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心灵对话     
我喜欢夜深人静时独处一室,这样我就可以静下心来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拷问自己的心灵了。我问心灵:“我对家人是不是很尊敬?”心灵不语,只展现出了几幅画面:画面上我对妈妈做的那一桌饭菜不满的表情;对妈妈关心我叮嘱我在学校专心学习的话。我却用“哐当”一声门响打断了。看着这几幅画面,我的心头竞涌现出一股酸酸的味道。  相似文献   

2.
叩问心灵     
沈丽新 《师道》2009,(4):42-43
那一天,在学校的报告厅,聆听“生命化教育”倡导者张文质先生“回到基础看基础教育”的讲座。凝神听,也不断叩问自己的心灵……是否保卫了童年的美好?明明有许多的感触,却怕自己简单的、琐碎的文辞会破坏美好与深邃,轻易不敢动笔。那是第一次聆听先生的讲座,如此接近,如此打动我的心。仅仅是因为我的座位在第一排么?还是,先生那么多思想让我感觉心生共鸣、触手可及?  相似文献   

3.
马继红 《快乐阅读》2013,(11):101-101
从教十多年来,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解学生的心理,走进学生的心灵,实现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是上好每一节课的法宝。那么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吐真言,说真情,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效益呢?  相似文献   

4.
唤醒心灵 解除倦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心灵倦怠了吗?我们能够唤醒心灵,解除倦怠吗?——作者笔记 我常有感于李吉林老师关于成长的一段话:“在自我塑造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塑造,这是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在纷繁复杂而又诱惑重重的社会现实面前,我们不少教师却显得有些浮躁难安,职业厌倦日渐累积。教师的责任感、幸福感指数均呈熊市态势,放弃了充满阳光心态的成长。这不能不让人忧虑、警醒和反思。  相似文献   

5.
我们心灵倦怠了吗?我们能够唤醒心灵,解除倦怠吗?——作者笔记 我常有感于李吉林老师关于成长的一段话:“在自我塑造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塑造,这是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在纷繁复杂而又诱惑重重的社会现实面前,我们不少教师却显得有些浮躁难安,职业厌倦日渐累积。教师的责任感、幸福感指数均呈熊市态势,放弃了充满阳光心态的成长。这不能不让人忧虑、警醒和反思。  相似文献   

6.
心灵百叶窗     
你的心灵小木屋,有与外界沟通的窗口,那心灵之窗,你安装百叶帘了吗? 常常地.你为那从窗口满泻而人的金光,满心欢喜,无比自豪。是的,人生怎能没有光明,心灵怎能任其幽暗?心灵小木屋,必得有大干世界的光和热涌人,才会有生机,  相似文献   

7.
李春燕 《考试周刊》2010,(2):233-234
“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不知为什么,每次看到这则公益广告,我总会想起班主任工作。怎样才能打开孩子的心灵之窗,让他们快乐成长呢?下面是我做班主任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8.
你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才能走进你的世界。那么应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呢?在给学生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后,我做了让学生“给班主任的几点建议”的征稿调查安排,经过汇总分析,现在就学生反馈的一些信息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9.
心灵的巫师     
谁是最出色的心灵巫师?我敢说,罗仁煌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那年罗老师当我的新班主任,他又矮又瘦,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我一看心里就乐开了花,就他这副“熊样”还能管住我这匹野马?那时的我可是全校师生公认的“害群马”、“大魔头”,赌博,逃课,跟男生打架,把蚯蚓放在胆小女生的文具盒里,往老师的茶杯里倒粉笔末……总之.无恶不作。  相似文献   

10.
这些年的从教经验告诉我,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与孩子怎样说话,需要特别讲究艺术。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可以说,在家被父母、爷爷奶奶百般呵护,心灵是比较脆弱的。怎样呵护孩子的心灵?我认为应该从说话开始。  相似文献   

11.
放飞心灵     
寻一片净土与凡尘。寻一处天空放飞心灵。浪花荡起心灵的涟漪,风儿托起思绪的翅膀,岁月无咎,我不愿再挥霍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这弥足珍贵的季节。怎经得起一掷千金? 寻常一样窗前月,因有梅花便不同,将梦想放飞,而我的双足也已经准备好要做长远的跋涉。背着属于自己的并不沉重的行囊,用足音去扣启明天的价值,我坚信如火般热烈的情感会穿透世俗的层层阻挡。未来的天空高远而辽阔,我要追逐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父母关怀孩子,教师热爱学生。可时常大人们也会困惑:我这么苦口婆心地劝导,他怎么就不理解呢?孩子怎么什么也不愿意和我说呢?……有时心里真是灰蒙蒙的。我们的关爱中是否少点什么呢?那就是尊重。我们的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希望成人把自己当作大人看待,他们希望得到理解和肯定。读者朋友,以下的几篇文章或许也能对你有所启示。关注孩子的心灵 尊重──心灵相通的桥梁──孙老师说  相似文献   

13.
心灵百叶窗     
你的心灵小木屋.有与外界沟通的窗口.那心灵之窗.你安装百叶帘了吗? 常常地.你为那从窗口满泻而入的金光满心欢喜.无比自豪。是的,人生怎能没有光明.心灵怎能任其幽暗?心灵小木屋.必得有大干世界的光和热涌人。才会有生机。有生趣。才能酿出灵感.产生出创造的冲动。所谓幸福与欢乐,与心灵门窗的敞开程度.一般来说.是成正比的。  相似文献   

14.
心灵魔法师     
谁说神奇的魔法遥不可及?小小的“心灵魔法师”就能够猜中你心里所想的一个数字或字母。“心灵魔法师”小巧玲珑,你可以把它放在掌心里,吊在书包上,挂在腰带间……不信?那就试试看吧!  相似文献   

15.
《华章》2011,(10):35-35
是谁的妖烧舞遍江山,是谁的笑藏尽泪光,是谁的心灵温暖了盛世的迷茫……历史的巨浪淘不尽昭君的传奇,岁月的长风吹不老倾城的容颜。我们不禁要问:你以心灵温暖了谁的心灵?  相似文献   

16.
还记得美国谢尔·希尔弗斯坦1981年创作的童谣《阁楼上的光》吗?那首只有简短的几句话,却洋溢着天真童趣、映射着孩子心灵世界的歌谣——阁楼上孤灯一盏。尽管门窗紧闭,漆黑一片,我却看到微光在闪,那是什么我全知道,阁楼上孤灯一盏。站在外面我看得见,我知道你就在里面……往外偷看。走进孩子的心灵,发现孩子心灵深处的闪光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相似文献   

17.
与心灵对话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我就经常与心灵对话。对话中,心灵鼓舞我的信心,心灵教会我学习方法,心灵还教会我做人做事……在与心灵的对话中,我不仅尝到了与心灵对话的甜头,而且还感受到了心灵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触摸心灵     
静摸心灵,无法宁静,遥望深遂的夜空,不知内心空白而无所依的心灵,将在何处憩息?  相似文献   

19.
心灵的感动     
每当我披着金色的霞光,踏着晨露走向学校的时候,每当我夹着书本,轻盈如雀地走上讲台的时候,每当我温和如水,静心聆听孩子们的无序呢喃的时候,我的心灵总是难以平静:我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我为孩子们每一天的快乐而感动着。“老师,我能行!”“老师,看我的!”“老师,有我呢!”每一声呼唤都是力量在召唤!每一声呐喊都是自信在飞扬!花朵灿烂吗?怎比得上一颗颗健康的心灵!“春天的手拿着一把钥匙,把小河的冰门打开了,小河唱起了快乐的歌。”“彩虹是七条音节线,弹奏着天上的音乐。”鸟儿自由吗?怎比得上插了翅膀…  相似文献   

20.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令我们不得不为生活忙碌和奔波,让人的肉体感到劳累,身心也很疲惫。我常常在想,何不给身心放个假,给心灵一点空隙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