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当下,地域文化传播与报纸自身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经观察,其现实情况为:传播主体方面,传播介入意识浅、传播理念保守、传播手段单调;传播客体方面,传播内容稀薄、传播比例小、传播形式单一;接受对象方面,受众关注度高、兴趣度高、自信心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地域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历史印记使其在现代性的社会生活面前处于一种劣势;媒体在生存压力下急功近利的心理动因;媒体自身良莠不齐的报道队伍,肤浅浮躁的报道心理。  相似文献   

2.
以传播学和心理学为主要理论支撑,考察大学生在新的文化传播环境下所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分析其网络心理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心理引导建议,以促使大学生在积极向上的心态下,产生健康的校园网络行为,促进高校网络文化的绿色传播。  相似文献   

3.
报纸作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信息涵盖到文化的各个层面,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报纸与文化紧密相联,肩负着传播、储存文化的职责,文化在报纸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传者的文化心理、思维模式,以及受者的文化水平、接受心理,都对新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电视文化对青少年精神心理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揭示了电视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对青少年的精神心理和行为方式引起的的负面作用。旨在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电视媒介 ,呼吁传播部门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的电视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5.
社会文化语境的转变和高校学术期刊的转型,使编辑主体面临诸多心理压力,编辑心理的常态化及其心理调适刻不容缓。作为以文化传播和建设为己任的编辑来说,其心理调适亦离不开恰当的文化策略。面对其身份压力,编辑应坚持文化的开放创新,确认自我、激励自我、传播自我;面对制度性压力,编辑应寻求文化的审美愉悦性,调适编辑的理性压力、制度规约和市场化挤压。面对其他社会性压力,编辑应坚守文化的价值指向,调适过剩信息刺激、职业道德压力等。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视觉文化与教学资源开发的关系入手,指出了作为视觉文化基础、工具、依据和保障的视觉素养、索绪尔三项式、视觉心理和传播理论这四种视觉文化理论,并分别论述了这四种视觉文化理论对教学资源开发时认知水平的确定、表达样式的选择、学生心理的考虑和传播质量的保障这四个方面的启示,以期为教学资源的开发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朱占青 《天中学刊》2007,22(6):77-79
非现实的神怪因素一直伴随着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成为古代小说的主要特征。神怪特征的形成和原始思维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有密切关系,同时也是人们出于对未知世界神秘的探求愿望和对神怪世界的神秘感与敬畏心理的反映。从作家的创作心理和读者的接受心理方面看,神秘思维对小说产生与传播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晚清的文化传播呈现出两种不同模式。精英化的文化传播模式极力展现有关国家民族的政治理念等宏大叙述,体现出传播主体精英化的身份特征和价值立场,在特定时期有其历史意义,也有自身缺陷。大众化的文化传播模式突出普通民众的审美情趣和心理体验,体现了晚清民间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有着精英文化传播模式不可替代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健美操健身性、心理保健功能、艺术性和文化性的价值,以及它的传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以何种文化心理参与到武侠剧的传播中来,金庸武侠剧热播的文化现象背后有着怎样的接受心理?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因素:1中学生的移情心理武侠故事所描述的“江湖”在现实世界之外产生了一个“模拟真实”的世界。后者着重于侠客们的“江湖恩怨”,自有  相似文献   

11.
以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为平台,借助电视传媒手段,产生了代表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普及热的"易中天现象".这股文化信息传播潮流是历史文化知识普及方面适应社会时代宏观背景、契合社会文化心理趋向的产物,透露出社会文化心理的最新气息,也体现出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化信息传播改革方向,在人性化、大众化、通俗化、民族化等方面给予现代语言文化信息传播许多启示和期望.  相似文献   

12.
文化传播的翻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策略中争论的焦点.文章拟从翻译的文化语境、读者的文化心理、译者的文化态度以及翻译策略的实例分析等四个方面出发.对文化传播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并指出适度异化是进行文化传播的积极手段和有效途径。但强调异化,不是否认归化;异化和归化始终是翻译策略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  相似文献   

13.
文化酒使企业尽可能地寻找充足的理论根据,对产品进行文化包装与文化宣传,赋予产品以文化个性,以此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审美需求和文化心理需求。红楼梦酒应首先确立酒的营销定位、传播定位等问题,其品牌传播可以借《红楼梦》的酒令文化传播,并借助互联网以体育赛事为平台形成整合传播之势。  相似文献   

14.
文化酒使企业尽可能地寻找充足的理论根据,对产品进行文化包装与文化宣传,赋予产品以文化个性,以此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审美需求和文化心理需求。红楼梦酒应首先确立酒的营销定位、传播定位等问题,其品牌传播可以借《红楼梦》的酒令文化传播,并借助互联网以体育赛事为平台形成整合传播之势。  相似文献   

15.
针对韩国家庭剧被中国观众热捧这一现象,作者从文化发展的产业化,文化传统的同源性,接受心理的趋同性等方面,分析了韩国家庭剧在中国流行的文化心理原因,希望给中国大众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小说在欧美传播状况不容乐观,部分缘于读者心理期待下的语言不可译性,而这种不可译性在很大程度上为语言的文化个性,如文化负载词和文化语用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7.
印度禅学通过对中国士大夫阶层心理结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策略性迎合,在这一群体中成功传播。进而影响中国文化千年之久。禅宗在中国的成功传播揭示出。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最佳策略是本土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阅读心理的不良倾向及其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阅读已成为当今大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网络在凭借自身优势服务于大学生的同时,也在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文章系统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阅读过程中心理产生的主要不良倾向及其形成原因,结合当前复杂的网络传播环境,力图提出行之有效的阅读心理调整策略,以期为改进大学生网络阅读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余承周 《文教资料》2012,(19):76-77
武侠文化是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显像,作为社会文化心理的载体折射出民族历史文化道德和审美心理图示。独特的"远景"内涵与近乎宗教的传播"势能"推动,在千百年的文化传递中,在既定的文化传统中产生了契约式的心理定势,进而产生了独特的美学肌理。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文化传播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由最初的纸张传播到声音传播再到现如今的视觉信息传播,这对平面设计行业的需求量和要求指标也大大提高,尤其在以商业化背景下的新时代,包装设计的革新和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就包括对形态的转变和对包装设计本体语言——"视觉信息传达的再建",核心围绕图形、文字信息以及色彩这三种信息传达的方式,加以视觉文化的心理和设计表达的基本规律方面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