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快要退休了,还在一线采访!为什么还有这么大的劲头?"这是近几年常常听到同事或朋友对我发出的感叹. 激情,似乎是属于年轻人的,然而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激情应该贯穿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只有这样,不管在哪个年龄段,面对压力繁重的新闻工作,都会觉得快乐和轻松.  相似文献   

2.
名记、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说过:“激情,是新闻记的宝贵品质。失去了激情,也就失去了记的生命。”激情对记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其实,要想做好新闻工作,不仅仅记需要激情,编辑同样不可缺乏激情。  相似文献   

3.
于波 《新闻世界》2013,(12):80-81
激情,是新闻记者的宝贵品质。失去了激情,也就失去了记者的生命。激情是新闻工作的一块基石,是新闻工作的动力源泉,是新闻工作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激情与责任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留下的一个名联,体现的是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时期。此名联仍旧是许多党的优秀新闻工作者所追求的人生信条。栾俊学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他1993年进入辽沈晚报。从那时起,他不畏邪恶,不怕艰险,始终奔波在采访一线。今年6月,栾俊学与同事温俊勇经过30天的暗访调查,三下合肥,在公安部、安徽警方大力配合下,于7月24日将一个活跃在全国的利用假币诈骗特大犯罪团伙捣毁。公安部和安徽警方先后给报社发来慰问电。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新闻频道利用长达4分钟的时间在黄金时段播出,《实话实说》栏目特邀栾俊学前往北京,录制节目。作为采访一线的记者,从1985年开始,栾俊学采访了大量的弘扬正气、鞭挞邪恶,社会反晌强烈的新闻稿件。他连续5年被评为辽宁日报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被评为辽宁省十佳记者,2002年被评为全国百佳记者。近日,又被评为辽宁省新闻标兵。今天,本刊推介栾俊学撰写的自己从事新闻工作的体会文章《激情与责任》,希望能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有所激励和启发。文中所谈的职业激情、社会责任感、创造冲动、平民意识、道德良知等,都是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坦露。读之令人感佩不已。我们崇尚记者的勇敢无畏,称赞对事业的献身精神,但也绝不提倡盲目蛮干,而是在敢于和善于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以达到最完美的境界,像栾俊学那样当一名响当当的记者。  相似文献   

5.
杨军,先后荣获双鸭山市哈洽会报道突出贡献个人、市记功嘉奖、市模范工作者、市优秀新闻工作者、首届双鸭山市“十佳”新闻工作者和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全省“十佳”新闻工作者等67项荣誉。从事新闻工作16年里,一直保持着平均一天半一篇文章的写作速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如今,工作、生活条件好了,有的新闻工作者深入采访的作风却差了;接待、招待的标准高了,新闻的精品却少了;交通方便了,离老百姓的距离却远了。 应.当承认,省、地、县新闻单位中,确有少数“三包”式记者,即“非富裕地区不去,非小车不坐,非宾馆不住”的包吃、包住、包接送的记者。慵懒,不愿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这对新闻工作者是非常有害的。由于采访作风不深入、不扎实,写出来的稿件则干巴巴,没深度,没活力,少激情就不足为怪了。 深入,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素质之一。一篇好新闻,好象险山上的奇花异草,没有革命的激情,不受…  相似文献   

7.
万群 《新闻窗》2006,(6):108-108
在贵州省举行的庆祝记者节的大会上,表彰了由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和省新闻学会一语道破出的20名优秀新闻工作者,其中有7位同志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这里刊登的是他们的发言摘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激情:记者工作的生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激情是一种精神力量,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强大动力。记者的激情来源于记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度的敬业精神,来源于记者对人民群众的深深热爱,来源于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的真实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激情是一种精神力量,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强大动力。激情有利于新闻工作面貌的常新,不断为新闻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激情可以坚定从业人员的信心和决心,使其战胜困难,圆满完成报道任务;激情在写作中介入,可以让作者文思泉涌,写出优秀的作品来。  相似文献   

10.
新闻工作是一项神圣的、需要从业倾注持久热情和激情的事业。评价一个新闻从业是否具备最优秀的职业素质品质,除了看他的业绩、职业道德等外,最重要的是看他能否对新闻事业始终保持热情和激情,不为任何利益所惑,不被任何困难击退,终生为之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1.
王乐群 《青年记者》2002,(11):29-29
著名记者、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说过: “激情,是新闻记者的宝贵品质。失去了激情,也就失去了记者的生命。”激情对记者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其实,要想做好新闻工作,不仅仅记者需要激情,编辑同样不可缺乏激情。  相似文献   

12.
新闻工作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在一个广阔的平台上你可尽情释放你的激情,展示你的才华,在付出之后,它会给你带来成就感,你的人生价值也得到了实现;新闻工作又是一个辛苦的职业,在这个领域里不会因为你是女性而受到特别的恩惠,相反,你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负荷,因为要负重前进,所以取得成绩更不容易。据统计,全国15万人的新闻工作者队伍中有三分之一是女性,地市报人中近一半是女性。女新闻工作者创造了诸多不凡业绩,在全国地市报中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女新闻工作者,她们中有全国新闻“百佳”,有省“新闻名人”、“双十佳”等。正值“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本刊特约“河北省新闻名人”、《秦皇岛晚报》副总编辑李宏伟,湖北省从记者成长起来的作家、《荆州晚报》新闻编辑室副主任王芸,“福建省新闻双十佳”、闽南日报社记者林艺群撰文,畅谈对新闻工作的感受。同时,也祝贺全国地市报女新闻工作者节日愉快!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新闻记者不仅要在采访和写作上下工夫,更要有激情的观点。激情源于对时代思想、时代理念的把握,源于对新闻工作的热爱,同时也是记者主动思考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素质·技巧·激情——新闻工作者三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立足之基什么是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它既包括较深的理论功底,也包括较深的采写造诣,还包括经验、感觉和悟性。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不是一天两天能够铸就的,也不是刊用几篇稿件就能够印证的,它是在辛勤的积累和痛苦的磨炼中获得的。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是从执著的追求中得来的。搞新闻的人要有铁一般的意志。对于刚起步的人来说,铁一般的意志就是希望;对于把新闻作为事业干的人来说,铁一般的意志就是成功。在北京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女孩买了5000张彩票,整整一晚上坐在商店门口撕,连撕了4998张,全是空白。她的意志崩溃了。还剩2张,不撕了,…  相似文献   

15.
张志豪 《新闻传播》2010,(6):108-108
很多从事新闻工作的同行都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工作时间久了,在新闻职场激情不断消退甚至厌倦,进而选择逃避,在新闻写作中,也就没有了激情,缺乏记者应有的思维力。然而,新闻职业是一个需要恒久激情和创造的职业,没有激情,就缺少发现和探索的原动力,就很难写出好的作品,笔者认为,要想保持新闻职业的激情,需要新闻从业人员的内外兼修,要不断提高新闻写作的思维能力,才能常写常新。才能永葆新闻写作的激情。  相似文献   

16.
姜晓翔 《新闻世界》2011,(9):178-179
如今,在新闻职场,激情消退甚至匮乏的现象较为普遍,职业上由好奇而走向平淡带来的“审美疲劳”让一部分新闻工作者的疲劳感猛增。分析新闻职业疲劳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利用政治思想工作的传统优势加以引导,使其永葆激情,是新闻传播上水平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不走进乡村卫生院,就不会感受到参合农民的心情是多么轻松:有了新农合,病了也无忧;不和农民一起劳动,不闻闻泥土的气息,不沾染乡间的灰尘,就不会真切地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和劳动的伟大;不到最鲜活、最生动的新闻现场去,就不会写出真正的好新闻,就不会有奔涌的激情诉诸笔端。参加省十佳新闻工作者走基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与激情     
根据新闻学基本原理,新闻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要有时效性。时效性虽属客观的评价,但要达到这一客观效果,少不了主观因素。从新闻写作的角度上看,作者本人对新闻事件的记忆、反应应具有鲜活、生动、具体等要求,而这些要求,除了写作技能因素外,笔者认为新闻激情的因素也必不可少。也就是说,作者必须在新闻写作时对报道事件充满激情,甚至可以说,在其它要素相同的情况下,激情之高涨饱满与否,往往是一篇新闻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激情不搁浅     
王爽 《青年记者》2003,(8):54-55
为了做这期选题,我在一家著名传媒网站上发了一个帖子“传媒同行,你还有工作激情吗?”跟帖者甚众,大部分是年轻的传媒人。出乎意料的是,90%以上的人都承认现在自己缺乏新闻激情,并列举出种种原因。能力、激情、职业品德三位一体,谓之人才。传媒业是一个尤其不能缺少激情的职业。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的传媒人惊呼:“我的工作激情哪里去了?”我们惶惑,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20.
“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比尔·盖茨的这句话阐释了他对工作的激情。是啊!人在工作时需要激情,作为新闻工作者尤其需要充满激情地工作,否则就无法做到纵情于新闻事业,放歌于伟大时代,更谈不到想像力、创造力和生命力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