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们要努力搭建学生提出问题的平台,鼓励学生"敢问",引导学生"会问",培养学生"善问".使他们常有思考、常有发现、常有创新,让每个学生的思维得以放射状的发展,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活动背景] 高中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当他们把目光从外部世界转向内部世界后,发现自己已不是原先的"我",并且"理想我"和"现实我"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自我概念可能会因此变化,容易出现自我认识偏差, 无法接纳自我.我学校的心理辅导中发现:多数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都与自我认识或自我接纳有关,如何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是高中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转变观念,给"学困生"以特殊关爱.以前,我校教师有一个普遍的想法,就是为了提高教学成绩,我怎么做都对.因此,教师视学习暂时跟不上的学生为"差生",批评的多,挖苦的多,"挤"跑的多.自开展"学评教"以来,大家都积极用这35条标准来衡量自己,改变了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在承认学生存在差异的同时,教师努力平等地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通过在长子营中学的三年学习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要尊重"学困生",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要在平时或课堂上多给"学困生"回答简单问题的机会,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确诊抑郁发作的青少年在预后其人际关系可能出现破坏性影响,如何帮助他们重塑良好人际关系是心理教师对于心理高危学生后续干预的重要课题。本案例将抑郁发作与抑郁障碍作一区别,并运用承诺接纳疗法技术帮助抑郁发作的学生预后走出人际关系困境。  相似文献   

5.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评价",教师采用"评"与"讲"相结合的方法,为学生搭建评价的阶梯,帮助他们找到解决样本问题的路径,使学生不仅对问题"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更是激发了学生"求其未尽然"的探究热情.  相似文献   

6.
研究型教学是大学文科教改的方向之一,是改变学生"高分低能",使知识增长、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应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变"教材中心"为"问题中心",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变"闭卷"为"开卷",变"死记硬背"为"论文写作".研究型教改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对任课教师的素质、学识和经验等提出了严峻挑战,其中教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是其关键.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随班就读教师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自编"随班就读教师现状调查问卷"对上海市410名随班就读教师对随班就读的认识、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接纳态度,以及教师的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上海市随班就读教师的教龄、学历分布合理;教师们对随班就读有理性上的认同,对特殊学生总体接纳态度较好;教师们对特殊教育专业培训意愿较强.调查还表明,目前上海市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的随班就读教师比例偏低;教师们更倾向于接纳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和学习障碍的学生,而对脑瘫、情绪和行为障碍等学生的接纳度较低;教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和学习特点不够了解,对特殊学生开展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8.
严与爱同行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而要管理好思想各异、性格不同的学生,当好"孩子王",就需要接纳他们的一切,用爱心呵护他们,用细心照顾他们,用耐心感化他们,把自己真正融入学生中间,多理解他们,让学生信服,使他们把教师当作好朋友,能多方面地与教师交流思想.只有这样,这些调皮捣蛋、冷眼看人生的学生才变得活泼可爱、朝气蓬勃.  相似文献   

9.
接纳承诺疗法是行为主义第三波浪潮中最具代表性的疗法之一,以功能性语境主义为哲学背景,以关系框架理论为心理学理论基础,由接纳、认知解离、以己为景、明确价值和承诺行动六大治疗过程组成,共同提升个体的心理灵活性,帮助人们投身于实现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接纳承诺疗法对于治疗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一些普遍问题,如对生活的满意度、自我评价和主观幸福感较低以及不良行为等问题,具有极强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学生学习成绩好,同学羡慕,老师重视,家长厚爱,整日沐浴在阳光下.这些学生被教师认定为"优秀生".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视线往往锁定班级的"问题学生",对优秀生总以为他们学习自觉、求知欲强、成绩突出、遵守纪律,很"安全感",不会让老师担忧.因此忽视了对这些成长在掌声和鲜花中的优秀学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希望是"问题学生"去除"问题"的良药 "问题学生"之所以成为"问题学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许多情况下是学生在学业失败后,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和希望,只看到反馈回来的挫折和失败,使他们感受不到安全、归属、爱和被爱,以及尊重与成功.因而缺乏自信,感到挫折和紧张,所以在各个方面自暴自弃;有时为了寻求注意和地位,故意制造事端,使得学校教师难以管理或是拒绝教师管理.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班级管理者也需要做到知己知彼,既要了解自己,也要懂得学生.教师为了了解学生采取的措施很多,让学生防不胜防.有的热衷于通过谈心"引蛇出洞",有的擅长教室外蹲坑" 守株待兔",还有的专长于在学生内部安插线人"挑拨离间",等等.在传统班级管理的模式中, 班主任们为了获得学生们真实情况的第一手材料,采取的具体"计策"也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13.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教给学生的是"是什么"、"怎样理解"、"如何解答",但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的教师抱怨"这道题我在课堂内讲过三遍,结果他们还是错!"问题在哪呢?其实这样的教师只注重了讲,忽略了引导学生对"错"的总结、分析和纠正这一教与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今天的学生,课堂之外吸引他们的精彩事物越来越多,能把心全部交给课堂的学生,已越来越少.他们的眼球和他们的心大多交给了疯狂的电游世界与虚拟的网络空间,他们开始了心的"流浪".于是,教师们,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无不感叹:如今的学生啊,越来越野,越来越不好教了.但是,让学生的心回归课堂始终是教师理应承担的责任.该如何呼唤学生"流浪"的心呢?笔者认为依靠独特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当前,强调尊重个性的阅读教学有时却失去了自身的地位,诸如"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学习""选择你喜欢的词语写一写",这些留足空间的问题往往留给教师自己满脸尴尬,留给课堂一潭死水,让原本承载着明确目标的语文课堂成了"绣花枕头".如何让教学引导既能给予学生自由翱翔的天空.又能保障他们按照语文的轨道在有效引领下习得语文素养?这里.有几点思考与同行们共勉.  相似文献   

16.
笔者日前赴德国考察,看到了他们的教师培训场面.德国有些中小学接收了大量的国外学生,如土耳其学生、东欧学生.于是,教师就要用德语(母语)配合学生们已有的语言(不同的母语)来教德语,也需要用德语与其它的语言来教各门学科,这就是他们的"双语".  相似文献   

17.
"非指示性教学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指示性教学模式"根源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脱胎于其"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可以说它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中国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化."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并非如郑逸农先生所认为的"教学无固定结构、教学无固定内容、教师不作任何指导"(见<语文学习>2000年7期郑逸农文).据吴立岗研究员等研究发现,罗杰斯曾指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具有一个时间上的序列:1.阐明辅助情境;2.提出问题,由学生提出各自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对所提问题进行接纳和澄清,经过讨论后形成小组成员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从而确定教学目标;3.提供资源,共同讨论.教师是学生情感发展的促进者,是受学生信赖、同学生之间不存在任何防御的顾问.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过程.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有利于改变学生偏重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从而着力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求学"探微     
何谓"求学",这似乎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学生每天在教室进进出出、早来晚走、忙忙碌碌,不都是在求学吗?可为什么同是求学结果却各有不同呢?是他们的"求"有所不同呢,还是他们求来的"学"有所不同呢?这确实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处处都应该是学生的表率,以身作则为人师。笔者是一位职业学校的普通教师,学生往往都是初中学校的"差等生",他们不被教师重视,而家长对他们也失去了信心,他们自己更是觉得无所谓。所以关爱笔者的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是不可缺少的。宽容与关爱罗伯特·勃朗宁说过,把爱拿走,地球就是一座坟墓。而没有爱,班级就是一潭死水。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欣赏与呵护更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宽容的程度。宽容,首先是接纳学生,接纳这个被大家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