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四个量级的活化剂尿素的对比试验表明,施用活化剂可增强水稻抗病能力,褐变穗发病率降低1.6-4.5%,穗颈瘟发病率降低0.6-0.9%;可提高水稻产量,亩增产在10.9-41.0kg之间,增产比例在1.6-6.0%之间。  相似文献   

2.
控制灌溉可以降低水稻无效分蘖,提高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强水稻的抗逆性。合理的控制灌溉栽培技术全生育期可节水2400立方米/公顷以上,增产稻谷529.5公斤/公顷以上,是水稻栽培实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硅肥是水稻种植生产过程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化肥品种,这是因为水稻是一种典型的喜硅农作物,在硅含量充足的生长环境下,水稻的生长会更加健康快速,抗旱、抗倒伏以及抗病虫害能力更强,能够有效提高水稻产量,促进水稻增收。但是在水稻不同的生长时期对其施加硅肥,所带来的增产效果是有很大差异的,也就是说,只有在合适的时期对水稻施用硅肥,才能达到较为显著的增产效果。现本文就针对水稻不同生长时期下施用硅肥的增产效果进行调查,指出在水稻硅肥在作为基肥或分蘖肥时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通过30%矮壮素.烯效唑微乳剂在水田施用效果表明:30%矮壮素.烯效唑微乳剂可促进水稻生育进程、缩短节间长度、增强抗倒伏能力、提高千粒重,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5.
施用氮肥+能促进水稻的生育进程,可以提高分蘖速度,对形成水稻产量的各因子有一定的提高作用。较常规对照增产达到2.6%。  相似文献   

6.
水稻种植需要做好抗病管理,采取科学、有效的抗病技术,提高水稻种植效率与质量,促进水稻增产。结合水稻种植实际,对水稻种植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抗病技术作详细分析,并探讨得出相关结论,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硅肥在玉米上的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  关龙峰 《今日科苑》2010,(6):155-155
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已非常广泛,但在玉米上的应用报道不多,为了探讨硅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挖掘玉米增产潜力,特安排此试验。通过试验初步探明:施用硅肥玉米一般增产3.12%-11.46%。  相似文献   

8.
为推广水稻旱宽增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高理论依据,从培肥、育秧、秧床管理等环节介绍了水稻旱宽增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探讨硅肥在本地区水稻生产上的增产效果,研究硅肥对水稻产量及生育进程等的影响,对水稻施用硅肥效果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硅肥有促进水稻生育、提高产量、改善稻谷品质、增强抗病力等作用,是水稻健康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应在水稻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真打粮”氨基酸水溶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本文开展了“真打粮”氨基酸水溶肥的喷施试验,在田间管理相同条件下,设置不同用量和不同次数的叶面喷施“真打粮”氨基酸水溶肥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真打粮”氨基酸水溶肥对水稻“秀水6127”有一定增产作用。“真打粮”氨基酸水溶肥的叶面喷施对水稻的增产作用主要表现在喷施15 d左右可看出显著直观效果,植株健壮显著,叶色深绿明显等,增长稻穗的长度,减少包茎,加快灌浆。在孕穗破口期至齐穗期各喷施“真打粮”氨基酸水溶叶面肥100 mL/667 m2的效果最佳。由此可见,“真打粮”氨基酸水溶肥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杜蒙县加大了水稻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水稻增产显著,但在水稻的育苗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杜蒙县四个主要水稻乡(镇)水稻种植户的调查、走访,对水稻育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大众科技》2008,(4):4-4
水稻要增产,稻株就要长高,可一长高,又容易倒下,进而减产。记者近期在长沙召开的杂交水稻高产高效产业技术研究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获悉,这一技术难题已被我国专家初步破解。  相似文献   

13.
科技动态     
今年是农业科技推广年,农业部日前在北京召开全国农技推广(种植业)工作会议,提出要抓好十大先进适用的技术。 1.水稻旱育稀植及抛秧技术。今年新推广5000万亩,预计可增产粮食22亿公斤。 2.小麦精播半精播技术。今年计划推广2000万亩,可增产粮食6亿公斤。 3.地膜玉米。今年计划推广500万亩,可增产  相似文献   

14.
水稻倒伏是近年来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水稻新品种的研究和推广以及农业技术的进步,尤其为增产增加氨肥的用量,水稻产量呈逐年提高之势,但是因为忽视钾肥的使用或者用量不当,便产生了水稻高产与倒伏的矛盾。结合有关技术,开展系统水稻倒伏研究实验和推广、示范,取得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以往运用三元能量处理小麦、油菜获得显著增产的基础上,将三元能量应用到水稻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经三元能量处理的比对照产量提高率分别是2.77%、1.93%、7.38%,平均提高3.85%,进行方差分析后证实达到了显著性增产水平。结果率、秧苗素质等经济性状也有所改善,结论;以三元能量作用于水稻种子,可以提高其产量,改善其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16.
水稻纹枯病导致水稻早衰、空秕率提高,千粒重下降,平均减产幅度10.2%,造成水稻减产较为严重。为此在经过2011年~2012年调查研究基础上,2012年进行了不同药剂筛选试验,防效达到76.5%,增产幅度3.3~15%,为今后有效防治纹枯病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据报道 获四川省农业重点科技攻关计划连续十五年支持的水稻新组合“Ⅱ优838”,目前已由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培育成功。它是四川省水稻育种又一重大突破。最近,四川省各级领导对该组合显著的增产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Ⅱ优838”是近年来水稻良种中十分难得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三元能量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途径,用2种方法运用三元能量处理了3个水稻品种,并设1个对照组。结果是:小区总产量分别为83.25kg,85.50kg,78.00kg,经三元能量处理的比对照分别增产6.9%,9.7%。证明了三元能量与水稻能发生相互作用,并使之增产。  相似文献   

19.
籼型杂交水稻是我国在世界上第一个培育成功,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我国也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但多偏重于育种和栽培的研究,对杂交水稻的生理优势,特别是对谷粒产量生理的研究较少,而全面系统地探明籼型杂交水稻的生理优势表现,为栽培、育种提供可靠的生理指标,已成为进一步挖掘杂交水稻增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海水里也能产稻米?没错,"盐碱地"也可变身"良田"!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在青岛市李沧区签约落户。我国内陆约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有2亿亩具备种植水稻潜力。按照每亩产"海水稻"200~300千克计算,可增产粮食500亿千克,多养活约2亿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