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所谓“思想”,维特根斯坦给予了明确的表述:“事实的逻辑形象就是思想。”“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 “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这是一个重要的、十分有价值的命题。它意味着:如果没有思想,人就只是酒囊饭袋、行尸走肉,就会一事无成、枉度此生,当然就更谈不上个性的魅力和人格的魁力了。 教育需要思想,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去解释教育的现象、揭示教育的真谛、预见教育的未来;需要有思想的行政领导,去制定教育政策,用思想推动教育的改革;需要有思想的校长,用思想凝聚人心、管理学校,去创造先进的办学模式;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刊物  相似文献   

2.
所谓“思想”,维特根斯坦给予了明确的表述:“事实的逻辑形象就是思想”,“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这是一个重要的、十分有价值的命题。它意味着:如果没有思想,人就只是酒囊饭袋、行尸走肉;就会一事无成、枉度此生;当然就更谈不上什么人格的魅力了。教育需要思想,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去解释教育的现象、揭示教育的真谛、预见教育的未来;需要有思想的行政领导,去制定教育政策,推动教育的改革;需要有思想的校长,用思想凝聚人心、管理学校,去创造先进的办学模式;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他们有自己明确的教…  相似文献   

3.
民主教育是教育思想史上的一个经典命题,同时它也是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崭新课题。说它“经典”,是因为对这个命题的提出和思考甚至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古希腊思想家的教育思想:说它“崭新”,是因为面对今天的世界,民主教育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价值。特别是面对今天的中国,我们重新审视与研究民主教育,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心的事业,需要用心去耕耘;教育是信的事业,需要用诚去培植;教育是新的工程,要不断去创新;教育是辛的工程,要不断用勤去实施:教育是行的征程,重收获更重前进;教育是馨的花朵.永远留清香满乾坤;教育是兴的浪花,后浪推前浪水无止境。教育要用心、用信、用辛去‘行’,而后馨香满园,兴国安邦。”  相似文献   

5.
反思高职院校原有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缺陷:人才目标过于“简单”“划一”;教育内容过于“封闭”“陈旧”;教育方法过于“布道”“说教”;教师自身过于“守旧”“平庸”。改革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方针,确立“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构建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满足社会发展变迁的需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重塑能动的教师角色。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程朱经学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内涵包括:罢去词赋文章之学,突出经学教育之宋学时代精神的重要性;“四书”教育;“六经”教育。其特点主要表现在:重视“四书”义理之学的教育;经学教育与理学教育相结合。并论述了程朱经学教育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郑梅蓉  洪榕波 《考试周刊》2012,(54):191-191
有位特级教师曾说:“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那么你的教育就失败了。”高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很强,渴望平等。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不愿别人(包括父母和老师)对自己指手画脚。所以高中班主任教育学生时更要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这样的“无痕教育”往往比那些有声的教育效果更好.更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这就需要班主任有“三心”:敏锐的心、爱心、诚心。  相似文献   

8.
"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是有思想,思想是人生命的意义。作为促进人发展的教育更需要思想,需要有思想的教育者去反思教育过去、分析教育现象、揭示教育真谛、探究教育未来。这项使命,只有酷爱教育事业的人才能完成,只有勤奋学习的人才能胜任,也只有胸怀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的人才能做好。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教育不仅是教育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那么,我要说:“教师是三尺讲台上艺术表演的艺术家”,作为艺术家的我们,不仅需要精湛的业务知识、全方位的能力;需要端庄大方、成熟沉稳的内在气质;而且需要有娓娓动听、润物无声的优美的语言;更需要有一双会说话的“多彩”的眼睛。  相似文献   

10.
李升勇 《吉林教育》2005,(10):47-48
学校管理的对象是人.管理的重点必须是人的思考.这就要求校长用“心”去管理.“管”是底线,是过程,“理”是方法和目的。在中国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下,当校长、当教师不但需要有思想,还要有智慧.更要有见识有胆识.既要保护自己,又要坚持原则。校长需要对“教育”的理解,更需要教育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辅导员》2010,(12):M0002-M0002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忠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做人做事做学问,治学治校兴教育”是他为教育发展不断跋涉的情怀;从他的身上,你会感受到激情与力量,更会看到孩子未来的希望。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传播与接受存在范围有限、效果不佳等问题。原因有三:一是以“辩证”的名义把梁启超后期教育思想故意遮蔽;二是以“专业主义”名义将梁启超教育思想进行“肢解”;三是梁启超教育思想的超功利性与当代教育的功利性存在冲突。若要解决梁启超教育思想传播与接受过程中的问题,需要做到:一是准确理解、科学评价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二是消除梁启超教育思想传播与接受过程中的几对紧张关系,三是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语言上的沟通是其做好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的语言修养、运用语言的艺术往往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成败。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拟定教育性谈话的内容时,你时刻不能忘记,你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是语言,你是通过语言去打动学生的理智与心灵的。语言是强有力的、锐利的、火热的,也可以是软弱无力的”。这就说明,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不仅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讲究科学的方法,而且也要注重语言艺术。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考虑学生不同的性格,年龄及心理特点,运用不同的语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究点语言技巧,会让你的工作锦上添花;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讲究点语言技巧,能使春风化细雨,甘霖润心田。  相似文献   

14.
思想就是事实的逻辑形象,就是有意义的命题。就是我们对事实的描述、解释和预言。教育需要思想,教育需要有思想的学者,去解释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预见教育的未来。我们真正的生命是我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是自成体系的,他是一位从我国国情出发,并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探索的先驱者。他所倡导的普及教育,全面教育,终身教育思想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特别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一是“生活”即“教育”;二是“社会”即“学校”;三是“教学做合一”。这三大主张包容着教育目标、途径、方法的革新理念,也提出了教育最终让受教育者去创造生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服务于人类的本质特征,这对当前教育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建立新的学生观,而新的学生观需要对人有更全面的理解。本文从人性假设所包含的四个维度出发来探讨韩非子教育思想的人性假设,认为韩非子在其教育思想中提出了一个“法治人”的假设,这种假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人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是以利为基础的,而对利的理性把握惟有法治;人原有经验是自利之“自为心”;教育中人获得最大价值是在法治前提下自利之“自为心”的满足;教育中人的最大需要是法治对个体的规范,个体是被动的。本文试图通过对于这种人性假设的分析,来反思基础教育的学生观,希望对新学生观的建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和谐教育"论--基于"和谐社会"构建的教育发展观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构建“和谐社会”新命题的提出,为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挑战。“和谐社会”的构建呼唤“和谐教育”。“和谐教育”的构建原则是:确认教育公平的独立价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法制做保障。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在《习惯成自然》一中写道:“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正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正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正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正把公民应做的一切认认真真去做。”在叶圣陶看来,人要是各种好习惯都养成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可见,行为习惯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克服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象。”《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什么是教育思想?当前我国有哪些教育思想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怎样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教育质量?这些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弄清的问题。本文就以上几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是教师。国家的教育方针,校长的办学思想,都需要教师去执行。因此,对一所学校而言,教育对象不单单是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育人先育师”,教师的档次提升了,他们心中的标准上去了,学生的教育就会容易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