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调查显示:2007年下半年,《士兵突击》一度占据同期电视收视率榜首,而且出现多台同时播放、同台多次播放的现象。电视的热播,引发了网上的讨论热潮。2007年9月1日,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特别举办了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研讨会。这说明《士兵突击》不仅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观众评论的热点,也引起电视剧管理者、创作者、评论者等专家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任轶楠 《新闻世界》2012,(10):34-35
电视选秀节目一直是电视综艺栏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超级女声》后便出现遇冷状态,在选秀节目被普遍认为已走入低谷的今天,为什么《中国好声音》能征服观众?本文试从电视制作模式、受众心理等多角度对其成功的要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没有养眼美女、没有浪漫爱情、没有大牌明星的“三无”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在过去两年里成了荧屏最大的收视热点,不仅多家电视台竞相重播,有的卫视甚至重播了六七遍,而且火遍因特网,其人气值一度超过美国大片《越狱》。  相似文献   

4.
电视选秀节目在经过一段低迷期后,被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新型节目所唤醒,在看到其赢得受众好评的同时,其成功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我们来探究。本文从传播心理学角度,探求受众心理对电视选秀节目发展带来的影响,以期制作出更符合社会需要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5.
既是士兵版的真人纪实,又是一场吸引眼球"兵王"争夺战,还能让观众受到永不退缩的精神感召,《士兵突击》可谓人气与影响双赢。云南卫视为何要重金打造青春纪实版《士兵突击》,为何该节目一上档即有不俗表现,成就了名人和普通观众共同观众的话题,成就了一个个鲜活的新时代偶像?在云南卫视的制作方看来《,士兵突击》就是  相似文献   

6.
张鹏 《新闻窗》2008,(3):70-72
2007年,一部军事题材电视剧《士兵突击》先后在各级电视台热播,而网上对于它的讨论也异常热烈,一时间,“士兵突击”成为众口相传的关键词,而其主人公“许三多”还被多家媒体评选为“年度人物”。该剧无疑成为当年最引入注目的电视剧,而“士兵突击”也成为一个颇受世人瞩目的文化现象。本文通过传播学的有关理论对该现象进行解读,探讨该剧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7.
2007年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在给观众带来娱乐和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关于剧中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的热烈讨论及冷静思考。其中,电视剧文本所折射出的现代成功学理念为当代人精神信仰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而该剧的角色塑造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转型社会特殊语境中人们的反智潜意识,也为受众在进行角色理解和角色认同提供了多元空间。  相似文献   

8.
姚伟 《声屏世界》2013,(11):41-42
近年来.军旅题材电视剧在电视荧屏上层出不穷,占领了不俗的收视市场。观众对军旅题材的热爱更是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大学生入伍、高中生报考国防生起到一定的宣传和激励作用。部队发生的鲜为人知的故事、激烈的战斗场面,以及战士们的铁血铮铮、侠骨柔情无不吸引着观众。从高收视收官的《士兵突击》《我是特种兵》《第五空间》《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火蓝刀锋》等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9.
在娱乐快餐式消费时代,东方卫视推出的《女神的新衣》不仅为综艺界掀起"原创新风",更是一次电视与电脑、手机,电商、明星和时尚的"跨界联姻",这种大胆创新的整合式发展、时尚定位的民众化转向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受众行为展开的。本文通过对节目模式以及受众需求的双向解读,探索时尚真人秀节目《女神的新衣》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0.
中国选秀节目走过了近十年的历程,拥有庞大的受众基础,有关受众心理的研究也很广泛。《中国好声音》的火爆把选秀节目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其受欢迎的程度不禁引发思考:如今的电视选秀如何契合受众心理?受众对媒介内容又有怎么样的理解和选择?本文站在传播学和心理学的视角看《中国好声音》,从中再探选秀节目的受众心理。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0月,湖南卫视的大型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一经播出便火速蹿红电视荧屏。在真人秀节目同质化现象日趋严峻的媒介语境下,《爸爸去哪儿》凭借其创新的节目形式、多元的传播策略及对受众心理诉求全方位的挖掘与满足而大获成功。  相似文献   

12.
去年下半年以来.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发生在全国各地,甚至是家家户户。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在各省市电视台热播,不少家电视台多次播送,收视率远远打破了以往纪录。商店里卖的DVD也是供不应求,一再脱销。  相似文献   

13.
2012年上半年,由武警云南省总队、云南卫视、长沙天择传媒联合制作的,以特警选拔为题材的纪实类节目青春纪实版《士兵突击》在云南卫视热播,随即在电视荧屏、网络以及社会上掀起了一股阳刚、励志的热潮。继云南卫视首播之后,央视7套、央视2套、中国教育电视台以及与湖南长沙天择传媒集团合作的14家地面频道  相似文献   

14.
电视连续剧《蜗居》引发的全民热议,为研究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提供了良好契机。对《蜗居》受众的实证调查表明媒介文本的符码因为受众生活境遇和所属阶层的不同而拥有了差异化的意义生产过程,并且经由受众的媒介体验行为在其内心投射出强弱不一的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受众本位意识这一点出发,分析新兴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之处。《爸爸去哪儿》作为一档成功的电视节目,受众本位意识在其中得到了彰显,这也是其广受好评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冷凇 《声屏世界》2009,(11):18-19
新世纪以来,通过网络等新媒体传播方式,美国电视剧在中国内地青年受众群中掀起了一股收视热潮。中国本地市场上亦日渐形成了一股模仿美剧题材和创作手法的翻拍趋势。其中极少数是借中国版美剧之势扬名,如《士兵突击》在热播后被某些媒体炒作为中国版《阿甘正传》,更多则是对剧情和人物设置全方位的模仿和抄袭。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近年来可谓是风起云涌,备受追捧,探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此类节目满足了受众对于他人(特别是明星)日常生活的好奇心理和窥探心理,另一方面节目通过"虚拟"与"现实"的融合,为受众带来娱乐和情感上的释放。湖南卫视全新开播的《中餐厅》正是立足于展示"明星的生活体验"这一现代社会中深受广大受众所喜爱的话题来进行,将"明星""生活""体验"这些热点元素推到镜头前,很好地把握了受众的心理和现实环境,同时将一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传递给受众。本文将从传播学中的拟态环境构建对受众心理影响的角度出发,对节目《中餐厅》做一浅析  相似文献   

18.
吴瑜 《传媒》2018,(5):72-73
作为现象级科学益智类真人秀电视节目,《最强大脑》已经成功运作了五季.解读其生产结构中的社会生产和媒介生产叙述方式及其在编码中与自然知觉的贴合、中国元素的运用和电视话语意义形成中的节奏把控,从受众角度分析受众解码立场以及信仰用户的培养方法,可以寻找到《最强大脑》的成功秘诀.  相似文献   

19.
《百家讲坛》从低谷跃起到高潮,创造了电视业的奇迹,引发了电视讲坛现象。在这种起死回生般的转折中,《百家讲坛》究竟使用了什么样的灵丹妙药,跨出质的飞跃呢?笔者认为,其关键在于很好地完成了受众定位的转换,把握了目标受众,满足了时代受众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20.
歌唱类综艺节目是电视综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节目制作水平和观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只有优质的原创节目才能获得市场的青睐和支持.文章以北京卫视推出的原创音乐综艺节目《跨界歌王》为例,从节目形式、选手选择以及受众心理等方面剖析了其成功的原因,并对我国歌唱类综艺节目的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