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内容 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创业素质等。思想道德素质是教育的社会功能的要求,因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最终都要服务于社会。职业教育要直接向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合格劳动者,绝不能向社会输送危险品;文化素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杜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人的素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质基础,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身心素质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2.
“天人合一”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挺  刘幼昕 《教育导刊》2001,(15):13-15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新的理论,为社会的发展确定了方向。社会是否以及能否按这种新的模式发展,取决于人。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首先要靠人。一是要改变旧的观念,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二是要提高人的素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要达此二,教育是最重要的途径。通过教育,达到重新界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目的。这就需要吸纳古代“天人合一”哲学的合理内核,重扬“天人合一”的内在精神,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问题是人的素质问题,可持续性发展观念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在实施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时,要优先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要实现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进行素质教育的自我更新,另一方面要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实现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个性、完善的人格,发现、开发、提升、实现、创造人的价值:语文教育的功能在于对人的生存、生活、发展的奠基功能,对人与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引导功能。对人的精神塑造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都体现出语文教育的生命价值。因此语文教育是主体间的对话交流活动,语文教育内容是学生赖以生存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同时,获得生命的精神支柱,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蒋忠 《青年教师》2005,(8):45-47
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是指中小学教师为适应中小学教育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保证其主体素质全面、和谐、自由和持久的发展能力不受损害的发展。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是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整个教育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诸环节中最具有动力作用的一个环节。在积极创造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为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新世纪新阶段成人高等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现,一方面要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在推进现代化社会、小康社会、知识经济社会、学习型社会和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上层建筑,是主导社会发展的一种形式。在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发展主流的今天,新的社会发展模式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面对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成为21世纪教育主题的今天,高职教育的功利化日益影响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力,影响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实现高职教育功利化的超越必须从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发展观,在服务于现实社会发展的同时,更着眼于未来,着眼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素质的提高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一、倡导学生主体性的创新教育理念 学生的主体地位始于人的主体地位,而人的主体地位从哲学意义上考察,则涉及到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及“主我”与“客我”两对范畴的探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到实现,而人的自觉活动则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因此,社会发展的历史是客观规律和主体自觉活动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所以,社会的发展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人是在能动的超越现实、创造性地改造现实,使客观世界日益人化,使社会日益进步。在历史的前进中,人总是将自己微观的、有限的人生追求活动汇合成客观的“合力”,从而创造着历史。在终极意义上说,人是更为根本的因素,社会发展的程度最终是通过人的发展程度来衡量的。人的发展才是目的,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教育。教师是以培养人为职业的,其自身也需可持续发展,教师人力资源也需要可持续开发,加强师资培训是实现教师本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着重探讨了人的可持续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同时探讨了师资培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教育改革必须保持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要保持教育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教育改革保持可持续发展。要使教育改革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要在配置教育资源,调整教育结构,遵循教育规律,注重人的发展,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相互对接和教学改革等方面达到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的身心的全面、和谐、长久的的发展,其本质是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主体性教育理当成为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实施主体性教育,必须更新主体观念,开发主体能力,塑造主体人格,构筑人的生命周期内经久不衰的发展体系,从而实现主体精神的不断超越。  相似文献   

13.
教育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然而,要真正实现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在教育观念上进行一系列的变革。文章从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教育评估体系等方面的观念变革入手,探讨了教育观念的变革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新的理论,为社会的发展确定了方向。社会是否以及能否按这种新的模式发展,取决于人。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首先要靠人。一是要改变旧的观念,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二是要提高人的素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要达此二者,教育是最重要的途径。通过教育,达到重新界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目的。这就需要吸纳古代“天人合一”哲学的合理内核,重扬“天人合一”的内在精神,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一、“天人合一”的起源与发展“天…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教育基本上是一种价值观念的教育.社会成员是否能尽快转变观念,关键的因素在教师.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首先应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在教学内容上要渗透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要坚持主体性、参与性、批判性、实践性、合作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16.
学校是教育发展的产物,教育需要学校能够与社会俱进、不断为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人才.职业学校正面临求生存图发展的问题,要保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7.
《宁夏教育》2008,(1):1-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的发展要以人的发展为目标。教育事业是培养人、使人得到全面发展的事业。教育事业要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8.
走向21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   总被引:146,自引:0,他引:146  
本文集中讨论了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和教育发展观等几个教育思想问题。提出:走向21世纪高等教育思想转变,一是要把唯社会价值观或唯主体价值观转变为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价值,使社会价值与主体价值协调平衡的价值观;二是要把传统的知识价值观转变为包含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三是要把急功近利的教育发展观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发展观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是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依据,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标,它决定了教育理念的全面革新。确立基础理念、积累人类的科学化知识,是继续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培养创新意识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养成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确立全面理念,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以人主义教育来整合科学主义教育,提高素质。确立全体理念,个体的差异决定了人才的多层次规格,使学生群体呈现出丰富的统一。确立主体的理念,使受教育主动、积极、充分地参与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程以泰 《天津教育》2001,(11):14-16
我校自1998年开始进行“主体教育”实验研究,经过三年教改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受到市教委、区教委领导和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他们认为,九十五中的教改实践是“创新的素质教育”的探索。一、为什么选择“主体教育”作为我校教改的课题江泽民总书记说:“让我们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复兴,也意味着主体社会的建立。所谓主体社会,是指以主体的人构成的社会,每个人都成为实践和生活的主体,成为社会的主人。可见,弘扬人的主体性,是21世纪时代的呼唤。我们认为,人的主体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