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昌华 《江苏教育》2007,(22):61-61
8月31日,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小西湖小学等10所名校的20名优秀老师、优秀教干在当地教育部门的组织安排下.到金湖县银集中心小学等10所农村学校开始了为期3年的支教。在今年省教育厅组织的“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中.南京市秦淮区的10所省级实验小学、省级示范初中与金湖县的10所农村中小学结成了援教帮扶对子。在31日举行的欢迎仪式上。秦淮区教育局局长王正勇表示,他们将每年选派20名优秀教师、中层以上教干,到金湖进行支教,努力实现金湖、秦淮两地教育共赢、共进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
潘维香 《云南教育》2013,(20):32-32
本刊讯大姚县按照“建立机制、完善制度、扩大交流、共同提高”的原则,通过县属学校、优质学校对口支援农村学校和各中心学校的中学,中心完小支援辖区内小学两种层次,全县中心完小、初级中学对口支援、交流参与面实现了100%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瞿德良 《江苏教育》2007,(21):60-61
近年来,各地把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江苏省“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将从2007年开始到2010年底,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遴选千所优质学校、万名骨干教师,与苏北农桩千所薄弱学校实行“校对校”结对帮扶、对口支教。目前,全省1000所中小学对口支教工作积极开展,3000余名城镇教师分赴农村学校开展支教工作。 为此我们将在“讲述”栏目中新开设“我的支教故事”,以“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为背景,力求全景展示广大支教老师工作、生活的具体情况及大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并为大家搭建起展示、沟通、交流的平台,引导并带动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和参与农村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弹指一挥间,柳州市支教工作已走过了9年的历程,支教工作从初期的从机关派干部和从学校巾选送优秀教师下到农村学校,支援贫困地区的教育,改变当地薄弱学校的面貌,发展到较发达地区的城市先进学校对口支援贫困地区的薄弱学校的“教育对口支援”工程,直至目前在实施的区内经济发达县对口支援“两基”攻坚县的“县对县”对口支援工作;柳州市支教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每一年,每位支教队员都勇敢地接过支教接力棒,他们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地奋战在支教第一线,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为了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将实施六项举措推进城镇教师下乡,尽快提升农村学校的师资质量。这六条举措是:第一,积极做好大中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工作。各省要重点充实边远贫困地区教师资源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本行政区域内长期稳定的“校对校”对口支援关系,鼓励和支持城市办学质量比较高的中小学与农村学校建立办学共同体。第二,要把县域内城镇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作为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举措之一。有关部门要严格控制城镇中小学教师的编制,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的结构比例,积极促进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定期选派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  相似文献   

6.
实践“微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所学校的成功,关键在于激发教职工教育改革和生命激情。一所农村小学如何摆脱传统中的“家庭式”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人性化以此来激发教职工的生命激情呢?我们学校结合“新基础教育”理论,把“微笑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中,作为各项工作的着力点,确定了“一所农村小学探索‘微笑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的研究课题。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微笑之星”(学习星、  相似文献   

7.
采访张永开,是因为由她编创、潮河镇林泉小学女生表演的舞蹈《骑韵》,在日照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主办的第五届港城之夏文艺展演评比中,荣获全市一等奖。一所仅有112名学生、10名教师的农村联办小学,学校条件之艰苦、学生基础之薄弱可想而知,张永开是怎样让“丑小鸭”变成“小天鹅”的?带着疑问,笔者走进了林泉小学。  相似文献   

8.
2003年2月14日,教育部、中央组织部、国家计委、财政部、人事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学校对口支援工作暨表彰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大力推进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支持西部和贫困地区教育事业。近3年来,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两个工程”,即“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和“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西部地区和农村教育提出了更高…  相似文献   

9.
音体美一向被称为“小三门”,过去如此,现在仍是这样。从县乡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领导、老师。大多数人眼里都明显有“主”、“副”课之分,音体美老师在学校的地位总是因所教的课程而不被看重,音体美课程因此也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好多山区小学没有开设这些课程,一些乡镇中小学虽然开设这些课程,但一到“关键”时刻,如临近期中、期未考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的减少,地广人稀的西部农村学校出现了“校空人少、点多线长”的格局,调整学校布点成为必然,由此造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大量增加,农村小学的寄宿生也随着布点调整成正比增长。陕西“21个攻坚县的寄宿学生由2004年的6.5万人提高到2007年的20万人”。在陕南的中高山区,乡镇中心小学的寄宿生比例一般都高于走读生。  相似文献   

11.
林美仇 《广西教育》2013,(41):50-51
做校长难,做好校长更难,做好农村薄弱学校的校长更是难上加难。2006年9月,我调任怀民小学担任校长,当时学校人心浮躁,布局杂乱,设施简陋,教学质量在低位徘徊,各方面均处于镇内16所小学最薄弱位置。置身于那种背负泰山般的沉重和力不从心的悲凉,我没有退缩,在经历一番对学校生存、突围、发展的思考后,开始着手实施“突围”的“三大行动”。  相似文献   

12.
3月4日清晨,五莲县许孟镇吴家庄村小学的150多名师生早早就赶到了学校,鞭炮声中,师生们喜气洋洋地把“县级规范化学校”的牌匾挂在了校门旁。给村办小学评选“规范化学校”,在该县还是头一次,这也是该县加强农村小学管理所采取的又一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所占地15亩,只有60间平房、10个教学班、124名教师的农村完小。这样一所普普通通的农村小学,却把二行大字张贴在校园最显眼的地方——“让农村孩子享受和城市孩子相同的优质教育。”走进这所朴素的学校,我们的确感受到了一种真正的教育力量,感受到了一种心灵的撞击。相信一所普通农村小学能够办到的,其他农村学校、城镇学校同样能够办到!  相似文献   

14.
一所学校管理得好与否 ,直接关系到这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由于农村小学地理位置、文化氛围比较特殊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较差 ,经济、信息较为落后、闭塞 ,这就决定了它在管理上的困难程度。那么 ,如何根据农村实际加强农村小学管理呢?一、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加强农村小学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 ,是整个农村小学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部分农村小学领导班子成员的素质不够全面 ,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有的学校提拔一些教学能力好的青年教师来充实学校的领导班子 ;有的学校提拔个别教龄长、年纪大的教师来当…  相似文献   

15.
“普九”验收后,永兴县围绕优化学校布局的战略目标,在学校规划和建设方面动大手笔,创造了引人瞩目的新景观。近五年来,该县共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大刀阔斧地撤并了中小学65所,高标准建成了市级校园文化样板校37所,建设力度之大,速度之快,品位之高,投入资金之多,叫人惊叹不已。农村学校:“调”出活力“合理的教育布局,有利于把握教育发展的方向,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有利于农村消赤减债,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永兴县在实现“两基”达标,欢庆“普九”、“扫盲”工作喜获丰收的时候,县委、县政府针…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背景 2005年4月,笔送教下乡到F镇实验小学。在那次一天的送教活动中,F实验小学崭新的校舍,校长开朗的性格和先进的办学理念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2006年3月,市教科所到农村学校进行教科研情况调研,其中一站是F小学。我欣然前往。想去看看这所农村学校教科研开展情况如何,他们有什么特点,与城市小学教科研有何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一、农村薄弱学校存在的现状分析 汉寿县可以划为农村薄弱中心学校的大约3-5所,村小学近100所,占全县农村学校30%左右,以其中一所典型的薄弱学校(以下简称A校)为例:全乡学生1200余人,教职工近百人.有中学1所、中心完小1所、村小5所。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详细解剖.发现薄弱学校有如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管理学是一门“人学”,它研究的核心就是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虽然小学校长这个兵头将尾的岗位什么官儿都算不上,却是个极其重要的岗位。校长的思想水平、业务能力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的走向,校长的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浪潮的冲击,当好一所学校之长难,当好一所农村小学的校长更难,现我就农村小学村校管理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19.
程道金 《贵州教育》2012,(12):20-21
目前,“别让孩子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的呼声日趋强烈,特别是农村小学尤为突出。不少农村孩子的家长想方设法,找亲戚托关系,不惜一切代价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城里的学校,想获得最好的教育。这种“择校风”的盛行,导致了城市学校挤不进,农村学校无人读的反差现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农村学校又怎么啦?笔者现就这一现象了解的一些情况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20.
1998年,我从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一所农村小学任教。到校报到那天,校长和蔼地说:“欢迎加入我们这所农村学校,我们学校条件还可以,还有一位颇有名气的专职音乐教师。教学中,你要多请教……。”自以为专科毕业的一丝自豪感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代替的是紧张,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