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别于编辑工作的现代编辑活动徐耀明【武汉】时下出版界有一句行话:出版业中,编辑工作是中心,发行是龙头。对于发行是否应为社会主义出版业的龙头,我们姑且不论,这里主要讨论一下“编辑工作”这个中心。按照传统的约定说法,这儿的“编辑工作”,就是指的编辑部的日...  相似文献   

2.
有的编辑一谈到选题,就感慨万千。伴随着一声长叹之后,脱口而出的就是一句话:“山穷水尽,无路可走 !”   我们的回答是到读者当中去,这就是每个编辑选题策划的必由之路。   选题从何而来呢 ?这本身就是一个方向问题,路线问题,思想意识问题。这不是故意“上纲上线”,而是理之所在。选题它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编辑心灵的自由创造。它只能从读者的需要中来。   出书难,要出好书更难,这是当前很有代表性的问题。因为现在的形势一方面是出版事业兴旺发达,市场繁荣;另一方面则是竞争激烈,该出的书好像都出尽了。有人…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广东搞调研,在谈到图书发行工作的地位时,有的同志又提出“龙头”“龙尾”的问题。言外之意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对此笔者颇为感慨。记得“文革”结束不久,随陈翰伯同志到天津搞调研,陈翰伯同志明确提出出版社要以编辑工作为中心,那是针对当时所谓“政治”冲击业务而言的。出版改革之初,提出了出版要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的思想,要求出版社要重视发行工作,后来又进一步要求出版社要把发行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于是有人就提出出版社要以发行工作为“龙头”,有人还引经据典,说马克思在什么时候针对什么问题曾经说过…  相似文献   

4.
编辑:期刊发行的 "隐性力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人认为,期刊出版以编辑为中心,以发行为龙头,编辑负责刊物的质量,发行的目的是把刊物卖出去,编辑与发行分立,二者各司其职。在期刊出版的过程中,编辑处在中心环节,这一点是共认的准则。然而,随着期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期刊的发行日显艰难,编辑与发行分立所产生的弊端  相似文献   

5.
宋城 《编辑之友》1997,(3):9-10
编辑工作是出版社出好书、实现“双效”的核心环节,因此编辑部理所当然地被视作整个出版社的“核心部门”或“龙头部门”。这些年的出版改革探索,往往也把编辑部门当成重点部门和突破口。单就管理体制而言,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的职责分工被打破后,不少编辑部经历了承包责任制的试探,在事实证明这种责任制行不通后。改革的视点投向了一种试图在若干模式基础上权衡利弊、扬长避短的经营责任制上,这成为目前编辑部改革谋求既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6.
从市场营销的观点来看,“编辑为中心”与“发行为龙头”二并不相悖,而是可以结合在一起,把编辑与发行纳入整体的出版营销系统工程之中,使编辑与发行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推进出版营销活动。  相似文献   

7.
在整个出版链条中,编辑工作是其中的龙头与核心。在这个重要的位置点上,传承与发展,引介与创新,无不考验着编辑的学养与功力。编辑功力及其重要性编辑能力是编辑在联系作者、策划选题、编辑加工、确定图书形式、定位目标群体、预估图书印数、撰写宣传文案、协助发行等工作中所体现出的能力。一本图书从孕育到诞生,每个环节都有编辑的独特印记。这种工作模式可以让编辑对一部书稿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编辑:热衷出书,别冷落了宣传李增宏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出版社林立、图书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图书宣传愈来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人认为,图书宣传是宣传人员的工作,与编辑无关,编辑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选题、组稿等方面的工作。这种理解其实是很片面的。因为图书编...  相似文献   

9.
出版系统探论吕宗耀(一)按照传统说法,图书出版工作(以下省略“图书”二字)指图书编辑出版、印制和发行工作。近来又有新意,有人认为还应包括出版管理和发展战略,有人认为还应包括书评……这些说法均反映了出版工作的实际,都有一定道理,但意见比较分散。从系统论...  相似文献   

10.
王卫 《编辑之友》1997,(6):44-45
图书出版工作通常包括选题设计与论证、组稿、编辑加工、校对、印制与发行这几个方面。就选题论证、组稿这两个方面来说,大致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选题为推荐的或自投的已成书稿或即将完成的书稿。这种情况下选题设计已没有必要,选题论证也只是讨论这个已成形的书稿的价值,组稿工作就大大简化了;二是选题由编辑依据图书市场情况设计与策划。这种情况下,选题论证和组稿工作就变得复杂而且重要。尤其是组稿工作,它是根据选题设计的“蓝图”,在一张自纸上构造图书“建筑”,图书出版之成败多系于此。  相似文献   

11.
郇中建 《出版科学》1999,(3):24-24,27
选题越来越受到编辑的重视,因为它是整个编辑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就图书的生产过程而言,它是整个生产过程的开端.此后的编辑、出版乃至发行工作,都是对选题的实现和物化一选题义是浓缩了整个编辑出版工作特点的一个“细胞”,因此.选题同编辑工作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大学教材是比较容易成为常销书的品种,但也要长远计划、善于运作、加强市场培育,才能使其源远流长。图书的市场培育,从图书操作的一般角度看,指的是图书的宣传与发行。笔者在策划与编辑“大学旅游教材”时,体会到市场培育贯穿于图书生产与销售的全过程,图书的策划与编辑是产品是否对路、能否获得市场认可的基础,也是编辑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胡郁林 《出版参考》2007,(6X):23-23
俗话说“编辑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但是要干好编辑工作,除具备编辑基本的文字功底外,还要做一个“有心人”,功夫在诗外,处处留心皆学问,从而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  相似文献   

14.
有人很形象地比喻“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有人说“文好题一半”,“文察于目”。这些都说明标题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报纸为了鼓励编辑记者出好标题专门设立了标题奖,电视这些年随着专题性节目的不断增加,标题也理想瞎被看重。标题的创作成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好标题能使一篇内容散乱的手目统归起来有一个明确的主旨和中心,使一篇内容本来不错的节目锦上添花更添秋色.一部不怎么样的专题节目取一个好标题有时也能起到一俊遮百丑的效果。电视专题节目的标题,产生于书目的构思、拍摄、编辑、制作等一系列创作过程之中。它是记…  相似文献   

15.
杨葵 《中国编辑》2004,(4):43-45
编辑夹在作者、读者之间,有点像开茶馆的阿庆嫂,是个服务行业,“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你得张开每一个毛孔,吸纳书稿的气息;你得不停地微笑,与作者、读者联络感情;你得东游西逛,把握图书市场的脉搏……反正,永远别指望在办公室打打电话就能拿到好书稿。真有人有这本事,  相似文献   

16.
“发行”何以为“龙头”──关于一个流行提法的商榷汪晓军一个时期以来,“发行为龙头”的提法在一些出版社叫得颇响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社要面向市场,要在商品经济中生存和发展,重视和强调发行工作的重要性,这是必然的。充分重视发行,调动发行人员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 ,社会主义新闻出版事业的日益繁荣 ,图书出版的竞争也步入“酣战”状态。作为出版社的核心力量———编辑 ,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新的挑战 ,时代向我们编辑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专”就是编辑需要具备的一项素质。   一、策划选题要“专”  选题是“种子” ,种子要是选得不好 ,长不出好苗 ,甚至发不出芽 ,编辑后期的工作再辛苦 ,发行人员再努力推销 ,也是白忙活 ,出版社一年的“收成”也会受到影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读者需求的变化 ,主动送上门来能长出好苗的“种子”越来越有限了…  相似文献   

18.
韩阳 《出版参考》2005,(11S):11-12
本刊讯 前几天,去采访一个从事出版事业30余年的老编辑,他向记者提及现在很多老朋友都在“怀念”、“呼唤”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图书包销制。他感慨道,现在的编辑很多不敢出书,编辑的工资要和图书的发行量挂钩,而当前图书的退货率又居高不下,在出版社做发行太难,真不如回到包销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编辑室作为出版社的基层组织,是编辑面向社会,实现个体劳动社会化的重要环境。编辑室管理的运作状况,直接影响到编辑室整体功能的发挥和编辑个人能力的提高。当前,出版社的编辑室管理既继承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严格管理的优良传统,又发挥了面对市场经济挑战灵活应变的优势,在管理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在编辑室管理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些地方有待改进和提高。一、观念转变不突出编辑室管理首先要做好观念转变工作。编辑工作一直是图书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处于图书出版工作的“龙头”地位。长期以来的“龙头”意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编发互动的概念,以及编辑和发行人员可以在哪些出版环节进行互动,如何进行有效互动等,并总结了编发互动带来的好处。美国纽约大学出版研究中心主任罗伯特曾经把出版比作自行车,前轮是编辑人员,后轮是发行人员。这个比喻形象地说出了编辑与发行人员的关系:图书出版需要编辑人员和发行人员一起努力,互动互助,才能共同前进,推动图书出版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很多图书出版社编辑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