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论国际贸易新理论对我国外贸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经济全球化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同时对传统的国际经济贸易理论也提出了诸多挑战,给国际经济贸易理论创新带来了机遇。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中国加入WTO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更为激烈。面对这一挑战,我国在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同时,更要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实现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融合是我国对外贸易策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赵万江  薛俊丽 《软科学》2004,18(5):29-32
我国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虽然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成为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一大优势。从目前来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需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可以近似表示我国这种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保持时间。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国际、国内经验分析发现,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工业化的进程,而且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比较优势与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10):19-20
在我国学术界对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争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再认识,指出比较优势仍是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同时产业政策的前瞻性又决定了要对关系国家长远利益的高新技术产业给予扶植发展,并结合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提出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国对外贸易竞争日趁激烈。我国在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引导下,通过强调劳动力和资源上的优势、推行比较优势战略,在一段时间内对外贸易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低水平的产业结构却进一步拉大了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通过对竞争优势理论的介绍,探讨我国实花竞争优势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创造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资源、能力和知识的持续竞争优势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柳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2):165-169
持续竞争优势已经成为战略管理研究和企业实践所追求的重要目标,而资源、能力和知识在持续竞争优势的创造和持续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三者在一定条件下均可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本文对资源、能力和知识这三个内涵不尽相同,但又彼此紧密相连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探讨,然后分别对三者在发展中的作用,在持续竞争优势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做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澳门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自身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凸显出来.所以重新审视研究澳门经济发展战略问题,对澳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专访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反思澳门的优势与劣势,并借鉴瑞士的发展经验提出了符合澳门实际情况的4条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比较优势、比较优势陷阱、竞争优势等相关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对外贸易现状,说明了中国贸易战略须从比较优势相竞争优势转移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希望以此来改善我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从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俊 《科教文汇》2007,(2X):163-163
本文在分析比较优势、比较优势陷阱、竞争优势等相关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对外贸易现状,说明了中国贸易战略须从比较优势相竞争优势转移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希望以此来改善我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从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青海科技》2014,(5):18-20
<正>无论是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还是从青海的比较优势、工业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发展循环经济是青海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青海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青海的优势在资源,潜力在资源,希望在资源。而拥有着"中华水塔"美誉的青海,又肩负着生态保护的重任。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为青海构建新型工业化体系指明了方向。经过近十  相似文献   

10.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的系统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区域结构优化理论和区域市场运作理论能够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框架,该框架可以简要地概括为:比较优势理论是县域经济的定位理论,结构优化理论是县域经济的定向理论,市场运作理论是县域经济的实施理论。文章进而分析了县域市场运作中的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比较优势战略对中国经济发展局限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引起对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深入思考,本研究在剖析了低要素比较优势战略带来的环境、收入、劳动力、技术创新等瓶颈问题后,提出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对待"比较优势论",对于现阶段的中国,低要素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具有局限性,完全依赖比较优势理论,国家和企业都将面临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张中强  袁明 《今日科苑》2007,(20):25-25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在开展对外贸易上大都是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推行比较优势战略。从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发展来看,尽管发展中国家获得了一定的利益,但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贫困化增长的局面,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比较优势陷阱的出现使发展中国家必须反思自己的贸易战略,正确认识和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并确立新的贸易战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介绍了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学说,并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以及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竞争策略运用的实际,分析了我国企业为确保其自身的长远发展,尽快积累和运用知识产权优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企业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转化:技术战略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余江  方新 《科研管理》2005,26(4):52-57
传统的企业战略研究集中在国家或产业层次上基于比较优势的竞争分析或者基于竞争优势的战略,而对于发展中大国场景下的高技术后发企业,如何把基于区位特性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基于企业特性的竞争优势的过程研究方面存在某种理论研究缺失。对中国本土高技术企业,从技术战略视角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理论缺失。研究表明,正确的技术战略分析、选择和实施架构,可以帮助本土高技术企业构筑、开发、部署和整合自己的技术资源,从而将在局部市场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价值创新的服务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调查显示,最近三年新创立企业中47.6%的企业聚焦于服务型企业,导致服务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同时信息通信技术高速发展导致服务企业的营销手段趋同,企业在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上面临巨大的挑战。文章通过对价值创新理论进行梳理,比较价值创新理论与传统营销理论的区别,提出价值创新是目前服务型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立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并结合一些实际案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动态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新整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首先比较研究竞争优势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比较优势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波特产业分析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经过系统分析与评价,创造性地构建了动态环境下"网状"的、多层面的企业竞争优势新整合模型。  相似文献   

17.
首先对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后发优势理论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各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作用。在此基础之上,综合分析了这三种理论之间及其与产业创新的关系,得出了发展模型,并指出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发展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探讨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赵修卫 《中国软科学》2001,68(10):95-99
区域核心竞争力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共同组成,比较优势赋予核心竞争力以独特性,是基础;竞争优势突出了区域经济的内生能力;是主导方面,发展核心竞争力应突出比较优势的经济市场价值,同时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的创新力,文中最后说明了创新对核心竞争力发展的意义,并从要素、技术和产业三个基本层面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9.
新竞争环境下对持续竞争优势的再界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灿  赵波  周翔 《科技与管理》2002,4(1):44-48
在资源观的基础上探讨了新的竞争环境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并通过比较和分析熊彼特,达凡尼,查克诺瓦斯对持续竞争优势的不同观点,对新竞争环境下的持续竞争优势作出了重新界定,指出战略柔性是企业应对不确定环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及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关系,结合我国当前外贸发展的现状,指出我国应及时调整对外贸易战略,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