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高校需要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突破,进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及技能,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为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本文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调整及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孙彬 《体育世界》2011,(12):52-53
人们面对每天高强度的工作,身体所承受的压力远远超过了身体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这时,人们才意识到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重要性。所以,人们要从学生时代就开始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将体育锻炼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来对待。中学体育学习阶段是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最好时期,这就为中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主要针对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改的落实,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增强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锻炼意识,树立起终身运动的观念。信息技术和体育教学的结合,能够提高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水平,保证学生体育品质的发展。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是常见的辅助教学手段,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程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就目前高校体育的教学效果来看,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上仍然有提升的空间。鉴于此,本文对高效体育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胡光义 《体育风尚》2021,(5):225-226
高校体育教学应与时俱进、积极改革,以适应物质文明时代对学生运动素养的需求。在教学中,应用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以培养学生受益终身的运动习惯,使其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具有体育运动的意识,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利于身心健康。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渗透有限,没有发挥出实质性的作用,需要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充分的融入终身体育教学元素,培养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增强其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进而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高校体育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自学、自练和自我创造,参与竞赛,体现自我价值,培养竞争意识创造良好的氛围。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使学生树立生理、心理、社会、道德相结合的多维健康观,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思想。  相似文献   

6.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主动接受体育指导、教育、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目前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要树立以终身体育为最高目标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形成体育技能学习和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并得以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五项基本要求之一,肩负着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良好心理素养的责任。随着体育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全民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终身体育意识理念走进了大众视野。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建立是提升运动水平、习得体育技能、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基础,是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保证身心健康的基础。要让高中生从意识上、行动上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意识到体育这门学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吴红霞 《体育科技》2001,22(3):76-78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通过体育教学,把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注入式教学转入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锻炼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教育上.尝试体育兴趣分组教学,教会学生选择,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9.
张传丽 《精武》2013,(36):58-59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高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开始进行教育改革。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增加了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可以加强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和锻炼,提高体育技能和水平,发挥体育强身健体和增强体魄的作用。本文简述终身体育,针对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提出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教学应冲破传统的陈旧观念,建立以全民健身为主要目的,以强身育人为中心,促进学生身心正常发育,让学生树立终身健身的思想,具备终身健身的能力和习惯,从而保证其终身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论述了高校体育教育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意义和改革体育教学方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大提高,优越的生活条件激起了人们的健康意识,注重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不仅如此,国家也大力宣传"全民健身运动",鼓励全民参与体育运动,树立全民族的终身体育意识,强健国人体质,这对高校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首先介绍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研究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育要实现两个转变,即:被动体育教学观向主动体育教学观的转变;生物体育教学观向生物、心理、社会体育教学观的转变,使高校体育教育形成围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课内课外相结合,生理心理相结合,观赏参与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学校为终身体育提供的良好实践环境,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学生主体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掌握身体锻炼的方法,提高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使之终身受益。1.改革教学模式体现终身体育效应。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体育已经深入社会和家庭。学校体育是连接社…  相似文献   

13.
探索乒乓球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实施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乒乓球俱乐部课内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应合理组织教学,教学内容因人而异,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多角度的考核机制,结合课内联赛、多形式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4.
左晓东 《体育世界》2011,(11):43-44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对学生实施体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终身体育的基本理论及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分析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如何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树立和高校公共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在高校女生健美操的体育教学中应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健身方法和生理卫生知识 ,改善学生的心理品质 ,培育学生良好的健康意识 ,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属于学校体育的最终阶段,其发挥着和社会体育相连接的重要纽带作用,比如说体育意识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等.在当前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新形势下,过去的传习式教学已经无法适应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求.所以,高校体育教学必须要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及体育专业课程特点,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让高校体育真正朝着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徐立 《体育世界》2012,(12):121-122
培养高中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是高中体育的教学目标之一,高中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关键。终身体育意识的确立和形成,不仅能够为高中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极大的帮助,也是高中体育课改的重要内容、、因此,笔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从而提出了关于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从大学体育俱乐部的普及化看大学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体育俱乐部的提出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问卷、统计调查方法,初步探讨当前高校体育俱乐部式的教学对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能力形成的作用,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技术水平、培养其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以及扩大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课程的指导理念是从"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学校体育思想中融合提炼出的,以健康观为基础、以生活观为核心、以文化观为先导的,引导大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活动的基本观点。高校体育课程应当树立文化观、建立生活观、坚持健康观。  相似文献   

20.
哈剑东 《精武》2012,(26):90-9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同时压力也不断加大,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而体育运动是保持人体机能、体能处于最佳状态,增强人们的体质的有效手段,终身体育观更是维持人们坚持体育锻炼的动力之源,因此高校都应把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作为体育工作的重点来抓,使学生掌握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本文通过自己的教学和实践分析如何树立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希望能给广大体育工作者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