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过程中,"演"这种形式,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音乐中来.无论他们的舞姿是否优美,动作是否合拍,都是他们对音乐发自内心的感受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给学生"演"的机会,就会让学生从模仿到创造,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2.
分析音乐在教幼儿编歌舞动作之前,首先要指导幼儿正确欣赏音乐,掌握好音乐的节拍、速度、力度等表现手段,以及音乐的性质、表达的情绪等,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歌词内容及文学形象。例如,教中班幼儿歌曲《春风摇铃铛》,我让幼儿随着音乐打拍子,使他们知道这首歌的强拍位置,体会到这首歌的速度是中等的。再用一些图片让孩子们形象性地理解歌词。在演唱中,让幼儿体验八分休止符及跳音的唱法,使他们感到这首歌是轻松愉快的。  相似文献   

3.
〔提示与建议〕这首歌曲旋律、节奏、歌词都比较简单 ,适合小班幼儿演唱 ,还可以替换歌词进行歌表演。在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之后 ,教师可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动作一 :两手叉腰 ,转一圈 ;动作二 :蹲下身体 ,两手摸摸地 ;动作三 :坐在地上向后仰 ,表现跌跟头的样子 ) ,并逐步随音乐合拍地边唱边做动作 ,进行歌表演。接着 ,教师鼓励幼儿探索用其他的身体动作替代“摸摸地”的动作 ,如跳一跳、扭一扭、跑一跑、踏踏脚、拍拍头、摸摸脸等 ,并替换歌词随音乐合拍地边唱边做动作。为调节幼儿对最后“跌个跟头”动作的兴…  相似文献   

4.
适时进行演唱活动。小学音乐教材,特别是低年级教材上的歌曲大多简短,歌词生动形象,富有儿童情趣。因此,每教一首歌,我总是让学生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设计几个与歌词旋律相吻合的表演动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教唱《迷路的小花鸭》这首歌时,学生对小花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我因势  相似文献   

5.
<正>艺术表现是通过人的演唱、演奏或人体动作、表情、对话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故事情节,从而体现生活的艺术。我们在音乐教学中,也可以把艺术表现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或者是用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用舞台表演的形式再现音乐等。艺术表现正是通过其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并在不断提高的表现中,不由自主地投入到音乐的美好境界中,从而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  相似文献   

6.
文章是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四册歌曲《两只老虎》教学设计。笔者认为,这首简单歌曲的背后还隐藏着很多知识点,需要挖掘出来,让学生通过聆听、演唱和表演感受音乐形象;通过参与体验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对卡农式轮唱的兴趣以及培养相互协作的能力;启动学生的音乐思维,通过对歌词进行改编、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芹 《山东教育》2002,(36):31-31
歌词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是构成音乐形象的“物质”基础。幼儿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优势,兴趣容易转移,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为此,需要歌词教学形式上要多样化,内容上要形象化、趣味化,始终体现“动”的教学设计原则。1.以舞蹈表演的形式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在歌词教学中,我先将歌词改成口语对白,再根据歌曲的内容创编一些舞蹈动作。如在《学做解放军》的歌词教学中,我加上了正步、瞄准、行军礼等动作,以舞带词,让孩子边读边表演,有时歌词孩子忘了,但连贯的表演动作会帮他们想起来。2.利用配乐诗朗诵的形式上好音乐课也…  相似文献   

8.
郝猛 《教育教学论坛》2012,(15):244-245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应紧紧抓住音乐形象,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演、创编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大家知道,刚进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是一群咿咿呀呀……说话似乎还没有完整性的幼儿园小朋友,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非常低,语言的感受能力也非常欠缺。而且歌曲是歌词和曲谱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歌词是歌曲的意义载体和直观呈现。所以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歌词识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音乐教学的一个棘手问题,也是音乐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更是必须解决和突破的问题。那么面对这帮刚刚入学的“小家伙”们,如何提高他们音乐歌词识记能力,让他们很快学会小学音乐的演唱?事无巨细,得从小处着眼,重视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让他们“唱好歌”。  相似文献   

10.
《两只小象》是一年级音乐课学生学习的歌曲 ,看到这一课在新教材上出现 ,倍感亲切 ,不由得想起了在课改前 ,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我每次上到此课时 ,总是把教学重点放在学习演唱歌曲上 ,于是 ,教学难点便是歌词的记忆 ,基于这一指导思想 ,派生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首先 ,将歌词的内容编成故事 ,讲述给学生听 ,导入本课内容 ,目的在于突破歌词的记忆 ,然后让学生完整聆听由故事内容创作的歌曲 ,体会音乐感受 ,接着 ,在老师的带领下 ,采用有节奏加动作表演的形式朗诵歌词 ,在学生会读歌词之后 ,再随琴一起演唱 ,老师及时纠正不准确的地方 ,然后采…  相似文献   

11.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词是唱歌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学习歌唱这种音乐活动中,让孩子们记住歌词,是演唱歌曲的前提条件。智障学生由于记忆能力地下,记住歌词非常困难,如何从低年级学生的兴趣人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加强歌词的记忆教学呢?  相似文献   

12.
歌曲教学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起着积极的作用,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用自然而又甜美的嗓音唱出歌曲,用优美的舞蹈表演歌曲,用美丽的图画表现歌曲,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这都是学生对歌曲理解的表现。但这一切都必须要让学生放下手中的书本,自然地去完成。但是,由于很多歌曲的歌词很长,让学生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记住歌词,这就妨碍了学生自由地表现出自  相似文献   

13.
摇船调     
伍娜 《儿童音乐》2008,(9):58-60
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参与音乐活动《摇船调》中,体会对歌猜谜语的乐趣并感受歌曲的优美的情绪,从中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2.能在看、听、模、唱、演、创等音乐活动中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摇船调》并感受四拍子音乐的韵律。3.能即兴创编歌词进行对歌表演,并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教具准备:课件、大歌谱、课题、响板、彩带  相似文献   

14.
张蕾 《早期教育》2003,(5):27-27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表现粤语歌曲风趣、活泼的情趣。 2.根据歌词内容尝试歌表演,初步创编“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3.体验用粤语演唱及与同伴共舞的快乐,初步萌发爱家乡  相似文献   

15.
颠倒歌     
~~〔提示与建议〕这首歌曲夸张、风趣,琅琅上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歌词内容,利用有关图片和玩具,或用故事形式引发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理解事物的正常逻辑和内在联系。然后,请幼儿欣赏《颠倒歌》,让他们思索这些幽默反常的表述,发现违理之处,作出正确评判。在幼儿兴趣正浓时,教师可用歌表演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歌词。之后,教师可引导幼儿想像其他违反常理的滑稽事情或滑稽动作,并在表达中体验幽默、诙谐。《颠倒歌》以简洁明快、荒诞滑稽的词曲,使幼儿的想像能力、思维能力、是非辨别能力得到提高,体验到巨大的快感,…  相似文献   

16.
音乐最大的作用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音乐教学,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两首歌,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感情并感受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让学生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会。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体会能力较低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其理解歌词是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 感受: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能较自然、熟练地演唱歌曲。表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其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对歌曲情趣理解的能力。创编:培养学生根据歌词及旋律创编简单动作的能力。教学重点:感受歌曲并用动作加以表现  相似文献   

18.
年级:人民音乐出版社新教材第二册课时: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唱《两只小象》听听唱唱动动创创二、教学目的:认知目标:充分发挥学生音乐听觉和记忆力作用,通过听唱、模唱、欣赏等形式学会歌唱。情感目标:指导学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三拍子强弱规律及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操作目标:通过律动、打击乐演奏、剪贴小动物、歌表演等形式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节奏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重点:三拍子的强弱感难点: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教具:多媒体课件、彩色动物图片60张、剪刀三、教学过程:(一)律动…  相似文献   

19.
一、活动设计目标:1.理解歌曲内容,学会看图谱演唱歌曲。2.能清楚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尝试仿编歌词。3.体验演唱歌曲的快乐。过程:一、回忆打电话的已有经验。二、看表演,理解歌词;看图谱,学唱歌曲。1"首次欣赏歌曲。提问:歌曲叫什么名字?歌里讲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小老鼠为什么打错了电话?2"再次欣赏歌曲,结合图谱学习歌曲。(1)第一句歌词引导幼儿按节奏来念;第三句歌词引导幼儿学习延长音;第七、八、九、十句歌词引导幼儿自己看图谱学念。(2)幼儿完整学念歌词(歌词见32页朱家雄文)。(3)幼儿完整学唱歌曲。(4)引导幼儿富有情感地演唱…  相似文献   

20.
<正>歌表演是把歌唱溶于舞蹈之中,让幼儿在二者的融合中感受理解音乐、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是幼儿创造力的萌发剂。边唱边表演的形式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他们喜欢在歌声时用动作来加以补充,下面谈几点在歌表演中提高幼儿的自主表现力的策略。一、激发幼儿参与兴趣,是提高幼儿自主表现力的动力陈鹤琴说过:"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是游戏、散步或工作,他们本能的都爱唱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了解了幼儿兴趣,教学中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