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最大的儿童早期教育家协会,最近在芝加哥举行了一次年度记者招待会,会上许多从事儿童早期教育研究的专家纷纷发表讲话,对美国儿童早期教育的现状表示不安并提出异议。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全国儿童教育协会主席戴维埃尔金德指出,那些渴望把孩子培养成为“神童”的家长往往对学前儿童施以填鸭式的强制教育,这种做法对儿童在德智体三方面的健康发展极为有害。他说,20年前美国人普遍认为早慧并非是好事,理由是“早慧早衰”。20年后的今天,美国人时这个问题的看法来个180度大转弯。当年那句人人皆知的格言如今改成了“早慧旱惠”其实,这种理论的根据很不充足,实践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2.
强迫一个孩子过早进入学校,与其说是造就一个爱因斯坦,倒下如说是导致一个精神病患者。但是,教育家们又说,接受过适当早期教育的儿童在进入小学时,比他没有接受过适当早期教育的同学们具有明显的优势。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系副教授沃克重复了儿童早期教育方面许多专家的观点:“我们不必为什么时候开始教育合适而烦恼,只要使孩子们在进入正规学校前已有丰富的经历。”按照这种观点,问题不是在“加速教育”,而是早期教育是否适当和是否有好的质量。威劳克学院讲师摩根说:“一个5岁的孩子不应参加为8岁孩子设计的项目。但是,一个4岁儿童项目对4岁的儿童是很好的。一个孩子,不论他多么小,只要把他放到一个合适的项目中,都会有利于他的成长。”摩根的见解得到现在被广泛引用的“佩里学前教育项目”的支持。这个项目建立于1962年,测定了密执安州易普西兰的儿童发展,比较了那些接受过早期教育和没有接受过早期教育的儿童。研究持续了5年,监督这个项目实施的哈斯考伯教育研究基金会主席威卡特说,所有参加测定的儿童都是出生于社会低层的。研究结果表明,接受过优质学前教育的孩子在所有指标上都具有  相似文献   

3.
教育文摘     
去年12月,在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举办的一个座谈会上,不少专家、学者列举了儿童早期教育的种种误区:一是过分强调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在儿童早期教育的宣传中,有的片面宣传人的成功完全取决于早期教育,而忽视人才成长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二是早期教育单一化、简单化,将早期教育等同十儿童的智力开发,等同于看图识字。三是儿童早期教育忽视儿童的差异性,以神童教育代替一般儿童的教育,把早期教育等同于天才儿童的培养,等同于特殊儿童的培养。这些专家学者认为,“急功近利”、“揠苗助长”只能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无益于孩子身心全面发展。早期教育应从人的整体上、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上运用科学的方法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早期教育应注意孩子的差异性,尊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美国政府国内政策的最优先领域之一。为保证美国公立学校能够使不同阶层的孩子都接受良好的智力和人格教育、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o Child Left Behind)提出教育要从幼儿抓起,强调儿童早期充分、全面的身心和智力教育将为他们日后的全面发展和成功奠定基础。为落实基础教育改革法提出的要求,联邦政府提出“良好开端、聪明成长”(Good Start.Grow Smart)项目,致力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启蒙教育师资、儿童早期教育质量标准和向社会提供儿童早期教育的最新成果和信息。本拟简要介绍美国儿童早期教育概况和联邦政府所开展的具体项目,以期对我们儿童早期教育工作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学术界尤其是国外,对早期教育一向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论。美国一些儿童心理学家就不主张过早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他们指出:太早强迫孩子死记硬背,会使他们日后对学习感到厌倦和恐惧;有的还会因过早受到外来压力、习惯于死记硬背某些现存的答案而使活跃的思维形成无形的“框框”,长大后会形成深深的依赖感,不会灵活主动地思考问题。即使是一些具有“神童”天赋的孩子,也因为父  相似文献   

6.
提到早期教育,一些父母就会想到教孩子识字、计数、背诗词、学外语及进行其他文化知识教育。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错误的。文化知识教育是早期教育,但它只是早期教育的一个方面。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应该采取适宜的方式去启发孩子,让他愿意接受,让他从经常接触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去学习知识、启迪智慧。另外,进行早期教育一定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智能基础。早期教育的内容应该适合婴幼儿的年龄特点、  相似文献   

7.
早期教育方式对学龄前儿童的行为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且伴随孩子的一生。本文分别探讨了民主型、专制型、放纵型、忽视型早期教育方式对学龄前儿童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早期教育方式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彦力 《教育导刊》2005,42(4):13-15
早期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在我国,早期教育在受到前所未有重视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极端的做法.中华儿科学会儿童保健学组组长、北京儿科研究所儿童健康与环境研究室主任丁宗一曾在"儿童早期发展与参与"研讨会上指出,目前我国早期教育存在许多误区,社会上提出如"立体智力开发"等,很多是伪科学!他呼吁,早期教育首先应建立在儿童身心发展基本科学的基础上,才可能会有成效.  相似文献   

9.
教育文摘     
家务劳动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在早期教育中训练孩子动手操作,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家务劳动。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孩子从小从家务劳动中体验到责任感、自信心和独立性,长大后能意识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有  相似文献   

10.
席海燕 《文教资料》2014,(18):91-92
早期教育理论诞生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之中,即诞生在崇拜儿童天性与内在自然的土壤之中,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起点,它至今仍是教育的基本立场。随着人们对儿童发展理解的增进,早期教育理论经历了从自然主义(儿童的秩序与天性)——建构主义(个体化与社会化)——关系(成人与儿童共同成长)的发展阶段。可以说早期教育理论变迁的足迹是:在遵循孩子天性的基础上,邀请有责任的成人关注孩子的成长。在尊重孩子内在秩序的同时,支架孩子探索"我-它"世界和"我-你"世界。  相似文献   

11.
美国幼儿教师教育标准对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美国幼儿教师教育标准概述 (一)美国幼儿教师教育五项核心标准 美国幼儿教师教育标准是全美幼儿教育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简称NAEYC)开发的。全美幼儿教育协会为培养幼儿职业从业人员的高等教育计划设计指南,美国幼儿职业的从业者包括儿童早期教育专业人员、儿童早期教育者、儿童早期教师、儿童早期教育助教、儿童早期教育预备教师、助手、指导者、  相似文献   

12.
儿童早期教育指的是对学龄前时期的孩子,家长为了培养幼儿的沟通、思维等能力,根据启蒙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外界对孩子进行的提前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儿童早期教育更加重视.本文首先介绍了儿童早期教育,随后分析了其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性,之后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齐齐 《宁夏教育》2006,(6):69-69
现在各种儿童“兴趣班”、“特长班”的生意特别红火。有的文章甚至宣传人的成功完全取决于早期教育,把早期教育完全等同于天才儿童的培养。事实上这种“急功近利”、“拨苗助长”的早期教育只能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甚至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伤害。  相似文献   

14.
美国音乐早期教育有以下几种观点,简略介绍如下: 第一,音乐早期教育应着眼于让孩子在音乐活动中感到愉快,享受音乐的美,而不是追求艺术上的演出效果。他们认为,让儿童参加音乐活动是为了把快乐和对音乐美的享受带到儿童们的生活中去。成人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引导儿童欣赏音乐而不是期待成果。唱歌舞蹈是创造性艺术,在幼儿园,应着重于让儿童有音乐体验,任何表演的要求是不适当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推行,探讨适合0~3岁儿童发展需要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开启儿童潜能已成为当前教育者又一热点研究问题。显然,现阶段幼儿园小小班的教育与福建省须布的《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南》不相符合,笔者认为,只有实施教育改革,及时调整教育方式和内容,才能适应和促进孩子的充分发展,本文从小小班教育现状,早期教育的价值与原则谈谈小小班教育改革对策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6.
儿童的委托--美国家长参与儿童早期教育情况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十分重视家长对儿童早期教育的积极参与,他们把家长的参与看作是孩子委托给父母的一种使命和责任。联邦政府推出了家长参与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首要计划”和“先行计划”等项目。地方政府也通过一系列家校合作项目及其典型示例研究,为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提供帮助和服务。家长对儿童早期学校教育的参与,不仅反映了美国的教育管理化传统,标示了其学校管理民主化和开放化的特色,而且也代表了其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特殊儿童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在特殊儿童的整个早期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发现孩子出现问题,家长应该正视现实,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必要的治疗和早期教育康复,以取得最大程度改善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效果。实践证明,及早介入教育对于特殊儿童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古代观察儿童有句谚语 :“三岁行为看到老。”意思是一个人在三岁以前形成的才华 ,决定着一生。虽然这一说法过于夸张 ,但从幼儿生理、心理和性格的发展规律看来 ,早期教育确实很重要。做父母的 ,应当趁着孩子头脑中的“空点”尚多 ,趁着孩子机械记忆占优势 ,趁着孩子好奇心强 ,经常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 ,只要在“可接受性原则”下 ,即孩子可以接受的条件下 ,尽量多地让他获得一些知识和技能 ,从而发展智力 ,有利于早出人才。  有些家长担心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怕过早用脑会缩短寿命 ,这是不必要的。科学研究证明 :早…  相似文献   

19.
当前家庭早期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心理以及教育方法上存在着误区,造成孩子的发展与成长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与科学的家庭早期教育。应当立足于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立足于在儿童一生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和谐的以及全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虽说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极为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但俄罗斯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俄罗斯人对早期教育给予高度评价,早期教育观念已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之中。特别是俄罗斯人不仅把抚养教育孩子视为自身必备的一种责任意识,而且在实际中能够付诸实施,并以早期教育的成功引以为荣。这种观念与行为对我国的儿童早期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