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前,有人研究出:用快速电子轰击金属,能使金属的强度增加许多倍,达到每平方毫米1,427公斤。要知道,目前冶炼出来的最好的合金,其强度也不过每平方毫米250公斤。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模型毕竟是模型物理学告诉我们: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许多微小的颗粒——原子排列组合而成的。金属材料也不例外。但是,金属内部的原子是按照一定的几何形结合在一起的。这  相似文献   

2.
钛和钛合金     
钛是一种化学元素。它是在1719年发现的,1910年人们才得到了纯钛,但是工业上只是在最近几年内才掌握了比较大规模的生产方法和开辟了钛的广泛用途,现在,人们还把钛看作是一种稀有金属。金属钛的外观与铜相似。它的熔化温度和沸腾温度都很高,它有很大的机械强度,比纯铁大一倍,比铝几乎大五倍。金属钛又是一种化学性能很稳定的金属。在海水中钛的耐腐蚀性胜过不锈钢。空气中的钛在低温和常温下不腐蚀,如果加热到600℃,钛表面上会产生一层保护性的氧化膜,氧化膜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厚。同时氧在空气中开始溶解,这样能增加它的硬度。  相似文献   

3.
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是一种非铁合金。制造硬质合金,要用粉末冶金的方法,把金属及金属碳化物的粉末烧结,在烧结的过程中,金属粉末和铁族金属把难熔的金属碳化物胶结起来,就成了硬质合金。硬质合金具有特别高的硬度,有相当于钢玉到金钢石之间的硬度,这是目前合金中硬度最高的一种。而且这种合金的耐磨性很强,除掉碳化矽、碳化硼及金刚鑽等特硬材料制成的砂轮能磨动这种合金以外,其他的物质很难磨动它。硬质合金在高温下也不改变硬度,一般加热到800~850℃的高温,硬度仍然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4.
无熟料水泥     
無熟料水泥是一种用含活性硅酸的原料和生石灰、石膏按照一定比例配合、磨制成功的新产品,一般都具有和普通硅酸鹽水泥(即熟料水泥)相似的性能。它所以叫做无熟料水泥,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原料不需要經过煆烧。因此,它是一种制作簡單、价格低廉的建筑材料,也有人称它是水泥代用品。 1956年,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試制成功了一种石灰頁岩無熟料水泥。这种水泥是用撫順的赤頁岩(65~70%)、石灰(30~25%)和石膏(5%)配制的。它的和易性好,耐蝕性高。用这种水泥拌制的砂漿試件,在水中经过六个月(这个过程叫“养生”)强度能够增長到每平方厘米400千克以上(28天的强度是每平方厘米200  相似文献   

5.
在不远的将来,钛有可能取代钢铁,成为继铜、铁、铝之后,使用最广泛的金属。钛是一种白色金属,具有比重小、强度高、抗腐蚀等优良性能。钛合金在-100℃~540℃的环境下,各项性能保持不变。这种优良的耐冷耐热特性是其它金属材料望尘莫及的。目前钛产量的70%左右用于制造飞机、火箭、导弹、坦克、潜艇等现代化武器。由于超音速喷气式飞机的铝合金只能承受一定的温度,当飞行速度大于2~3倍音速时便不能胜任,这就是所谓的“热障”,由于钛合金的出现,人类克服“热  相似文献   

6.
复合陶瓷钢     
日本大孤工业设计研究所已研制出一种将陶瓷和钢材压接成复合陶瓷钢的新工艺,由经陶瓷和钢材的热膨胀系数不同,首先应在钢和陶瓷片的中间铺0.5毫米厚的铝箔作中介体,加热到750℃,以每平方厘米均匀加0.015公斤的压力状态下维持7-10分钟,即可获得这种陶瓷复合钢,这种陶瓷钢已应用于涡轮机增压器叶片、涡轮轴等处。  相似文献   

7.
淬火是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方法,它可以提高金属的硬度及耐磨性,因而许多重要的结构件,特别是承受动载荷和剧烈摩擦作用的零件以及各种类型的工、模、量具等都要进行淬火.在淬火工艺中,由于工件加热温度高,冷却速度快,很容易产生某些缺陷,如不设法减轻,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本文就淬火的主要缺陷阐述其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及预防和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8.
保护金属不受腐蚀的最老的办法,是在它们的表面上涂上一层比较贵重的金属——镀银,镀金,镀镍,镀锡。漆、油、油质颜料能够保护金属不和外界接触,因此也能够预防金属腐蚀。苏联科学家B·A·吉斯切科夫斯基院士第一个发现了:腐蚀的产物本身,就能够预防腐蚀!例如钢上和铝上,由於空气的作用,形成了一层极薄的氧化物的薄膜,金属便受到了可靠的保护。加盖这样的薄膜的办法,就叫“金属的表面氧化法”,近代在保护钢制品上应用很广。现在苏联的科学家们很注意腐蚀的研究。应用他们发明出来的保护金属的方法,每年可以保全几千几万吨的金属,使它们免於破坏。还有一个延长金属和合金寿命的方法,——这就是“合金  相似文献   

9.
醋酸钠的制取及用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自立 《内江科技》1996,17(6):26-27
通常采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与醋酸或醋酸酯进行化学反应来制取醋酸钠。还有用醋酸甲酯进行皂化反应制取粗三水醋酸钠(含醋酸钠不低于59%)。如果将粗三水醋酸钠用过锰酸钾液处理后进行再结晶就可以制取试剂纯的三水醋酸钠,其产率为50%。三水醋酸钠加热到120℃就生成干白粉状的无水醋酸钠,其分子量为82.03克,融点温度324℃,在30℃时的溶解度为45.25克/120克,比重  相似文献   

10.
由浙江大学机械系和无锡节能设备厂联合研制的钛材板式热交换器,是国内完全采用自己技术力量设计研制成功的。钛的物理化学性能十分优异,具有比重轻、熔点高、耐蚀性强等优点。用国产新型材料钛板制作板式热交换器是其他金属板材热交换器无法比拟的,它对强蚀性气体或液体进行热交换,显示出优异的特性。在国外六十年代初出现钛板热交换器。1981年我国制碱工业从日本引进十余台钛材板式热交换器,该设备运行至今未见腐蚀,在工业生产中大量地减少维修  相似文献   

11.
正焊接是一种常用的连接金属的工艺,它通常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然而就在最近,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利用巧妙的方法成功实现室温下的焊接。研究人员将一种合金液滴添加到两块金属之间,只需轻轻一压,固化的合金就将两块金属连接起来,实现了室温下的  相似文献   

12.
赵俊 《中国科技纵横》2011,(10):221-221,224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是将固态金属或合金,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有时并兼之以化学作用和机械作用,使金属合金内部的组织和结构发生改变,从而获得改善材料性能的工艺,因此热处理工艺是使各种金属材料获得优良性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说起金属,我们通常总以为要用很大的火力才可以把它熔成液体。每一种金属,都有一定的‘熔点’,加热非到这个温度以上,它是不会熔成液体的。但是,由几种不同金属混成的‘合金’,它的熔点,比原来单一种金属的熔点通常还低一些。比如说:铅的熔点是摄氏表三百三十度,锡的熔点是二百三十度,但是,铅和锡混  相似文献   

14.
即对金属的粉体粒子加以高压,使之发生放电等离子体,活化粒子表面,从而促进烧结的新技术。其特点是,在从200—1000℃低温范围内进行烧结。以往的烧结法,是对金属等离子加以每平方厘米200—300公斤的低压,使之在高温下烧结。但这种方法不适宜用于非晶合金的烧结,非晶合金在高温下即会变成结晶化,而且由于烧结时间较长,在烧结过程中往往促进了结晶的形成。实现低温烧结,可使烧结时间缩短到原来的1/20以下,  相似文献   

15.
鑄坯模鍛     
鑄造和鍛造是制造金属零件毛坯的两种普通工艺方法。“鑄坯模鍛”是鑄鍛联合加工生产金属零件毛坯的一种新工艺。它是先由鑄造方法澳注出坯料,再握模锻,锻造出模锻件。握过加热锻造的毛坯内部粗撇紧密、强度高、粗性好、长期工作不易疲劳折断或裂开。而由金属液凑入模型或砂箱而得到的篇造毛坯,RlJ具有造  相似文献   

16.
钛是一种具有机械和腐蚀性能优异的金属材料,且强度大、密度小,仅为钢的57%(钛比重为4、5g/cm^3,以Q235-A钢为例,其比重为7、85/cm^3),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低韧性。同时因为钛对卤素化合物、有机酸、氧化性酸类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在氯碱、尿素、硝酸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钛及其合金对于氧化、氮化非常敏感,极易氧化,所以在焊接I艺上与碳钢、不锈钢等有很大差异,必须在现场采取特殊的焊接工艺才能达到焊接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人们早已看到,种种气象变化和植物的生长,都是太阳在推动着的。我们已经知道,太阳是供给地球上的能的最主要的源泉。没有太阳光,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不仅不能发展,就连生存也是不可能的。可是太阳的巨大能量是那里来的呢?怎样进一步去利用它来为我们服务呢? 太阳能的来源原来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炽热的气体球。它的体积等於地球的130万倍—1.409×10~(18)立方千米,它的直径等於地球的109倍—1,391,000千米。太阳的表面温度是6,000℃,而它的中心温度却高到2,000万度。太阳虽然是由气体组成的,然而这些气体却和地球  相似文献   

18.
泡沫金属     
通常人们所见到的金属材料大都是致密的,若采用特殊生产工艺就可使金属内部产生很多孔隙,这种金属称为多孔体金属。多孔体金属分为多泡性金属和通气性金属两大类。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孔隙是独立的,和外部无联系,而后者是连续相通的。多孔体金属中孔隙所占的体积百分效称为孔隙度,它是衡量多孔体金属的重要指标。孔隙度达到90%以上,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多孔体金属称为泡沫金属。这类金属孔隙含量高,孔隙直径可达毫米级,几乎是连通孔,因而它属于通气性金属。  相似文献   

19.
怎样才能使混凝土中的水在冬季里不結冰呢?这是建筑工程界最关心的一个問題。在祖国遙远的北方,施工季节只有七个月左右。其他5个月,由于严寒的降临,不可能再进行澆灌混凝土。假如在严寒中澆灌,混凝上中的水就容易結冰,体积膨脹,混凝土就要冻坏了。为了能够在冬季进行施工,加速建設的速度,世界各国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們想出了許多冬季施工的方法,比如:蓄热法,暖棚法,电加热法,蒸汽加热法等。这些方法都已經被我国所采用。这些方法的基础是:先將拌制混凝土的材料加热,使混凝土的溫度上升到0℃以上,这样混凝土就不会在运往工地和澆灌的过程中受冻了;其次,澆灌后的混凝土,还要保溫或加热,使它在冷却到0℃之前,已經获得相当的强度,而不会再害怕冻坏。这些方法虽然是很妥善,但是却不經济,成本比夏季  相似文献   

20.
杜可 《世界发明》1997,(9):18-20
把两种金属混合在一起.则混合后就成为一种合金。对吗?并不总是这样。事实上,有一组材质,它们杰出的特性依赖于一个事实,那就是此娄物质并不是由简单混合得到的。当混合一些性能差别很大的金属,加热至熔化后再冷却,其中一种金属以小液滴的形态.进入其它金属,拉伸会使这些半流质的液滴变成极细微的细丝。正因为这些细丝。物质才具有了独特的强度和抗热性。这些物质是那么的不同寻常,因此很难下定义,把它们称做是什么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