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写的《伶官传序》,是评论五代时期唐庄宗宠信伶人以至“身死国灭”这一历史事件的名文。一、作者是从什么角度评论唐庄宗宠信伶官的史实的?提示:对于唐庄宗宠信伶官的史实,要加以评论,发抒感概,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写法,例如就事论事地  相似文献   

2.
五代后唐的开国皇帝李存勖在其父李克用与朱温、刘仁恭、阿保机争斗不利,节节败退面临覆亡的前夕继晋王位。他以父亲临终前留下的三支箭代表的三个强大的仇人激励自己,励精图治,经过数十年的征战,破幽州、灭后梁、驱契丹,终于北方一统,建立后唐,做了开国皇帝。然而他称帝后,好声乐。宠优伶,任用伶人为官,不理朝政,放任伶官胡作非为,导致天怒人怨。众叛亲离,在不到四年时间里,其弟李嗣源和众将士起兵反叛,伶官出身的亲兵指挥使郭从谦乘机发动宫廷政变,庄宗李存勖最终落得个中矢而亡的悲惨结局。庄宗因危而生,因“伶”而亡的传奇人生在历史上并不多见。他“好伶而亡”的教训至今仍有反思和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八载留须罢歌舞,坚贞几辈出伶官。轻裘典去休相虑,傲骨从来耐岁寒。”1961年,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逝世不久,戏剧家田汉写下这首绝句,高度赞扬了梅兰芳在中国抗战时期所表现出的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4.
《伶官传序》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为《伶官传》所撰的序文,也是一篇著名的史论。《伶官传》记载后唐庄宗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门高等败政乱国的史实。这篇序文是把“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作为教训,说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  相似文献   

5.
郑振铎咏物寄情的散《海燕》(语版新课标《语》七年级下册)。一开头就描写家乡的小燕子:“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教材第5页注释②将“积伶积俐”解释为“非常伶俐”。笔认为这种解释是不妥当的,因为从意上看,句中的“积伶积俐”是用来形容羽毛的,而“伶俐”是个形容词,《现代汉语词典》将它解释为“聪明:灵活”。如果“积伶积俐”是“非常伶俐”之意,那岂不是郑振铎先生用“非常聪明、  相似文献   

6.
同业公会的同人救济是中国近代典型的社会现象,在戏剧行业尤为突出。民国初年上海戏剧从业者为保护同人利益,专门成立了上海伶界联合会。伶联会以谋求行业自由发展、维持同业基本生活、保障同人正当权益为原则,开展了许多救济同人的活动,在促进伶界同人发展上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救济活动不仅及时给予业内清寒同人帮助,同时也惠及了许多社会底层民众。从“会内自救”发展到“会外互济”、从戏剧界自赈发展到多行业共赈,伶联会成为这个过程中的纽带,并在慈善救济事业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正确认读“伶、俐、扬、普、刚、骄、傲、谦、虚、迪”10个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伶、  相似文献   

8.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而乱政的史实,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当时的北宋统治者。文章叙事不蔓不枝、简洁明了,议论简明扼要、发人深思,深得《史记》精髓。明代的茅坤  相似文献   

9.
刘伶病酒(犯了酒瘾),渴甚,从妇求酒。妇捐(弃)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养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祈祷)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古代量器,十斗为一斛),五斗解醒(醉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样子)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御肉,隗然已醉矣。  相似文献   

10.
耽饮 《教师博览》2007,(3):32-32
耽饮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妻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过饮,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善!吾不能自禁,唯当誓鬼神耳。便可具酒肉。”妇从之。伶跪而誓曰:“天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正确认读“伶、俐、扬、普、刚、骄、傲、谦、虚、迪”10个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伶、俐、扬、骄、傲、迪”等字;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语,理解“聪明伶俐、幽默、启迪”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关键语句。3.体会“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即使取得了成就也不应该骄傲”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1.读准“伶”的字音,正确书写“傲”;联系上下文理解“聪明伶俐、幽默、启迪”等词语的意思。2.在朗读中感悟语言,感受人物特点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某地区语文试题中有这样两道构词题目:用下面的词素构成单纯词矇____徘____伶_____(余略)用与下列字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构成联合式的合成词妨_____束_____伶____(余略)这两道题存在着概念上的混乱。前一题错把“矇”、“徘”、“伶”等语音单位当成词素,曲解了单纯词的本质,抹杀了单纯词与合成词的区别。所谓单纯词,是指只有一个实词素的词。怎么能用一个词素去和别的什么构成单纯词呢?后一题则错把  相似文献   

13.
“官”,自古有之。它随国家的形成而产生,因此,“官”字的一个主要解释为“处理国事者”。除此之外,《礼·乐记》中又说:“天地官也。”即谓天地事也,“官”和天地有了关系。另,《礼·礼运》篇中记:“其官于天也。”此“官”当作“法”讲,“官”与“法”又有了不解之缘。但在《汉书·盖宽饶传》中,“官”又有一种新的含意,“五帝官天下”,此“官”当为“公”字解,“天下为公”。总之,“官”字,从。、从■构成①,“■”是众。那么,“官”就应是管天下地上之事的人,管群众百姓之事的人,是执法的人,应是公正无私的人。我国…  相似文献   

14.
王建《凉州行》:“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唐代,从宫廷到民间,都十分喜爱音乐。人们不但爱唱本朝歌曲,也爱唱外来乐曲。无论是家居宴饮,还是外出冶游,无论在茶坊酒肆,还是军营城堡,到处都可以听到歌声。据薛用弱《集异记》载,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同往旗亭饮酒,见到十多个伶官在那里聚会,演唱他们的诗歌,诗人们为自己的诗作能被歌妓们传唱而感到光荣。  相似文献   

15.
校长如何为“官”,如何为好“官”,已经成为很多教师和行政干部非常关注的问题,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着校长的为“官”之道。本期栏目,我们围绕校长的为“官”之道编发了一组稿件,意在表明,做好一个校长或做一个好校长,不能由“官位”或“官戚”来决定,而是需要校长正确理解教育的真谛,把握办学的规律,适应时代的要求,用爱、用智、用术,开拓学校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封建"官本位"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与“民”是历史上形成的两个范畴。官,“治众之意”,“官者,管也”。民则为“民众之意”。自从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对“官”与“民”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官一直处于统治地位,所以统治者始终把维护官的利益看作是至高的职责。而以官为本的“官本位”也就变成了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封建官本位的核心是官与权的结合。一个官从生理构成上看,并不比普通老百姓特殊;从学识上讲,也不一定比普通的学者高明。那么,他的权力到底来自何处 ?只能来自他的官职。“职…  相似文献   

17.
语文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收入了郑振铎的散文《海燕》。文章语言优美,颇有情趣,很适合初中生阅读。一开头,作者就对小燕子的形态作了生动的描写:“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读过之后,觉得其中的“积伶积俐”一词实在无法理解。关于“积”,查了几种辞书,解释大同小异,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方面的意思:①积累;②堆积;③长时间积累下来的;④留滞;⑤乘积的简称。无论取其何意,这“积伶积俐”似乎都是说不通的。  相似文献   

18.
诗人比高低     
王之涣、王昌龄和高适三人都是唐朝开元年间很有名气的诗人,他们写的诗常被人配上乐曲到处传唱。有一年冬天,他们三人相约一起去饮酒。正好有宫里的伶官和几个歌女也在此处饮酒,不一会儿他们就弹唱起来。  相似文献   

19.
“官极”必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学生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的培养,仅仅是靠当学生干部,即当“官”的途径去实现的话,那么“官”位意识就会得到强化。其结果,易使学生产生非“官”不管事、“官”即是管、“官”即荣誉等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20.
李存勖一生能征善战,悉于用兵,以弱胜强,终成帝业。但他有致命弱点,自娱声色,重用伶官,忠奸不分,骄傲狂横,终致众叛亲离,帝业崩垮,内讧立起,身死国灭。李存勖的人生轨迹。既是一曲让人震撼的英雄悲歌,又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警示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