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耀 《班主任》2013,(6):42-43
“我相信你,振海!” “振海语文预习本没写,我看到他昨晚去了黑网吧。”语文课代表一脸严肃地说道。我叫来振海,问:“你昨晚干吗去了?怎么语文预习本没写?”“没干吗,就待在家里啊。”振海坦然地说,显然他已经做好了应对我的准备。“那为什么有人看到你去黑网吧了?”我态度强硬。“我没去那儿啊!”振海低着头,不停拨弄指甲,这些细微的肢体动作告诉我,他在撒谎。“我相信你,振海!你回去吧。”振海一愣,定睛看了看我,确定我说的是真的后,很快溜出了办公室。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小木船》这篇课文时,我布置学生自己预习,然后让学生们质疑。预习后,一个学生举手发问:“课文中‘小木船在地上,摔坏掉了’的‘摔’字和我在画书上看到的‘甩手榴弹的‘甩’字不同,是不是书上用错了?”另外一个学生说:“不是用错了,我看‘摔坏’的‘摔’与‘甩手  相似文献   

3.
举手     
教室里很静,时间和空间仿佛“定格”了。《文选与写作》课老师的目光扫过整个教室,但四十双手,没有一只举起;大多数同学都埋着头。我能看到这些,是因为我还抬着眼睛。而且,我真想把手举起来——我已经预习过了。老师“根据预习创适性复述课文”虽然是个“突然袭击”,但我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的呀。可是,我的手像被一张网罩着,抬不起来。那网上写满了字:“风头!”“显你!”  相似文献   

4.
2020年的畅想     
“你在想什么?”我手中的书被人抽掉了,扭头一看,是爸爸。“我在看《裴奇的奇遇》。”我低下头说.“作业早做完了,功课也预习过了……”“再预习预习。”爸爸打断了我的话。书被爸爸拿走了,可我怎么也定不下心来,书中的情景太吸引人了。此时,我凝神地坐在那里,仿佛走进了欣欣向荣的2020年。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5.
“恨得越深,爱得越深。”妈妈的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昨晚,我正在写作业,妈妈走了进来, 把一封没有开启的信放在我面前,我惊呆了。一行刺眼的字映入眼帘——淄博鲁中监狱。“艳儿,这是你爸写给你的,看看吧。”妈妈的声音低低的,甚至带有乞求的意思。“妈,我不要看。”我气愤地把信扔到地上。妈妈似乎要发火,但忍住了。她弯下腰拾信,此时,我看到妈妈多了许多白发,它  相似文献   

6.
罗辉 《红领巾》2006,(1):38-38
妈妈下班回到家里,看到电视机关着,奇怪地问:“咦,我儿子今天怎么了,《龙珠》也不看了?”我把《红领巾》举到妈妈面前:“是被这个迷住了,不信,你也看看。”妈妈真的拿起书看了起来,边看边说:“难怪我儿子连电视都不看,内容这么精彩……”我招认,我喜欢听好话。上面的话比糖还甜  相似文献   

7.
【佳作示例】薇的父亲来学校开家长会,无意中发现了一封藏在薇课桌角落里的信。他禁不住好奇地拆开了。“薇,我的宝贝!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你一定可以感受到我内心的痛苦。每次远远地看到你拿着书本向我走来,总想向你倾诉,可当你从容地从我面前走过时,我又变得支支吾吾,那句话始终说不出口。”父亲皱了皱眉头,显然对这封离奇古怪的信大为不解。“我好恨自己的懦弱,为什么连这么简单的三个字都无法亲口对你说呢?每当午夜梦回,真的好想鼓起勇气对你说出那三个字。你也知道,说出那三个字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的!”读到这里,父亲忽然记起有一次…  相似文献   

8.
一天,我那个读小学一年级的女儿从学校领回两张明信片,一到家作业没做就急着要填写,寄给她的老师。她先填了第一张,由于有字写不出,寄语里只写了这么6个字:“彭老师,祝福你。”我觉得这是孩子一个很好的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于是我鼓励了她,正准备给她寄出去。没想过了几天,她又在埋头写她的第二张明信片,在大部分不会写的字让我在一旁现教的情况下,她艰难但又顽强地写出了很长的一段话。起初她还遮遮掩掩、忸忸怩怩不想让我看,但一边要问字一边又要写,所以最后她还是极无奈、极不情愿地给我看了。她写了一段什么话呢?还是给她班主任的:“彭…  相似文献   

9.
海底世界     
如果你到上海去游玩,一定要去水族馆看看。那里简直就是一个奇妙的海底世界,千姿百态、五彩斑斓的海洋生物应有尽有,叫你说不完、道不尽、看不够。那就让我带大家一起去欣赏吧!刚走进水族馆的时候,你也许会有一点点失望,因为我只看到一些小鱼,它们才几厘米长,游来游去的,很灵活。旁边还有一些鱼也不太好看,我只看了几眼就想走了,但爸爸却叫住了我:“你别走,快,你看那儿!”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个“空池子”。“你仔细看看。”爸爸又对我说。我就趴到玻璃面前,仔细一看,原来是娃娃鱼。褐色的身体,大大的鼻孔和黑色的小眼睛,所有的鱼都好像固定在…  相似文献   

10.
薇的父亲来学校开家长会,无意中发现了一封藏在薇课桌角落里的信。他禁不住好奇地拆开了。薇,我的宝贝!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你一定可以感受到我内心的痛苦。每次远远地看到你拿着书本向我走来,总想向你倾诉,可当你从容地从我面前走过时,我又变得支支吾吾,那句话始终说不出口。父亲皱了皱眉头,显然对这封离奇古怪的信大为不解。我好恨自己的懦弱,为什么连这么简单的三个字都无法亲口对你说呢?每当午夜梦回,真的好想鼓起勇气对你说出那三个字。你也知道,说出那三个字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的!读到这里,父亲忽然记起有一次加班回家时,从门缝中看…  相似文献   

11.
一位学生在完成《黄继光》一文课后的“读读写写”习题时,把“持续”一词漏写了。于是,我把这位学生叫到面前问:“这儿还有什么词语没有写,是不是叫我帮你写啊!”他有点儿慌了,忙回答说:“老师,我去补写。”几分钟后,他把作业交来了,我一看,他把“持续”写成了“特读”。这时,我没有发火,却和蔼地说:“请你看一看,这里的字有没有写错?"第三次交来的作业,他虽把"特读"的第一个字改正了,但第二个字仍然是个"读"字。我压住火气,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再认真地查查看,这两个字到底该怎样写。"第四次交来的作业才是全对的,于…  相似文献   

12.
“你看看、你看看,我刚刚订正过的‘膏’字,你怎么下面又少写了一个‘口’?拿回去抄写20遍!”我指着杨亮的语文作业,声嘶力竭地冲着他吼道。一转眼工夫,杨亮就把作业本交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打开一看,真让我哭笑不得:“膏膏×10”。这个小家伙给我玩了一回简便运算的游戏。我气愤难平,起身想到班里找他算帐去,但是转念一想:他毕竟还是给了我这个老师一点“面子”,没有用“膏×20”这个更简便、更省事的方法来“计算”。  相似文献   

13.
轻松一刻     
新鲜事国王、王后带小王子第一次乘火车。国王问王子说:“你看到什么新鲜事儿?”“我看到所有的树都回家了。”多一个字佳佳埋怨爸爸:“我的作业答题都给你答错了,你就知道喝酒。”爸爸放下酒杯说:“怎么错了,不可能!”“你在为人民服务的‘民’字后面多写了一个字。”“多写了一个什么字?”“币。”孩子的哭一个男孩在路上伤心地哭着。“孩子,你为什么哭呀?”过路人问。“我把一块钱弄丢了。”“那我给你一块钱,快别哭了。”可是过路人刚走,那个男孩又哭了。“怎么了?孩子,你不是有一块钱了吗?”过路人回过身子问。孩子哭着说:“如果我那块…  相似文献   

14.
星期六早上,我写完作业走到妈妈面前,神秘一笑:“妈妈.每天做饭辛苦吧?”妈妈把我从头看到脚、又从脚看到头,仿佛不认识我似的,说:“今天怎么变得这么乖了,懂得关心妈妈了?说吧,‘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我想帮你做午饭。”“好,我好歇会儿了,双手赞同!”没想到妈妈比  相似文献   

15.
当你看到“城乡规划”四个字的时候,别急着往下看,我知道现在你的脑海中或许浮现出类似农村、城乡结合部甚至城管这样的词汇,不过我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个专业,可不是教你下地去干农活,更不是让你上街去巡逻治安,而是一个充满了无限魅力的专业。  相似文献   

16.
课堂上,学生正在做练习,一个学生问同桌:“你记不记得‘攀登’的‘攀’字怎么写?”“当然记得啦。”同桌兴奋地回答,“这个字是上个学期学的,那次写生字和单元考试,‘攀’字我都写错了,老师还罚我把那个字再多写5行呢!他还再次告诉我怎么去记这个字,‘大手举起两根木和两个X’,你看,容易记吧。”  相似文献   

17.
请先看下面两个现象: 现象一:在一节语文课上,当一个学生把“纤细”的“纤”字读错音时,教师说:“你预习得不够充分,谁来帮助他?”然后,教师连续找了几名同学来读,直至找到标准答案为止。  相似文献   

18.
帆船,翻船     
《父母必读》2009,(7):24-24
有一次,哲哲跟我说:“妈妈,我会画帆船了。”我说:“那你画给我看看吧!”不一会,儿子就画好了,拿过来给我看。我没看到什么帆船,只看到了一艘他平时经常画的小船,不过这次他是倒过来画的。我说:“哲哲,哪有什么帆船啊?”他指着这个倒过来的船对我说:“你看,这不就是了吗!你看它被风吹翻了,这不就成翻船了吗。”  相似文献   

19.
罗娜 《小读者》2013,(3):46-50
“我睡会儿,老师来了叫我一声啊。”“看不清黑板,笔记借我看一下呗。”“借根笔……”“饿了,你有吃的没?…‘第一道题选哪个?…‘挪开点,挡住我了!”“哎,这个字怎么写?”……看到这里,你是否会不觉会心地莞尔,想起了那个在学校和自己相隔咫尺的人?同桌,不光是一张桌子的左右两边,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我到青岛去学习,课余到海边去玩,看到物美价廉的贝壳,便给女儿和侄女各买了一串。临走时,又看到两个孩子向往已久的恐龙玩具,可是,一问价钱挺贵的,身边的钱只够买一只,可惜之余只好买下了一只恐龙玩具。回到家里,看到两个活泼的孩子,我为难了。我先悄悄找来了六岁的女儿:“孟瑾,妈妈碰到了一件为难的事,你帮我想想办法好吗?”看我这么尊重她,女儿来劲了。她头一抬,站在我面前说:“好啊!妈妈,你说吧!”“今天妈妈看见了你和妹妹一直都想要的电动恐龙玩具,妈妈钱带得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