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弘,身材魁梧,仪表堂堂,显得十分威武。他待人热情诚恳,没有一丁点所谓明星的色彩。徐弘出生在体育世家,父母当年均是排球运动员,哥哥徐弢年龄很小就练起了足球。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徐弘喜欢上了体育。5岁那年,他开始练习乒乓球,凭着灵气和勤奋,他的乒乓球技术突飞猛进,曾站在大连市少年单打冠军的领奖台上。小徐弘那时躇踌满志,他的目标是像郭跃华、蔡振华那样,去夺取世界冠军。凭徐弘的天分和毅力,打进国家乒乓球队并非是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2.
日本排坛第一次出现朝日健太郎的名字是在1991年12月的全国中学生选拔赛上,他被选为将有可能参加奥运会比赛的后备力量。后来,一度传说他想要继续学习不再打排球了。那时,他在是为继续深造学习而选择一个好的高中学校呢?还是为了打好排球而选择一个在排球方面有名气的高中学校苦恼。后来,他毅然决然地进了家乡(九州)的一所排球十分有名气的高中学校--镇西高中。那本初中选拔赛为朝日的排球生涯打开了大门。朝日说:"我在当时没有怎么苦恼"。我本来对排球并不是那么有兴趣,所以要好好读书。后来使我想要在排球方面尝试一下的外界因素…  相似文献   

3.
四川科利多女排的年轻主攻手李雯是个与排球挺有缘的小姑娘,幸运之神似乎特别垂青于她;从1990年开始接触排球到现在;入省队,进国青,如今又被选入国家集训队,她的排球之路称得上是一帆风顺。说起来,李霎打排球完全是一种巧合。上小学的时候,在同龄人中个头出众的李霎就与体育打上了交道,不过当时她练的是羽毛球。1990年,刚满10岁的李雯身高已超过1.70米,这一年她代表攀枝花市参加了四川省省运会的羽毛球比赛,还获得了不错的名次。正是在那次省运会上;她的高挑身材吸引了四川省内几位排球教练的眼光。提到李雯进川队的往事,李…  相似文献   

4.
软式排球运动在高校休闲体育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软式排球运动在高校休闲体育中的价值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软式排球运动是一项集运动、休闲、娱乐,溶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于一体的新兴体育项目,无论从场地设施、环境条件、学生休闲体育观念还是体育文化个性等方面都是比较适合高校学生从事的休闲体育项目之一。软式排球运动可成为高校全民健身活动的一个新亮点;高校休闲性软式排球运动易于开展;可有效地增进大学生健康,增强体质;健全学生心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扩大社交;完善学生体育个性,奠定终身体育基础。建议进一步充分挖掘软式排球的文化内涵,注重教育功能的开发,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正确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5.
<正> 据上海《青年报》报道:男生不会踢足球,女生不会打排球,不予颁发毕业证书。这是世界跳高名将朱建华的母校大同中学最近实行的一项改革措施。这项改革措施要求学生在达到体育锻练标准的基础上,按年级接受足球、排球的授课辅导,熟悉和掌握它们的基本技术和规则。毕业时,要求男生会踢足球,女生会打排球,男女同学都会游泳,否则不予颁发毕业证书。  相似文献   

6.
作为国际排联条法与资格审查委员会的主席,66岁的中国人魏纪中在排球界可谓闻名遐迩,他总是喜欢称自己是一名“自由人”。“我对排球的喜爱源自于我早期的经历——一个狂热的体育运动爱好者。确实,运动家总是从失败开始。他们与各种挫折斗争,去克服他们所遇到的一切困难。”作为中体产业的董事长,魏纪中如此解释自己。他在大学里主修的是法国文学专业,但却在体育界成就了一番事业。人生的变幻,莫过于此。魏纪中在他16岁的时候,对排球产生了兴趣。而在南京大学读书时,对排球愈加喜爱。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分成两部分:学习和打排球。…  相似文献   

7.
你最喜欢的是什么? “赢球!”张立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最痛恨的是什么? “队员不敢打,只要敢打,胜负都可以接受。”张立明认真地回答。 你的个性? “不买帐,不认输!” 在我长时间的采访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这三个简短的问题。所有的回答都没有离开过他所从事的事业,这个挚爱排球的男人,个性是如此张扬,爱憎是如此分明。他的同事们说:“这是个离开排球会死的人。”说这话时,都是一脸的认真,没有一丝开玩笑的成份。这些话,让你在生疑过后,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8.
剑手王利宏     
王利宏从小喜欢运动,小学一年级起他练体操,接着又学羽毛球,羽毛球班解散了他又改练排球。他的个子练体操高,打排球又矮,而适合他的羽毛球班又偏偏解散了。后来当击剑班要人时,他又放弃了排球前来入伙。击剑的历史源远流长。不论是在波斯、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还是古老的中国,击剑都是一种  相似文献   

9.
他的对手恐惧他凌厉的扣球:他的队友努力让我们确信他的才能和战斗精神来自上天的恩赐:女人们深信他有CONQUISTADOR(征服墨西哥和秘鲁的西班牙人)一样的微笑和体魄。的确,帕斯戈尔是一个成功的排球运动员(或者说是优秀的,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留下他的印记,这在阿尔皮茨尔库内奥表现得非常明显。帕斯戈尔和该俱乐部签下了一份时间至2001年薪金优厚的合约。在′95-′96赛季,该俱乐部签下了这位来自西班牙的"重炮手",然后他们开始取得胜利──不论在意大利还早在欧州。在去年11月份,他在任何地方都十分…  相似文献   

10.
无论你走进铜山县的哪一所中、小校,都会被操场上的景象所吸引,身着统一校服的孩子们,人手一球,或是整齐地做着排球操,或是三、五成群地在打排球,那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你可能会错觉身临南疆的“排球之乡”。其实,这里是苏北的“全国排球特色县”——铜山。  相似文献   

11.
如何搞好普通高校业余排球训练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球运动是最受人们所喜爱的球类项目之一。它具有很强的群众性,便于开展。在高校业余体育训练中,业余排球训练工作占有重要的地位。搞好高校业余排球训练工作,能培养体育骨干,以点带面,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活跃校园体育气氛,提高排球运动的技术水平;并且在完成高校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学习,以及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亦诺 《中国学校体育》2005,(2):i008-i008
<正>记者于3月巧日现摩了湖北省武汉市实验小学的一节体育课,他们使用的教材让记者感兴趣,是非常新鲜的内容——台式引排球.台式排球运动起源于武汉市实脸小学,发明人是该校的高级体育教师王勇.问及王勇老师发明的经过.他告诉记者:“多年来,排球作为一项体育教学内容,在小学使用效果普遍不理想,孩子们玩不起来也就失去了对排球的兴趣。而乒乓球则不同。课余时间经常可以看到学生自发对垒搏杀的场面。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常常引起我的思考:能否将排球和乒乓球相结合.借用乒乓球台来打排球呢?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从2000年开始进行初步实验.结果是学生学得快、兴趣大、效果好……2002年,省、市体育教研员朱万银  相似文献   

13.
<正>在包头采访中运会期间,连经常送我们去赛场采访的司机也会说:"在包头,包一中女排老厉害了,很多包头人都很关注这支球队,而且很多老百姓因为关注包头一中女排,而开始爱上排球,许多人甚至全家都打排球!"一个中学女排缘何成为一个城市体育  相似文献   

14.
陈洋 《新体育》2012,(6):44-44
从小到大,保罗就像一棵大树,虽然能为马克遮风挡雨,却也一直压制着马克的成长。一旦马克取得了什么成绩,都会被拿来跟保罗比较。马克长高了,“这孩子都快赶上他哥哥了”;马克成绩进步了,“都是他哥哥教得好”;马克考进了孟菲斯重点班,“他哥哥正是从这考进洛杉矶保送班的啊”。  相似文献   

15.
加藤阳一是日本著名的男子排球队员,他充满酷劲的面容,独特的气质使他拥有众多的球迷。但日本男排落选2000年悉尼奥运会,无疑对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他和队友们为此进行了艰苦的奋斗。 问:听说你曾拒绝过媒体的采访,为什么? 答:我想专心致志地去做一件事。那时,我每天都跑步和游泳,想把精力都放在这些事情上,能保持下来也并不容易。 问:在奥运会的落选赛中,日本队未能出线,不知你现在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参加训练? 答:直到落选赛结束我都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只考虑球队的事。所以从现在开始直到日本全国排球联赛结束,…  相似文献   

16.
李攸,两米零一的高个子打主二传,这在国内是独一份,在世界高水平排球队也不多见。李牧的父母都目是北京队的运动员,父亲车有自练过足球,母亲吕华云是排球选手。季收小时候也喜双打球,母亲便送他去业余体极学打排球,那时他习9岁。教练高荣佑为了培养地的兴趣及练体能,几乎让他踢了两年定球,才开始练排球基不功:传球和垫球。李牧从小个子高、训练踏实。1984年李牧14岁身高达1.88米。北京排球队相中了他,调进着年队一年,一下子竟长了10屋来后离接近两米。这样高的队员全国难找,但教练并没把他安排在主攻或副攻位置上,却把他定在…  相似文献   

17.
好个倔强的姑娘──记中国女排二传手杨哲杨暂的父母亲都是知识分子,父亲原本希望她学好文化、向科学进军。她却天性喜欢体育、喜欢排球。她说:“我小时候第一次从体育老师手里接过一个崭新的排球,就觉得排球特别好玩,滚圆洁白,象天上的满月,往地上一拍,咚咚咚的声...  相似文献   

18.
依稀记得全国体育解说评论员们聚会的那段日子 ,中央台、各省、市的解说员们欢聚一堂 ,畅所欲言。我们听到了“绿荫专家”黄健翔、“国球评委”蔡孟的实话实说。当然 ,令我最难忘的要算“排球铁嘴”宋世雄老师的精彩论断。女排五连冠时期 ,他为排球比赛所做的解说至今仍鼓励着我们这代年轻人。然而 ,十几个年头过去了 ,他的排球解说水平仍无人能及。1999年的亚锦赛的现场解说是最让人遗憾的。且不说对日本队的二传与主攻区分不清 ,就连中国运动员的名字与号码都对不上 ,这种最最基本的排球常识都会搞错的解说 ,是无法让排球爱好者满意的…  相似文献   

19.
辛巳年立春前,排球管理中心推出了新世纪第一项重大举措,久拖未决的中国男女排新任主教练联袂登场,由邸安和和陈忠和分别担纲。十分巧合的是他们俩人都是从副手晋升为主帅,而名字末尾部是个“和”宇。“两和”的出山耐人寻味,人们为此产生了许多遐想。 中国排协第一次同时任命中国男女排主教练是1976年,来自江苏队的袁伟民和来自福建队的戴延斌被赋予重任。25 年后第二次同时宣布男女排主教练,又是天造地作的巧合,这两位主教练也是来自江苏和福建,让人油然而生“江南多才俊”的感慨。特别是这两位名字都有“和”宇的主教练,…  相似文献   

20.
他曾经扫清了道路上无数艰难险阻 ,他的名字与中国体育和世界排球历史上无数的“第一”相联系———这就是中国的马启伟先生———任何一个懂得排球基本知识的人都知道他。在新千年前夕 ,马启伟先生迎来了他的80寿诞。作为一名教育家和体育活动家 ,他的人生经历就象一本充满传奇色彩而令人久久回味的小说。也许人们并不了解他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1984年 ,马启伟先生出任国际排联规则委员会主席。十五年来 ,他实际上提出并制定了一系列新的规则 ,包括每球得分制———排球史上最具革命性的变革。马启伟出生于商业世家 ,他的父亲马约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