应明《菜根谭》释义:无论是宠爱或者屈辱都不会在意人生之荣辱就像庭前的花朵盛开和衰落那样平常;无论是晋升还是贬职都不去在意,人生的去留就像天上的浮云飘来飘去那样随意。  相似文献   

5.
<正>学而不化,非学也。——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8月19日)【典出】宋·杨万里《庸言》【原文】同引用【释义】学习却不能够融会贯通,不是有意义的学习。对一般人来说,学习的目的是要致用,特别是对领导干部来说,学习是为了提高认识水平,增强治理能力。因此,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学习  相似文献   

6.
后起之秀     
【原典】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隽望,真后来之秀。"唐·房玄龄等《晋书·王忱传》【释义延伸】王忱,字元达,晋朝人,年轻时名气就很大。一次,王忱去拜见舅舅范宁,恰巧客人张玄也来拜访,范宁叫王忱陪着张玄说说话。张玄早就听说王忱志向不凡,很想与他谈谈。但他  相似文献   

7.
投笔从戎     
<正>【原文】投笔从戎【释义】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语出】《后汉书·班超传》【人物】班超是东汉一位很有名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突然觉得很闷,便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  相似文献   

8.
正《爸爸的小名》文/权蓉文/权蓉我们谈论爸爸们的小名。因为爸爸们也是有童年的,我们不过是想知道这个叫爸爸的人的一点成长轨迹罢了。《看不见的小妞》文/【芬兰】托芙·扬松文/【芬兰】托芙·扬松小傻妞被一个收养她又不喜欢她的太太吓得连影子都没有了。老古板把她送到了木民家,她能重新被人看见吗?《战公鸡》文/【美】艾弗利特·帕吉特文/【美】艾弗利特·帕吉特通往牛棚的路,必须要经过鸡栏,那只大公鸡总是拍打着翅膀啄我。我太怕那只公鸡了,可是我能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案例一】以点呈现教学内容,孤立传授知识学生交流了“12乘3”的估算、口算算法后——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生1:我是笔算的。先从个位乘起,用3去乘2得6,积的个位上写6,再用3去乘1得3,积的十位上写3“,12乘3”得36。生2:我也是笔算的,但不是从个位乘起,我认为从十位乘起也行“,12乘3”得36。师:这两种算法都行吗?生3:我认为两种算法都行,因为它们的乘积是一样的。……(学生争论不休。)师:下节课学进位乘法时,该怎么办呢?生4:(揣摩着)看起来只好从个位乘起了。师:(…  相似文献   

10.
闻鸡起舞     
<正>【释义】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比喻抓紧时间不懈努力。【语出】宋代松洲《念奴娇题钟山楼》:"击楫誓清,闻鸡起舞,毕竟英雄得。"【人物】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青年时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24岁时,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  相似文献   

11.
从智能课堂转向生命课堂,需要教师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俯下身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倡导人与人精神的契合,倡导富于爱心的交流,倡导创造的快乐,使个体生命潜能得以彰显,而不是以权威压制学生本身具有的生命活力。【案例1】:《爬山虎的脚》教学片断学习完《爬山虎的脚》第二自然段后,老师请同学们质疑。生1:书上说"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但是,第25页的图片为什么爬山虎的叶子有重叠的,同时也有空隙呢?师:这个问题我怎么没有想到呢?你很  相似文献   

12.
典故三则     
不寒而栗【原典】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猾民佐吏为治。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释义延伸】西汉武帝时,有个名叫义纵的人。他先在上党郡一个县任县令,又升为长安县县令。他在任职期间,不讲情面,也不怕得罪有权有势的  相似文献   

13.
明星     
【读音】míng xīng【出处】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庄子·盗跖》)【释义】亮度明显抢人眼球的星星。这是明星的本义,现在已经用来比喻艺人、运动健将、劳动模范等名人或者品牌企业、珍贵动植物等。【追"星"趣谈】某天晚上,在翻阅《现代汉语词典》时,我无意间发现了词条"发指"下的一个例句,正是笔者引用到"出处"中的那句话。  相似文献   

14.
暴虎冯河bàohǔ--pínghé【释义】暴虎:空手打虎;冯河:徒步过河。后用“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小手提示】“冯”这里不读féng,也不要误写作“凭”。这是学习中需注意的重点。【出处】暴虎冯河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小旻》,有“不敢暴虎,不敢冯河”的诗句。后来《论语·述而》中曾记载孔子用过“暴虎冯河”一词。据《论语·述而》记载,“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成语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路,姓仲名由,春秋时鲁国人。他身强力壮,十分勇敢,可是勇…  相似文献   

15.
<正>【写在前面】本课是笔者在宁波市镇海区上的一节公开展示课,以一个生动而富有哲理的视频《苍蝇的一分钟生命》导入,通过精心设计的五个问题层层展开,培养学生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增强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念。【教学过程】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命吗?生:都是!师:怎么证明你是一个生命或者说你还活着?生(笑):我会动,我有呼吸,我在新陈代谢……师(示意学生看板书):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我  相似文献   

16.
正【健康的第一条标准——没有生理和遗传性疾病;健康的第二条标准——有自我控制能力;健康的第三条标准——能正确对待外界的影响;健康的第四条标准——处于内心平衡的满足状态。】引自:郝万山《郝万山说健康》【根浅则末短,本伤则枝枯。】引自:《淮南子·谬称训》  相似文献   

17.
讳疾忌医     
<正>【释义】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语出】宋代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仲由喜闻过;令名无穷焉;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劝);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噫!"【人物】名医扁鹊,有一次去见蔡桓侯:"你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肤里,若不赶紧医治,病情将会加重!"桓侯听了笑着说:"我没有病。"十天以后,扁鹊又去见桓侯,说他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还会加重。桓侯不理睬他。又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桓侯,说  相似文献   

18.
<正>【释义】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因过分害怕而失去了判断能力,还用来形容天气酷热。【出处】《世说新语·言语》:“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小故事】在晋武帝时,有一个名叫满奋的人,向来都怕吹冷风,尤其怕寒冷刺骨的冬风。  相似文献   

19.
孺子可教     
<正>【释义】指年轻人可培养。【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人物】张良,字子房。他原是韩国的公子,姓姬,颍川城父(今河南省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  相似文献   

20.
洛阳纸贵     
【读音】luò yáng zhǐ guì【出处】于是豪贵之间,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晋书·文苑传》)【释义】因为抄写《三都赋》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因此都涨价了。比喻有价值的著作受到读者的欢迎,风行一时,人人争相阅读。【故事链接】晋代文学家左思,字太冲,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