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隋唐赵郡李氏家学家风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以中古著名士族赵郡李氏的家学家风为研究对象,具体对赵郡李氏在新的政治社会环境下所发生的家风家学演变以及这种演变对他们政治及社会地位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赵郡李氏在隋唐家学家风主要分化为两种,它们因为在不同方面与现实政治相契合而有利于一部分赵郡李氏保持其政治社会地位。这种情况不仅发生于赵郡李氏中,也是出现于隋唐山东旧士族中的普遍现象,而到唐中后期则扩展到一些新兴的官僚家族层面。而这一现象与唐中后期的“牛李党争”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赵郡李氏发轫于西晋,据《新唐书》卷72上《宰相世系表》载:李楷官至西晋司农丞、治书侍御史,因为“避赵王伦之难,徙居常山。”又《北史》卷33《李孝伯传》:李楷“位书侍御史,家于平棘南。”所以,徙居于赵郡平棘的李楷,是为赵郡李氏的第一世始祖。赵郡李氏的二世、三世和四世,大体上处于西晋末年和十六国时期。在史籍上有姓名和官职可  相似文献   

3.
北朝时期世家大族的婚姻缔结注重门第,范阳卢氏家族与清河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通婚较为频繁,与北魏拓跋氏有政治联姻,北朝后期通婚门槛有所降低。除门第婚外,范阳卢氏在婚姻上还存在财婚、近亲婚、异辈婚、改嫁等现象。  相似文献   

4.
《邢台学院学报》2016,(2):20-22
《李仲胤墓志》的出土为研究李仲胤本人及其家族的历史提供了新的可靠材料。根据墓志可知,李仲胤一生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其人属赵郡李氏东祖房一支,其家族在李仲胤之前可能已经迁居柏仁县;墓志有关李氏婚姻的记载反映了当时世家大族的门第观念,关于葬地的记载则为考察当时房子县的辖区范围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洛阳新近出土唐代李昂墓志,志主出自赵郡李氏,仕至仓部员外郎,一并出土的还有其夫人韦氏墓志。据墓志所记可考索仓外李昂的家世生平,结合相关出土文献又可了解其诗文成就。  相似文献   

6.
有关北朝博陵崔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朝以前,博陵崔氏的社会地位与清河崔氏基本相埒。及至北朝,从人物业绩、官品、爵位和担任中正的概况等多种角度审视,其政治、社会地位已逊于清河崔氏。在婚姻关系方面,北朝博陵崔氏的国婚率虽不高,但存在异辈婚。它同汉士族的婚媾高居首位,特别是与赵郡李氏联姻独多,其中并未发现异辈婚现象。北朝时,博陵崔氏有两支徙居太行山麓,崔昂房支约在北魏与东魏之交举族迁至今河北平山县;大房崔伯谦房支则在北齐时移居于今河北鹿泉市  相似文献   

7.
佛教德育思想非常丰富,在中国封建社会影响甚广。它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道德教育的宗旨,提出了“普渡众生”的道德承诺和理想人生的道德设计,在社会上大得人心。本文在说明佛教德育思想产生的哲学依据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佛教德育思想。一、佛教德育思想的产生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都有社会的现实性和人们的需要性。佛教德育思想产生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  相似文献   

8.
《邢台学院学报》2015,(4):18-21
清河崔氏在唐代定著清河大房、清河小房和青州房三房,与赵郡李氏一样,清河崔氏每一房的世宦发展并不平衡,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而且高级官员和中低级官员比例差异较大。门阀士族的家产境遇及门荫制选举地位的演变,是影响门阀士族世宦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门荫制是影响门阀世宦的直接因素,进士科只为门阀士族的衰落提供了一个历史可能。  相似文献   

9.
李善家族源于江夏李氏,然而年代久远世系混乱,近年出土墓志若干,结合出土文献可对《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重新勘误补订.李善一系规模较大的迁徙约有四次:赵郡——颍川——江夏——浙东——江都.江夏李氏屡遣战乱,政治地位下降,经济优势丧失,仅能通过文化价值凸显门户优势,主要表现为学术研究的丰富与艺术才华的出众.李式与李充、李善与李邕的出类拔萃均体现出明显的家族特性,表明家族文化的内部传承直至唐代依然存在并且具有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在佛教入华的三条路径中,岭南交广海路作用最大。佛教传入岭南的时问大约在东汉末年。佛教在岭南的早期传播相对缓慢,对民众生活习俗影响甚微,这一点和北方的情形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岭南百越各部族原始宗教思想和习俗纷繁复杂,不利于佛教的传播;道教更加适应岭南社会,发展更为迅速,变相排斥了佛教的发展;与中原地区相比,岭南社会相对稳定,接受佛教思想的社会基础较为薄弱;社会文化水平落后,限制了佛教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唐诗人李绅的家世,《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新、旧《唐书》本传皆云为山东旧族,即赵郡李氏南祖之后,此实李绅曾祖李敬玄之篡改.李绅家世,据《宰相世系表》等只能追述至九世祖,往前则只笼统云南祖之后,此为李敬玄利用合谱的形式嫁接其上,为掩人耳目采用模糊的叙述方式.而李敬玄被封赵国公则是其山东旧族身份被确认的标志.之后,李绅继承遗风,再至宰相,封赵郡公,其山东望族身份终为史家所确认.  相似文献   

12.
"孔门禅"是唐宋以来三教融通历史潮流的结晶,是金明昌时期至蒙古统一中国北方后的数十年间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它反映了儒、佛二家的互相渗透、融契。金朝中后期是孔门禅的发轫、深化阶段。赵秉文和李纯甫是金朝"孔门禅"的中坚人物。孔门禅与文学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的互动、互融在金朝主要通过赵秉文、李纯甫的诗文创作和理论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3.
雍正后期,清世宗为铲除废弛疎玩的吏治积弊,在任用名臣李卫督治直隶的同时,又擢拔湖南巡抚赵弘恩出任两江总督,一时有“北李南赵”之说。史界对李卫政绩多有了解,但对于赵弘恩却迄无研究,对其两江政绩以及历史地位更不甚了然,也就无从了解这段历史的原貌。文章主要依据清史档案及赵弘恩《玉华集》等史料,①对此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明代义官赵儒,有"赵千顷"之称,好善乐施,曾是衡水石桥的义务总管,建成衡水石桥后,受到朝廷的嘉奖,赠为义官。整理考证其妻王氏圹志,基本梳理清了赵家的一些社会关系,对研究明末清初衡水县的社会文化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赵树理是文艺界大众化、民族化的旗手.早在上世纪50年代,赵树理作品就走向世界.在改革开放的中国,赵树理作品更会走向世界,为全球化、大众化、民族化的一位杰出代表.《李有才板话》就是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6.
国别文化拥有自身固有特点的同时,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其相应地演化出新的特点。在复杂的文化空间结构下,韩国文化发展呈现出诸多新特点。本文结合韩国文化领域最新动态,总结出包括SNS等社会化媒体引领新韩流,文化内容产业内外融合全面铺开,少数群体力量推动主流文化变化,传统文化高调回归大众视野,"文化治疗"社会功能凸显,电视成长为关键性的文化生产力量,业余文化活动占家庭活动的比重攀升,文化的环境服务功效明显,文化重塑老城区内涵,以及独特的街道文化生机盎然等在内的十大新特点。  相似文献   

17.
赵本山执导的《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已播出7部。这部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特点鲜明,根据其形象的叙述模式,可大致分为突围式与围困式两种类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下农村女性的面貌。  相似文献   

18.
《〈金石录〉后序》自南宋以来,即被视为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同志”的佐证,这可能是一种误读。采用症候式分析方法,可以发现李清照此序的某些语词和叙事显示了意识深处对赵明诚的不满和责备,并对中国古代男性文化价值观表达了隐性的抗争。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词有“婉约之宗”之称。她一生历经和平安宁、国破家亡的不同时期.从优裕走向苦难的现实生活。时代和个人生活的巨大变化使词人的视野不断扩大。其前后期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呈现出前期的闺阁相思、离愁别绪到后期的亡国之恨、飘零之苦迥然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