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安时期党所领导的延安文艺运动,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其光辉的一页。这一时期的延安文艺,不仅在创作、批评、理论和刊物等方面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而且作家、艺术家的多种协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这些协会,对于领导和推动广大文艺工作者实践党的文艺路线、开展文艺活动起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研究这些协会的成立、宗旨、活动、业绩和经验,对于继承和发扬延安文艺的优良传统,对于繁荣今天社  相似文献   

2.
《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是我校孙国林、曹桂芳二同志参加编写的,即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为了保存这些得来不易的珍贵史料,也为了使看不到《延安文艺丛书》的广大读者有机会了解延安文艺运动情况,我们将请孙曹二同志在现有资料基础上,重新编写《延安时期文艺团体和文艺刊物简介》一文,分为综合编、文学编、戏剧编、音乐编、美术编、电影编、艺术教育编和文艺刊物编共八篇,从今年第二期起,分四期在本刊刊出。这篇《前言》不仅对《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作了全面的介绍和说明,在一个方面,也为本刊即将连载的《延安时期的文艺团体和文艺刊物简介》一文作了介绍和说明。  相似文献   

3.
在延安时期的文艺运动中,文学是一个很有成绩的部门。它的主要标志有二:一是作品较多,质量较高;二是社团林立,活动经常。而后者往往又是前者的保障。延安时期辉煌的文学成就,正是在文学社团的推动之下出现的。这些雨后春笋般的文学社团,在战火中诞生,在战斗里成长,开展了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活动,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对此,我们应该加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4.
延安文艺是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革命战争年代生成和发展的文艺形态,它为现代中国革命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精神支撑和历史经验,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家园中的一朵艳丽的奇葩。鲜明的时代性、深广的人民性、坚实的民族性和始终不渝的创新性是其超越历史规定性、具有普适性和永恒性的精神内核,这些精神品质使延安文艺超越了特定历史时空,具有恒久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其中,对时代精神的准确把握和自觉弘扬是延安文艺最重要的精神本质。  相似文献   

5.
丁玲是第一个到延安的文人,也是最典型的延安文人,她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关注。她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延安革命文艺的洪流中,以创作颇丰的实绩赢得了较高的政治地位。在延安这个特定的时空中,她为民族抗争,女性意识完全让位于民族激情;她也为个人抗争命运,在残酷现实的血与泪中,警醒了女性自我意识,表现出一种女权主义的愤懑和深刻的批判精神。为此,她险些被文艺革命,也为她日后的厄运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6.
延安文艺不是突然、孤立出现的,如同任何一种社会现象一样,它的形成有着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又有赖于一定的政治的、文化的条件。从政治方面看,延安文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随行产物。原来的陕北和延安,地域偏僻,经济和文化都很落后。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战略大转移,行程两万五千多里,历时一年多来到陕北。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陕北胜利会师。1937年1月党中央进驻延安。从此,延安便成了全国革命的政治中心,被誉为“革命圣地”。抗日战争开始之后,党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延安成了革命的灯塔。革命斗争的现实,要求文艺的配合,党对文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服务于抗战,以笔当枪,打击日寇,动员人民,保卫国土。在这一历史背景下,适应时代和人民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丁玲延安时期的作品,都是描写残酷的敌我战争的现实主义作品,经历生活的重重变故和苦难,她已经是一位现实主义革命作家。但是,一个作家的经历固然重要,而性格,才是决定作品具有独特的作家自我风格的要素。丁玲就是一个乐观浪漫的人,她延安时期的作品,虽然是描写革命,但作品中处处体现着她的浪漫主义情结,尽管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她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性格进行创作,但丁玲延安时期的小说,都有其浪漫主义性格的渗透。  相似文献   

8.
延安文艺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众改天换地的革命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文艺,是我国“五四”新文艺发展史上的丰碑,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在我国特殊条件下的成功运用和重大发展.延安文艺既是具有明确的纲领和组织、具有自觉的队伍和活动的文艺运动,也是具有共同艺术主张的文艺思潮和拥有大量优秀作品、有着自己独特面貌的文艺形态.它不仅从理论上明确地解决了新文艺发展史上长期以来试图解决却没有解决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而且从文艺实践上开了一代新风.它在我国新文艺发展史上所占的承前启后的显著地位,是有目共睹的.因之,重视延安文艺的研究,对认真总结我国新文艺的历史经验,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文艺思想,以及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这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这里,我们试就延安文艺的木质特征问题,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延安文艺纪念馆。延安文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延安时期的鲁艺木刻版画是这一创作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战争环境和陕北当地条件限制,油画、水彩画、中国画等绘画材料都非常短缺,但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普遍生长的杜梨树,却是极好的木刻材料。同时,刻刀和工具,可以用敌人的弹壳来制作,这些条件为延安鲁艺木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延安文艺有选择性地接受了现代性的不同构成层面,它接受了作为社会-历史层面的现代性,拒绝了作为美学概念的现代性。在线性时间意识的推动下,延安文艺表现出强烈的创新精神,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和艺术生产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这种求新的精神正是中国现代文学追求现代性的一贯动力。在创新实践中,延安文艺既挑战了现代性的某些原则,又回应了现代性的悖论。  相似文献   

11.
延安时期,残酷的战争现实和小资产阶级的浪漫思想所产生的激烈碰撞,使外来的新女性在经历了初到延安短暂的兴奋和喜悦后,很快陷入了困惑、尴尬与内心的挣扎之中。经过延安整风运动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和大生产运动的劳动锻炼以及中国共产党积极的政策引导,这些新女性小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得到了彻底改造,从思想上完全蜕变成了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相似文献   

12.
延安文艺进入中国现代文学的版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范式,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与文艺事业的高度融合与深度互动。延安文艺运动坚守人民至上的文化价值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艺方面的核心特质;延安文艺运动大众化的追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社会性及其在中国语境下所实现的新的文化自觉;延安文艺运动的民族形式建构赋予了文艺民族品格和中国气派,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形式问题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包括文艺在内的人民革命事业中,延安文艺是一个经典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13.
政治与文艺的纠结,这一反映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现代化与民族化矛盾冲突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当时文学的发展方向及概貌。作为典型个案,丁玲在延安时期的文学创作受此影响,亦纠结于政治与文艺之间。这一方面源于作家骨子深处的五四文艺传统意识,是其追求文学现代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士大夫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制定、作家主动归于延安文艺体制、追求文学民族化的努力不无关系。而在这一文艺体制影响下的后期延安文学更是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延安文艺不仅提出“为工农兵服务”,同时“教育工农兵”也是其重要主题.本文通过比较讨论延安文艺“教育工农兵”主题与启蒙文艺“改造国民性”主题,呈现出延安文艺与启蒙文艺之间存在的继承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延安文艺对现代民族性格重塑问题所试图提出的新文化方案.这一新方案在现实中对动员人民投入到反侵略战争中、缔造一个新的现代国家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这一方案需要建构并始终在一个较高水平上维持理想的“新人”形象,又使得其对复杂的现实和人性缺乏开放的容纳空间,给后来的社会主义文艺埋下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如果把延安时期的文艺成就比作一株参天大树的话,那么,各文艺协会就是支撑大树的主干,而众多的文学艺术团体则是连结主干和树冠的支干.主干挺拔,枝繁叶茂,从而结出累累硕果.和延安时期的文学团体一样,延安时期的戏剧、音乐、美术、电影等艺术团体,也都以自己的独特风貌团结和带动广大艺术工作者,活跃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为波澜壮阔的延安文艺运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将当时的一些主要艺术团体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对于长达14年的延安文艺史,有各种不同的分期方法。按其文艺创作和文艺思想发展的实际情况,应该分为四个时期:开创时期、发展时期、新文艺方向确立时期和迎接全国胜利时期。这四个时期,各有其特点,又相互联系。科学的分期,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延安文艺。  相似文献   

17.
延安文艺,是我国现代文艺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它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巨大影响,早已为人们所确认,所称道。本文着重探讨延安文艺精神的强大生命力,及其超时代的影响,在二十一世纪,它仍将会化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继续放射出灿烂的光辉,并将成为中华民族永久性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延安时期周扬心理发生重大变化。他带着真诚的快乐来到延安,在整风运动中受到严厉批评,不断自我纯化,积极向现实政治靠拢。之后,他成为延安文艺政策的发言人和衷心实践者,绝对认同延安意识形态。全面分析周扬延安时期的心路历程,不仅可以看到更加真实的周扬,还可以看到一个富有艺术才情的文艺理论家转变背后一些值得深思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对民间元素的重视和吸收是延安文艺大众化的特色所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就文艺导向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前,延安文艺界意识到民间元素对文艺大众化的重要性,但没有突出这一点,有时还消解了大众化与民间元素的内在关系;讲话发表后,延安文艺界形成了文艺大众化离不开民间元素的共识.其二,就创作主体看,知识分子在...  相似文献   

20.
延安文艺作为20世纪中国大众文艺最典型的实践形态,秉承五四文化运动逻辑,显现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合。同时,延安文艺在接纳西式“歌剧”的形态重构中,不断进行外来文化“本土化”的文艺生产。延安歌剧是延安文艺运动高潮的文化艺术形态,由西方引入到不断本土化的嬗变过程,也正是延安文艺自身不断发展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缩影。延安文艺不仅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政策指导,还受到多重话语碰撞融合的影响,具有多质的特点。延安歌剧以现代的艺术形式,与传统文化接壤,不断进行嬗变发展,体现了延安文艺在多重因素下促成的“历史多质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