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步入不惑之年的我做了一个童话般的梦,梦中的我回到了童年时代。那是个小花园式的藕渠中心小学校舍,校园古朴典雅。课堂上我们书声琅琅;课间小伙伴们在校园里欢笑雀跃;课外同学们还可到后花园假山洞里捉迷藏……。校园的美丽、老师的微笑、同学的歌声、画廊的作品、古木的绿荫、桃李的芬  相似文献   

2.
那年秋天的一个长假,我回到家,也是我曾读了三年的母校中学,正赶上它的四十年校庆。学校正在策划一场晚会,偌大的校园,全是笑声和闹声,令我烦乱不堪,在家里陪爸爸妈妈清清静静呆几天的愿望又要泡汤了。  相似文献   

3.
我的大学梦     
台上一刻钟,台下十年功。十二年寒窗,就是为了一个梦,那就是我的大学梦。大学是一个梦,考进复旦大学更是一个需要我不懈努力地追求的梦。我觉得我一出生就与复旦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我生在一个复旦世家中。我父亲在复旦大学本、硕连读,我母亲也毕业于复旦  相似文献   

4.
梦游地狱记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离奇的梦,那真是一个非常丑恶、恐怖的梦……我独自漫步在校园中。校园里空无一人,静得可怕。突然,我脚下的路变成了一条大河,河里有无数条鳄鱼,我的脚刚好踩在那些鳄鱼的背  相似文献   

5.
<正>名校长与学校、与其扬名的事物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在柳袁照身上得到了更有说服力的显示。思考之一:柳袁照和苏州十中之"名"有什么特色?时下,正是名校长辈出的年代。有前沿思想、有时尚语言的校长亦不在少数。但我们需要反思的是,这些名校长是"名"在其个人才华上、发表在文章里,还是"融"在其校园中、体现在师生身上?柳袁照的思想和语言,属于苏州十中校园。这是我2011年3月去十中采访时就有的感觉。柳袁照的诗性教育已经成为十中校园的氛围,为师生所体认,或者说与十中融为一体了,"成为学校生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现在我告别了初中生活,来到了一个陌生而又崭新的学校,我就这样度过了重复交替着的十天。然而这十天中,一位以前我从未相识的数学老师让我回到了以前那自信的我,让我再次感受到了老师的付出及温暖。  相似文献   

7.
不忍分离     
少年时的梦像一朵永不凋零的花,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越来越怀念小学时代的快乐时光.走过操场,穿过绿树红墙的那一边不就是我小时候的学校吗?母校,我的母校,如果在世界上有时光机,那我一定,一定回到六年前在13班的我.  相似文献   

8.
大眼睛     
那是一个初秋的早晨,经过漫长的暑假,我回到学校,又一次走在校园中那条浓荫覆盖的小路上。小路两边,教室的前面,几十棵高大的香樟树疯长了两个多月,浓密的叶子几乎把树干周围的每一寸空气都霸占了。几只黑亮亮的八哥,在一棵棵裹着晨雾的树木之间来回扑腾,送来一阵阵清脆悦耳的叫声。同学们开始在  相似文献   

9.
要是你问我最羡慕什么人,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最羡慕大人!当大人多幸福啊!想干吗就干吗,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最让我羡慕的是没有作业,没有烦人的唠叨。而我在学校要拼了命地写老师留的作业,回到家还要写大人布置的作业,累死了!可能是愿望过于强烈的缘故,昨晚我竟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我成了大人……  相似文献   

10.
《梦》赏析     
梦 张洁 前些日子,我梦见我重又回到少年时代生长过的地方。那山坳、那流水、那树林,宛如我曾爱过的一样。可是,当张开双臂,扑进那树林里去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不认识它了。  相似文献   

11.
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意做一个最伟大的、没有梦想、没有愿望的人。你敢做梦吗?梦想是人类激情的元素。有了理想和梦,才会有追求和奋  相似文献   

12.
江南雨巷油纸伞,丁香姑娘。终于走到了这里。你叫戴望舒,而我,只是一个路人,是一个沉迷于这雨、不愿意走出的路人。我带着你的梦,牵着你遗忘了的遗愿回到了你曾走过的小巷,立在你走过的路的另一头。我撑开油纸伞,决心寻找你那未完的丁香梦。  相似文献   

13.
李帮魁 《教书育人》2013,(14):57-58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校园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校园和谐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只有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校园,才能称得上是和谐的校园。如何在学校管理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呢?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尝试了以公平、民主、规范促进校园人际关系和谐,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是我的幸运年。那一年我满三十,正是孔圣人所 言“而立之年”,我在一所中专执教已是第十个年头,女儿也 快两岁了。那一年,我参加了考研,且幸运地调剂成功,又 毅然辞掉公职,开始了新的学生生涯,回到了我难以忘怀的 大学校园。也许是当年遗憾的专科教育使我难以释怀,也许 是我有流行所言的校园情结,也许是我心中的梦还没醒,总 之,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欣欣然我又重返校园。  相似文献   

15.
我重返校园     
2003年是我的幸运年。那一年我满三十,正是孔圣人所言“而立之年”,我在一所中专执教已是第十个年头,女儿也快两岁了。那一年,我参加了考研,且幸运地调剂成功,又毅然辞掉公职,开始了新的学生生涯,回到了我难以忘怀的大学校园。也许是当年遗憾的专科教育使我难以释怀,也许是我有流行所言的校园情结,也许是我心中的梦还没醒,总之,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欣欣然我又重返校园。  相似文献   

16.
石上柳 《师道》2010,(12):14-14
曾经,校园里有我异彩纷呈的梦;校园里滋长着我的壮志凌云心。然而,20多年过去了,那摇曳缤纷的梦却风于至于虚无;那澎湃于心中的凌云壮志却日渐枯萎。除了教书、码字,便觉自己一无所长。  相似文献   

17.
亲吻母亲     
六一前夕,市电视台策划了一个儿童节目.主题是“六一,我的愿望我作主”。电视行的目的是在了解小朋友愿望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孩子们小小的心愿。摄制组驱车来到一个叫枣花的乡村小学,在学校老师的配合下,摄制组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挑选了十位同学。这十位同学唧唧喳喳、迫不及待地依次说出了自己在六一节想实现的愿望,有的想要一个漂亮的书包.有的想去市里的动物园看猴子……  相似文献   

18.
我的校园梦     
对我来说,校园梦,就是学校梦、教育梦。它有什么特征呢?第一,校园就是一本书,就是学校为孩子们编写的第一本校本教材。孩子们走进学校,就能走到这本书中,直接地感受教育的气息,直观地领悟学校的历史文化。第二,校园就是一门课程,是一门独特的课程。孩子们能从中获得知识、技能,仅此还不够,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课程目标,同样都能实现。第三,校园能直接呈现教育的价值观。校园绝不仅仅是学校物质层面的建设,它是学校文化精神的物化形态。  相似文献   

19.
<正>苏州十中是一所百年名校,它的特点可以用"名园、名人、名校"六个字概括,学校瑞云楼下有一块砖雕,上面篆刻着"名园办名校,名人办名校,名校育名人,名校彰名园"四句话,是对学校特点的演绎。十中的校园是能细细品味的校园。织造署的底蕴,瑞云峰的古迹,衬托了百年校园厚重的文  相似文献   

20.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校园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校园和谐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只有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校园,才能称得上是和谐的校园.如何在学校管理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呢?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尝试了以公平、民主、规范促进校园人际关系和谐,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