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伊静 《精武》2012,(30):18-19
对研究的目的和研究依据进行论述,对完成射击运动所应具备的一般心理能力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追踪,筛选出射击运动员专项心理能力,以此构成射击运动员纵向模块心理指标。同时分别以一般心理能力和专项心理能力为起点,进一步各心理指据所具有的特点连行分析、解读。同时提出射击运动员心理能力评价的方法,对射击运动员心理能力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论体育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射击项目的竞争日益激烈,比赛结果在于毫厘之差,为了提高气枪项目运动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射击运动员、感知觉、运动心理、探讨科学训练方法,在多年训练的实践基础上,通过安排"夜训"来提高运动员专项感知觉能力,专项素质、竞技心理,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射击项目的竞争日益激烈,比赛结果在于毫厘之差,为了提高气枪项目运动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射击运动员、感知觉、运动心理、探讨科学训练方法,在多年训练的实践基础上,通过安排"夜训"来提高运动员专项感知觉能力,专项素质、竞技心理,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随着射击运动竞技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运动员的早期科学选材越来越显得重要,广大教练迫切希望建立选材标准,帮助他们选好苗子,提高成材率。射击运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比赛和训练中的最基础、最重要因素是运动员的心理,也就是说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对于射击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致关重要,因此射击运动员的选材须择重于心理。  相似文献   

5.
我国飞碟项目的发展和运动成绩的逐步提高,对运动训练的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因素在飞碟射击中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开始受到教练员、运动员及科研人员的重视。通过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是现代飞碟射击训练中一门重要的训练课程。业余体校的运动员年纪较小,大部分处于青春期,容易产生心理波动。因此,教练员应了解运动员的心理,以便使他们更好地完成专项训练。本文以鞍山市军事体育学校飞碟运动员为例,分析运动员的心理变化特征和提升心理训练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提高少年射击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击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和心理稳定性要求极高的运动,从一定意义上讲,运动员心理成熟的程度决定了其运动成绩和运动生命周期.但目前在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着重技能培训忽视心理素质提高的倾向,这影响和制约了优秀少年射击人才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全志伟 《体育科研》2009,30(3):83-85
在总结和分析多年对射击运动员科技攻关与服务成果的基础上,对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如何提高自身的比赛能力、充分发挥训练水平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帮助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提高赛前训练的针对性。射击运动员动作简单明快的先进技术、合理有效的专项体能训练、系统的机能监控与合理的营养调控、中枢神经兴奋性的适度维持、以及技术、心理和生理机能的有机平衡等条件是运动员比赛中正常发挥或超水平发挥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8.
当今射击运动竞赛,是运动员间技术、身体、心理的激烈较量.运动员不仅要承受较大的生理负荷,而且还要承受较大的心理负荷.因此,要求射击运动员必须有良好的技术、战术及承受巨大心理负担能力,以保持顽强的战斗力和拼搏斗志.优秀运动员的成长过程表明,这种射击的专项素质的培养,必须在儿童少年业余训练阶段予以充分重视.在业余训练中,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如何结合射击运动特点,进行科学选材,并采取科学方法进行针对性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这正是木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射击运动员情绪对比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分析了情绪对射击运动员成绩的影响,以及在射击比赛中的最佳情绪状态,指出如何克服不良情绪状态等心理方面的问题,从而提高运动员心理调控水平和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10.
射击是一项对精确性和稳定性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稳定性对于射击运动员而言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通常稳定性包括两个方面:生理稳定性和心理稳定性。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分析射击运动项目的稳定性,提出了一些提高稳定性的训练方法。并对与稳定性相关的射击运动专项选材也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心理训练是提高射击运动员比赛能力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心理训练是提高射击运动员临场发挥能力、充分挖掘运动员潜在能力、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射击运动项目在世界体坛已占领先地位,并成为奥运会上夺  相似文献   

12.
射击运动员心率与比赛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过对福建省部分射击运动员比赛、训练中心率的测试结果分析发现:(1)在比赛中,高水平射击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取决于“良好的心率”(最佳心理状态时的心率);低水平射击运动员,心理和技术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不显著。(2)在训练中,射手的运动能力主要受技术和体能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韦飞智 《体育科技》2012,33(1):76-79
情绪是心态的核心,积极的情绪是稳定心态、控制射击过程稳定的前提。射击运动是一项技术心理能力要求极高,受情绪因素影响较大的运动项目,时下,在体育竞赛异常激烈,关于情绪控制的较量已成为射击运动员竞赛的重要制胜因素,是射手比赛发挥技术创造优异成绩的关键。强化对运动员的情绪调控,努力提高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对提高运动员的情绪控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射击运动员情绪调控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射击运动员及教练员日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射击作为技心能为主的项目,在基本技术动作过硬的基础上,十分要求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尤其是在新规则的实施后,更短的竞赛时间,特别是决赛阶段,可以说不允许队员有丝毫的精力分散。但是,作为"单兵作战"的运动项目,因赛程长、弹数多、发与发(或组与组)之间存在时间间隔,总会因为运动员的认知和情绪的变化波及后续比赛行为进而影响成绩的发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射击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被提上了日程。主要从有关射击运动员核心心理技能,即注意力控制训练出发,并始终贯穿心理咨询工作,探讨心理技能训练对射击运动员的作用与影响,结果显示通过一定的心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射击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实践证明,心理素质的好坏是影响冬季两项运动员射击成绩的主要因素.比赛中,如不能有效排除各种心理障碍,就很难取得好的成绩.通过对我国冬季两项运动员的心理能力进行调查,分析了我国男、女运动员心理能力现存的问题,指出了影响我国冬季两项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心理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提高我国冬季两项运动成绩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运用心理测量法、个案分析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 ,对沈阳市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认知调控能力 (即 :情绪调节能力、动机归因水平 )进行 41周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心理训练 ,运动员的认知调控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抓好射击运动员的初期训练,首先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高度重视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提高比赛能力随着比赛场上竞争的日趋激烈,运动员心理因素的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显著。回顾近年来,我国射击健儿在国际、国内赛场上,在激烈的竞争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挑战自己的心理极限,最终取得胜利的精彩场面,使我们在备受鼓舞的同时,  相似文献   

18.
就中国国家女子柔道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和专项智能有关训练理论与方法进行综合实证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指导柔道重点运动员的备战、参赛心理准备,取得了较好效果,帮助中国柔道队夺得二金一铜.主要成果与结论:(1)提高心理能力、专项智能是提高运动员综合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训练需结合个体特点进行系统设计和实施;(2)训练能力与比赛能力有着本质性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内部原因是运动员的应激差异,同时外部环境因素和训练因素也会产生一定影响;(3)运动员心理能力和专项智能的评价诊断需综合进行,除了必要的测评工具外,训练与比赛行为观察更为直接和客观;(4)心理能力、专项智能的训练需要从多环节、多角度、多途径、分阶段进行,紧密结合训练实践是十分关键的措施;(5)研究构建了柔道运动员心理能力、专项智能的有关概念和训练方法系统;(6)对柔道重点运动员实施了个体化的心理能力、专项智能训练,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伍珺辰 《健与美》2023,(7):118-120
射击比赛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运动员除了要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外,还应当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能够在比赛中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状况,从而提高射击水平,取得良好的比赛成绩。本文针对射击运动员的情绪控制和心理训练方法展开了相应的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因素对运动效能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而我省不少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都能打出好的成绩。但在意义重大、竞争激烈的比赛中。发挥失常。从而影响比赛成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所心理工作者对射击运动队进行了常年的跟踪性研究。摸索出一套适应我省射击运动员特点的心理咨询和训练的方法及心理检测手段。以推动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工作向运动训练中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