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现代史学报》发表汉斯·科恩关于奥地利史的意义和使命的重要文章以来.五十多年已经过去.科恩的文章是为“并吞”(指1938年纳粹德国对奥地利的并吞)后的读者们写的.那时,他们刚刚意识到纳粹德国的兴起所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后果.科恩如此激昂地呼吁,要在中欧——即非德国国家的背景下来了解奥地利的历史.他的这一呼吁在1939年的时候几乎没有成功的希望,极难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共鸣.然而,科恩和其他学者强调关于奥地利过去的侵略性的民族主义的解释的危害性,如20世纪30年代海恩里克·里特·冯·瑟比克的著作,是有重要意义的.除了批驳瑟比克的观点外,科恩还指出恩格伯特·多尔福斯和库尔特·斯库斯切里格对奥地利历史的阐释如何产生逐渐削弱第一共和国并促使一个独立国家崩溃的作用,与科恩的观念相背离,一个奥地利领导的、“没有领导权或优势” 的中欧联盟被并置于“因征服维也纳而引起的,从德国到中欧乃至东欧的完全的混乱之中”.因此,科恩强调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东部地区与维也纳之间有一种可以想像的有组织的联系.维也纳会作为联合斯拉夫人、匈牙利人和中欧奥地利—德意志人和平同盟的领头人的观念,并不是新近才出现的,但是,它提供了一种在科恩看来是造成1938年和1939年的灾难的政治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学者·诗人·民主革命的英勇斗士闻一多先生于一九四六年遇难,距今四十余年了。他对我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取得了今人惊叹的成就,这是人所共知的。这成就不仅表现在他著作的丰夥上,而且表现在他论说的精当上,“其眼光的犀利,考索的赅博,立说的新颖而翔实,不仅是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的。”确实,自五四运动以来,能与之相伉者甚少。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古代,特别是先秦时代的兵家著作中,对于将帅的“爱卒”精神有过许多十分精辟的论述,引人深思,值得借鉴.例如,《六韬·龙韬·励军》说:“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在《尉缭子·战威第四》及《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等书中,也都有与这句话相类似的表述,可见英雄所见略同.古代兵家学者在这些典籍中着重探讨了应该如何激励士气、使部队临阵勇于作战的问题,他们一致认为,为将帅者必须时刻不忘贯彻“爱卒”的精神,主张“夫勤劳之师,将必从己先”(《尉缭子·战威第四》),他们举出诸如“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以及“有登降之险,将必下步.军井通而后饮,军食熟而后食,军垒成而后舍,饥饱、劳逸、寒暑必身度之”(《尉缭子·战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上限时间,过去不少学者主张从1938年11月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成立时算起,现在看来,上限时间应当再往前延伸到1932年.因为桂林文化城的进步文化活动,或者说是抗日救亡文化活动,从"九·一八"事变之后,特别是1932年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成立后,直到1938年,就从来没有间断过.加强对这一时期桂林抗战文化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加以研究,是摆在学者们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1978年8月,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第四届国际控制论大会上通过了一项决议,承认控制论的诞生应从原来认定的1948年提前到1938年,从而正式确认了罗马尼亚学者斯特凡·奥多伯雷迦作为控制论 的真正奠基者的地位。从1938年他的著作《和谐的心理学》发表时算起,控制论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55个年头了。 控制论是现代计算机工业的理论基础,它主要研究人类思维及生物活动与机器控制过程中的数学  相似文献   

6.
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理性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型组织”一词及其概念,是当代美国著名的管理学者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务实》中系统地提出的。在这本书中,彼得·圣吉提出创建学习型组织必须经过五项修练:即实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这是一本探讨个人及组织生命的书。虽然书中对“学习型组织”概念有所定义和阐述,但并不十分清晰和确切。彼得·圣吉本人曾表示,没有人能真正理解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包括他自己。然而,令彼得·圣吉未曾料到的是,人们对“学习型组织”这一理论的反应十分强烈,这或许迎合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人们对学习掌握新的知识的渴望。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拿破仑·希尔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他创造性地建立了全新的“成功学”,在人际学、创造学等领域享有很高的地位。拿破仑·希尔利用20年的时间,访问了包括福特、罗斯福、洛克菲勒、爱迪生、贝尔等著名人士在内的500多位成功者,并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完成了划时代意义的巨著《成功规律》。这部著作用26种文字在34个国家出版,畅销2000万册,被认为是上世纪美国重大事件之一。在这部著作中,拿破仑·希尔总结他最有价值、带有规律性的17条成功定律:1.积极的心态2.明确的目标3.多走些路4.正确的思考方法5.高度自制力6.培养领导才能7.建立自信8.迷…  相似文献   

8.
1933年3月4日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入主白宫。为了对付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和法西斯战争的威胁,执政初期,罗斯福在美国内政外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史称“罗斯福新政”。新政对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了美国历史上和世界现代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多年来研究罗斯福新政的著作汗牛充栋,毁誉褒贬,众说纷纭,在美国和西方史学界,有的颂扬新政是一次“和平革命”,“在哲学上是民主的,在手段上却是革命的”,是可以和独立战争及南北战争并列的美国“第三次革命”。它“开始了一个影响美国生活每一个方面的深刻的和彻底民主改革的时代”,有的则认为“新政从根本上讲,仍然是保守的,是二十年代的延续”。有的认为新  相似文献   

9.
乘火车     
马克·吐温乘火车到外地去演讲 ,火车开得很慢很慢 ,他十分着急 .查票员走过来问马克·吐温 :“先生 ,你有票吗 ?”马克·吐温拿出一张儿童票给他看 .查票员对他看了又看 ,然后对他说 :“我看不出 ,你竟然是个孩子 !”马克·吐温答道 :“我现在不是孩子了 ,但我买这张票的时候 ,还是个孩子 .可见 ,火车开得太慢了 !”乘火车  相似文献   

10.
“问题教学”是由前苏联教育科学博士、教育科学院院士米·依·马赫穆托夫首先倡导的。在他的两部著作《问题教学的理论和实践》(1972年)、《问题教学基本理论问题》(1975年)中,对“问题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做了详细的叙述。什么是“问题教学”?马赫穆托夫认...  相似文献   

11.
拉塞尔·克罗的身边少不了美貌女郎:先是传出他和最新作品《美丽心灵》的女主角珍妮佛·康娜利假戏真做,坠入情网。证据是他们俩一起出席第一届美国电影协会颁奖典礼,从开始到结束两人的手就没分开过,克罗趁主持人插科打诨之际,猛亲佳人脸庞,当佳人获得最佳女配角时,他跳起来欢呼鼓掌,而当克罗在竞逐“最佳男主角奖”时被丹泽尔·华盛顿打败后,康娜利失望之情溢于言表,随即拥抱酷哥以示安慰,并伸手拿他手上的雪茄先吸了一口,再还给克罗让他接着吸。典礼结束后,这对“美丽的明星”共乘一辆车消失在黑夜里,引来背后无数窃窃私语。但是仅仅数周后,大家就发现,康娜利似乎只  相似文献   

12.
列·符·赞可夫(1901—1977)是苏联当代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学论专家,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兼普通教育学研究所教学与发展问题实验室的领导人。在1957年到1977年的二十年时间里,他领导的实验室进行了“教学与发展的关系”这一课题的研究,先后发表的著作有一百五十种。其中他写的《教学论与生活》、《同教师的谈话》等书在苏联被誉为教师的必备书籍。美国、日本、西德等十三个国家都翻译有他的著作。1975年出版的《教学与发展》一书,是赞可夫领导的实验研究的比较全面的总结。在二十年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赞可夫提出关于教学与发展的主导思想,逐步形成五条“新教学论原则”,并且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教科书和教师参考书,初步形成各科的新  相似文献   

13.
沃伦·0·哈格斯特龙(WarrenO.no.Hagstrom)是美国著名的科学社会学家.他是默顿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同巴伯(D.Barber)、斯托勒(N·W·storer)等人一道极大地发展了默顿创立的功能分析学派的科学社会学思想,使之成为科学社会学中的一个主要学派.尤其是他在1965年发表的《科学共同体》(The scientific Communitr)一书,更是一部被人们广为引用的经典性著作,E·C·休斯(Hughes)称它是“对学术共同体和专业共同体的其他方面进行研究的促进和指南.”(转引自[1]扉页.)在这本书中,哈格斯特龙对科学共同体内部科学家行为的相互影响作了精辟的分析,首次完整地提出了科学酬劳制中的所谓“交换理论”,即科学家为了获得承认而互相交换他们的研究成果,从而揭示了科学中的社会控制机制.本文试图对哈格斯特龙的“交换理论”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4.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年)是苏联现代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在十七岁初中毕业后,就开始了教师生活。他在乡村中小学里担任过小学语文、中学语文的教学,当过教导主任,还担任了二十三年的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在他三十五年的教龄中,写下了有关思想教育工作、校长工作等四十一本专著、六百篇论文、近一千二百篇儿童文学作品。他的著作,在苏联被誉为“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对苏联的教育事业产生十分广泛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很重视研究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他用了十五年的时间,观察和研究“差生”和“调皮生”的心理状态,情绪表现,以及与教师采  相似文献   

15.
<正>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吕不韦利用门客有组织、有计划集体编纂的一部哲理散文著作。它是对先秦思想文化的一次系统整理、汇集和总结.也是一部颇有文采的散文著作。就《吕氏春秋》的文采说,人们历来评价甚高。汉·桓谭《新论》说它:“其事约艳”。宋·高似孙《子略》评为:“采精录异,成一家言”。清代治《吕氏春秋》的学者较多,评价也最高,如毕沅《吕氏  相似文献   

16.
韦纳·冯·布劳恩, 1912年出生于德 国。当他还是一名普通技校 学生时,就对火箭有了近乎 狂热的执著。二战结束后,他 作为火箭专家去了美国。 1969年,他带头研制的“土星 号”巨型火箭,将第一艘载人 飞船“阿波罗11号”送上了月 球。  相似文献   

17.
谢尔盖·特鲁别茨科伊和叶夫根尼·特鲁别茨科伊兄弟是索洛维约夫学说的最近的继承人,索洛维约夫对他们的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兄弟二人是索洛维约夫的挚友。但他们也不乏自己独特的思想,其中谢尔·盖书鲁别茨科伊在宗教哲学方面的思想是具俄罗斯的特征。特鲁别茨科伊·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于1862年7月23日(旧历8月4日)出生在莫斯科郊区阿赫太卡的一个公爵家里,这是一个旧式的贵族家庭,父亲曾任加卢卡省副省长。在加卢卡中学里,他就开始接触孔德、斯宾塞和达尔文等人的著作,还有别林斯基的著作,后者使他对宗教发生了怀…  相似文献   

18.
亚当·斯密(1723-1790)是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的成功著作是1776年3月发表的《国富论》①一书.他和他的著作一起,在经济学的发展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对他曾肯定地评价说:“在亚·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②尔后,特别是十月革命以后,苏联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斯密经济学理论的体系,又作了不少研究,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种系统的一致的看法.但是,随着世界与中国经济政治形  相似文献   

19.
约·维·斯大林所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书,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宝库所作的宝贵贡献,所以成为一切科学领域内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特别是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约·维·斯大林的这些著作对於历史和苏联宪法的教学有著巨大的意义。苏维埃的教师们以极大的兴趣去钻研约·维·斯大林的著作,并在著作中获取知识以运用於少年一代的教育中。  相似文献   

20.
超人(SUPER MAN) 1938年6月,第一集“超人”漫画出版,由杰瑞·席格执笔,乔·舒斯特绘制。超人是”氪”星科学家乔·埃尔的儿子,他的父亲预感到氪星将要毁灭,可是却没有人相信他的话,乔·埃尔只好把自己襁褓里的儿子用飞船送到地球,以保留氪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