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后"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 "90后"已成为大学生的主体走进了高校校园.他们有着与以往任何一个年代的学生不同的经历,他们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因此,对于"90后"大学生的英语课堂教学不应照搬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时下,一年一度的大学校园招聘会又开始陆续在各高校举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高校校园招聘会每年都耗费了各高校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对于学校的良苦用心和学校有关工作人员的劳心费力,众多大学生却越来越不"买账".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校园招聘失去了兴趣,他们表示,热闹的校园招聘会仅仅是"看上去很美",想在这里成功就业,无异于在旧货市场淘换到宝贝,那得撞大运.  相似文献   

3.
"校园贷"是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焦点话题之一.通过开展大学生问卷调查,深入分析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消费心理以及参与"校园贷"的动因等问题,为"校园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机制的健全完善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4.
"拼客"文化是网络时代催生的新兴文化现象.近来,"拼客"一词在大学生中流行甚广,"拼学习"、"拼生活"、"拼爱心"渐成时尚.大学生"拼客"所倡导的"拼客"文化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的现代阐释;校园"拼客"们正用绿色消费方式推动着校园的生态文明建设;在"拼"出来的和谐氛围中,"拼客"们的社会交往更加充分,为实现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空间.一个更加和谐的校园正被大学生们"拼"出来,这是一种正在流行的校园时尚,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5.
2009年网络"偷菜"游戏风靡校园,催生校园"集体无聊化"情绪,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材,本文客观分析大学生沉迷网络"偷菜"游戏的现状和形成原因,并相应提出解决大学生沉迷网络"偷菜"游戏的教育干预,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通力合作,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摆脱网络游戏的束缚,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6.
为校园招聘"号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招聘是大学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当前,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变被动为主动,把招聘现场搬到了学校.而学生也对校园招聘活动寄予了厚望,他们希望通过校园招聘活动一锤定音,避免四处奔波之苦.虽然校园招聘活动热闹非凡,但有些招聘会效果却不很理想,概括起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7.
长沙晚报近期的一篇文章<当掉电脑为博"红颜一笑">一文见报后引起热烈反响,一些大学生打来电话向记者报料:他们同学中有许多人为超前消费想尽办法,如今已经欠下一身债,成了校园里的"负翁".  相似文献   

8.
"校园贷"是网络贷款的一种形式,凭借其自身的便捷性、低门槛深受大学生的青睐,但同时也给学校、社会的安全稳定带来了极大隐患。通过分析"校园贷"风险及产生原因,进一步探讨建立健全"校园贷"风险防范体系的具体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校园贷"风险防范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大学生处于"个体——分离化"的第二阶段,与家庭的弱依附性及朋辈互动的缺乏导致新生代大学生面临校园融合困境。借鉴心理学家马勒及国外学者Blos"个体——分离化"相关理论,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新生代大学生的校园融合困境进行分析,通过对问卷整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新生代大学生在校园融合的过程中存在性别差异,加强新生代大学生与家庭的依附性及与朋辈的互动性对他们融入校园有显著的正向效能。  相似文献   

10.
"数字校园"概念的提出与建设,使高校的思想教育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在积极建设"数字校园"过程中,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工作,就要建好"路",做好"数字校园"信息安全基础建设;配置好"车",做好"数字校园"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软件平台建设;多栽好"货",以引导为主、以传统校园文化的数字化沉淀为核心内容进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加强"驾驶员"的培训,提高师生的信息素质:建立"交通规则",加强制度建设,做好"数字校园"监控工作。  相似文献   

11.
基于高校大学生群体社会道德文化现状,探讨以量变实现高校大学生群体诚信建设质变的可操作方式、以校园为阵地的"生态化"诚信建设的发展模式以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一卡在手,走遍校园".这几年,作为"数字校园"系统的一部分,校园一卡通系统成为各个高校积极开发的项目.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因为校园卡能够为全校师生服务,让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便利.  相似文献   

13.
立足于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盛行的"自我"文化现状和特征,在初步剖析的基础上,寻找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需求、社会需求为出发点,认真处理校园内的各种关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协调校园和周边环境的关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之根本.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课桌文化"与道德失范的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大学生"课桌文化"泛滥的成因分析,对当前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进行透视、分析及教育思考,提出在当前应重视大学生道德自律,在大学校园里建立道德人格化的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孕育的文化品位,摆正校园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张平芳 《文教资料》2008,(21):174-175
大学生由学校人到企业人的转变是人生路上的一次非常大的角色转变,能否实现顺利转变将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很大的影响.企业人与学校人有很大的区别,存在不同的导向,这就要求大学生从思想上和行为上摆脱校园的环境和观念,迅速地与企业连起来,融入到企业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7.
彭晶 《文教资料》2008,(31):179-18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方位的.高校必须顺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和谐力".针对在大学生"和谐力"的培养过程中面临着的一些不利因素,高校可以通过建设"和谐校园"环境与氛围、改革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种种努力对大学生"和谐力"进行培养,从而全方位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高校"两课"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渠道.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担负着重要使命.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公寓文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文化.研究和探索大学生公寓文化,对推动学生工作的进步,和谐校园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功能、公寓文化的创建及其创新的重要性,并以大学生校园"邻居节"的实践性活动为例,对加强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实效性、高效性、保障性、长效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黄飞  刘凯  时统君 《江苏高教》2021,(10):100-103
文章针对江苏省8所高校大学生"文化自觉"现状和精神文化需求的调查分析,探索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图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和多元文化能力培养,构建新型校园思政治理体系,从而找到实现"十四五"时期大学生文化自觉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