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琉璃瓦     
姚先生有一位多产的太太,生的又都是女儿。亲友们根据着“弄瓦,弄璋”的话,和姚先生打趣,唤他太太为“瓦窖”。姚先生并不以为忤,只微微一笑道:“我们的瓦,是美丽的瓦,不能和寻常的瓦一概而论。我们的是琉璃瓦。”果然,姚先生大大小小七个女儿,一个比一个美,说也奇怪,社会上流行着古典型的美,姚太太生下的小姐便是鹅蛋脸。鹅蛋脸过了时,俏丽的瓜子脸取而代之,姚太太新添的孩子便是瓜子脸。西方人对于大眼睛,长睫毛的崇拜传入  相似文献   

2.
秦观有首被元好问贬为“女郎诗”的《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钱钟书《宋诗选注》释第二句是:“指绿琉璃瓦说。‘浮’字描写太阳照在光亮物体上面的反射……”。问题是中国古代绿琉璃瓦施于王室的宫殿及佛、道教的庙宇,民居普遍盖灰色的瓦。况且,太阳照射琉璃瓦的光亮釉面,只会反射出耀眼的白色光辉,而不会是“碧参差”。  相似文献   

3.
《演讲与口才》(学生版)2013年第5期刊登了《挪威人怎么这么“傻”?》一文,文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妈妈不解地问佩德森:“你怎么还要把你太太吃的单独付账呢?”他解释说:“因为我太太不是我们单位的员工,她吃的就应该自己掏钱……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想揩公家的油。”我和妈妈听了,面面相觑。我暗自惭愧……  相似文献   

4.
2002年冬,我们全家移民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定居下来的当晚,我们刚吃完晚饭,就听见“笃笃”的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是一个头发灰白的外国胖太太。她自我介绍说她叫莱辛,是个法国移民,就住在我家楼下。第二天晚饭后,莱辛太太又准时敲开了我家的门。她先送给我一束鲜花,随后像变魔术似的从背包里掏出了两本书,一本是英文的《多伦多办事指南》,说是送给我的丈夫,另一本是法语版的《小王子》,说要送给侃侃。站在一旁的侃侃礼貌地推辞道:“莱辛太太,我不会法语,看不懂。谢谢!”莱辛太太却说:“不懂不要紧,我可以从现在开始教你学法语。”这时候我和…  相似文献   

5.
学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我就琢磨着该干点儿什么。有了,帮“太太”(我的曾祖母)洗脚。下午,我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对“太太”说:“太太,今天我给您洗一次脚,现在就洗。”“太太”疑惑地说:“怎么突然想起给我洗脚呢?你小的时候,都是我给你洗脚,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啦?”我笑着对她说:“太太,您已经90岁了,洗脚难免有些吃力,所以我决定这样做。”于是,我端来一盆水,拿来毛巾让“太太”  相似文献   

6.
论文用“信达切”的标准来评述姚乃强翻译的《红字》中文版本,最后指出在忠实于原文内容即“信”的基础上,姚先生的翻译更好地达到“达”和“切”的要求,是《红字》中文译本中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7.
《我的叔叔于勒》中“我”的父母菲力普夫妇和《项链》中路瓦载夫人自从走进方块儿字的世界中几乎承受着双倍的嘲弄,分外尴尬,他们的苦闷、不幸换来的是“自作自受”的谴责,对“市侩”、“庸俗”的痛斥,他们的一切都是“罪有应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第五册)说“这夫妻二人(菲力普夫妇)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自私、庸俗、贪婪、冷酷.尤其在爱慕虚荣这一点上更是一样.如菲力普在游船上由于羡慕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从妻子严厉的回话中可以证实:他的绅士风度纯粹是打肿脸充胖子.他的妻子明明因怕花钱,反对他的建议,却偏要掩盖事实,说“我”怕伤胃,并以“别把男孩子惯坏”这个荒唐的理由,反对儿子吃牡蛎.这样说既维护了小资产阶阶的面子,又省下了两个人吃牡蛎  相似文献   

8.
赠给《课堂内外》的歌她知道我爱看童话就专门打造了“童话城堡”她知道我爱发明创造便开垦了“异想天开”她知道我爱语文数学于是给了我“课内一点通”她知道我爱开发智商就开辟了“头脑风暴” 总之 《课堂内外》, 我的最爱! 吉林 范思雪乐乐姐姐 : 你好!我是《课堂内外》最好的朋友,真的,我太太太太…(此处省略 n 个 “太”字 )喜欢 《堂内外》了。所 以,我订 《课堂 外》 已经好几年了。每次爸爸妈给我带回 《课 堂内 外》,我会立 放下手里的东西,一口气把她完。她给了我无限的快乐,无穷知识! 可是,我马上要上初中了,不知道…  相似文献   

9.
<正> 《词库建设通讯》(总7期),载冯志伟先生《二十一世纪究竟从哪年开始》和姚德怀先生的《讨论》以及《“年代”的旧用法》,读后获益良多,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想法.现在写出来以就教于冯、姚二位先生和各位同道.21世纪的起始姚德怀先生在《讨论》中提出:“21世纪究竟从哪年开始,恐怕不是能由中国来规定,而将取决于西方世界.……按照我的观察和预料,全世界都会在2000年1月1日庆祝踏入21世纪.”对于姚先生的提法,我个人认为有值得商榷之处.诚然,21世纪的起始,“不是能由中国来规定”的,然而也不应是“取决于西方世界”的随心所欲.我个人认为,21世纪的起始,应该也可以作一番考辩之后从理性上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10.
小雪人     
一场大雪过后,被关闭了大半天的太阳急不可待地跳了出来,洒下温暖和煦的金晖。两个孩子—姐姐瓦奥丽和弟弟皮普尔—央求妈妈让他们出去玩。城里孩子没有乡下孩子那样广宽的玩耍的地方,瓦奥丽和皮普尔也就能在屋前这个小院子里转转了。“好吧,瓦奥丽,好吧,我的小皮普尔,”他们的妈妈说,“你们出去玩雪吧!”当然,妈妈给他们穿上了厚实的毛衣和外套。他们蹦蹦跳跳地来到了院子里。“皮普尔,我们堆一个雪人吧!”瓦奥丽对弟弟说,“堆一个小妹妹,让她和我们一起玩!”“好啊!”皮普尔高兴地说,“这样我就可以当哥哥了!”他们的妈妈——林赛太太不时…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我初到重庆,暂时下榻于上清寺一位朋友家。晚饭时,主人以一大钵排骨萝卜汤飨客,主人谦逊的说:“这汤不够味。我的朋友杨太太做的排骨萝卜汤才是一绝。我们无论如何也仿效不来,你去一尝便知。”杨太太也是我的熟人,过几天她邀我们几个熟人到她家去餐叙。席上果然有一大钵排骨萝卜汤。揭开瓦钵盖,热气冒三尺。每人舀了一小碗。喔,  相似文献   

12.
我的家门口有一棵紫荆树,每当看到它,就像看到了太太。太太是爸爸的奶奶。在我很小的时候,太太握着我的小手,和我一起在家门口栽下了这颗紫荆树。我天真地问太太:“我们为什么要栽这棵树呢?”太太摸摸我的头说:“紫荆花象征家庭和美、骨肉情深。太太很爱你,不想和你们分开……”太太已经九十多岁了,她知道和我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了,所以,才和我一起栽下象征着骨肉情深的紫荆树。我不知道太太心里的伤感,依旧和以前一样,笑  相似文献   

13.
“梆梆梆……”有敲门声。格林太太打开门,门外站着格林先生。“噢,先生您找谁?”“我……我找格林太太。”格林先生回答。“您对她了解吗?”“噢!当然。我和她都出生在佐治亚州;我们在二十岁那年一见钟情,三年后我们便手挽手走进了教堂——那天她穿着白色的婚纱,在众人中像天使一样,漂亮极了!”格林先生甜蜜地回忆着。格林太太笑着问:“你们结婚后,生活怎么样呢?”“噢,我们非常恩爱,非常幸福!”“不,”格林太太反驳道,“你们也时常吵架,上次还差点离了婚。”“噢!不不,那次是误会。她把钱弄丢了,以为是我拿了,可最后还是找到了,也就不了了…  相似文献   

14.
亲爱的老朋友: 哈哈,我们又见面了。最近,我一直在琢磨太太太爷爷上次给你出的难题——和大作家陈木城“华山论剑”,给《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换个新开头。这个任务看着容  相似文献   

15.
丁西林的独幕剧《三块钱国币》中,隐去了女佣打碎花瓶的情节,直接展开吴太太、杨长雄二人之间的争吵——女佣该不该赔花瓶。这就使得矛盾从演出开始就趋于激化,在杨长雄和吴太太争执不下之际,让杨长雄的朋友成众出面,推杨下棋。剧中共三处“下棋”在当时的场景中,表达的意思都不同,特别是第三处这六个“下棋”对我们理解剧情了解人物性格和拓展思路很有帮助。第一处:开始,吴太太的唠叨和胡搅蛮缠,对生活现状的抱怨。并说:“打破了我的东西,不赔!还有旁人帮助,说不应该赔。我倒要听听这个大道理。”吴太太显然是要强迫杨长雄发言,杨对吴的吝…  相似文献   

16.
棒小伙     
一位先生和一位太太同坐在一辆公共汽车上谈着话。先生:“太太,你有孩子吗?”太太:“有的,先生,我有一个男孩。”先生:“他是一个好孩子吗?”太太:“一个非常好的男孩。”先生:“太太,你的儿子抽烟吗?”太太:“不,先生,他不抽烟。”先生:“他去酒吧吗?”太太:“不,先生,没有我他从来不出去。”先生:“他回家晚吗?”太太:“不,先生,每天他吃了晚饭就睡。”先生:“太太,你的儿子真是个非常好的年轻人,他多大了?”太太:“先生,他六个月。”VeryNiceYoungManAgentlemanandaladyweretalkinginanomnibus:Gentleman:“Haveyougotanychildren,Madam?”Madam:“Yes,Sir.Ihaveoneboy.”Gentleman:“Isheagoodboy?”Madam:“Averygoodboy.”Gentleman:“Doesyoursonsmoke,Madam?”Madam:“No,Sir,hedoesnt.”Gentleman:“Doeshegotothebar?”Madam:“No,Sir,hedoesnotgooutwithoutm...  相似文献   

17.
学说汉语     
学说汉语本是件不易之事,可我们刚学那会儿却不这么认为。词汇是第一步,可要跟人打招呼,我们便由“你好”开始了我们的汉语之路。这倒简单,不就是两个普通的英语单词“knee”“how”组成的吗?因此,学完“你好”,感觉还不错。后来我们注意到汉语里有大量的叠词,例如:“爷爷”、“奶奶”之类。不过英语里也有类似结构,“John John”和“Bye-bye”就是两个常见的例子。因此,我们对此类词很是留意。不久,我学会了用“太太”或“我的太太”来介绍我的老伴。知道“pearl”为“珍珠”后,对老伴的介绍就成了“珍珠,我的太太”。听到孩子们叫她“奶奶”,我便把这个词也加了进去,这样,对老伴的介绍就扩展为:“珍珠奶奶,我的太太”。说汉语也并非难事嘛! 一天下午,我们聚在一个朋友家里商讨去贵阳的事,便谈起了到中国看望一些朋友,他们曾受益于贵州高校与奥克兰大学交流项目到美国留过学。想到要再见到早已学成归国的他们,我们可真有些迫不及待了。而此次拜访倒也是我们庆祝结婚32周年的好方式。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高中《语文》独幕讽刺喜剧《三块钱国币》中的主人公杨长雄是作家丁西林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塑造的一个“见义勇为”、“能言善辩”、“有着许多年轻人爱管闲事之美德”的大学生形象。这是个正面人物形象。但是笔者看到,这一个正面人物形象的身上竟存有多处硬伤。“硬伤”一:“斗争”不近人情。“碎瓶事件”的受害人本是吴太太,只因吴太太是所谓的“阔人”。“阔人”也是人啊,“阔人”也有人的情感世界。杨长雄怎不关注吴太太心爱的花瓶被打碎后的烦恼心情和一般女人具有心胸狭窄的特点这种情况,而一味地与吴太太作对,向她“火上加油”…  相似文献   

19.
“Howoldareyou,Mrs.Jones?”thecensus-takerasked.“HavetheHillsnextdoortoldyoutheirages?”shecountered.“Yes,”heanswered.“Well,”saidMrs.Jones,“I’mthesameageastheyare.”“Fine,”saidthecensus-taker,“I’lljustwritedownthenthatMrs.JonesisasoldastheHills.”“你多大年龄了,琼斯太太?”人口调查员问。琼斯太太生气的说:“隔壁的希尔夫妇告诉你他们的年龄了吗?”“是的。”他回答说。“那好吧,我和他们的年龄一样大。”“好,”调查员说,“那么我就写上琼斯太太和希尔夫妇年龄一样大。”那不是我说的@苑兰英…  相似文献   

20.
一、文章的由来关于中古以降的“自”和“复”,当代许多著名学者均有精辟的见解,“不约而同”地认为它们确乎常作词尾.笔者不佞,受有关论说的启发,前后写了几篇讨论“自”“复”的文章.由于笃信此说不诬,不免在引例上有些出入.后来,姚振武先生撰文多有匡正,笔者是万分心感的.不过,窃以姚先生的立论稍嫌未允,于是又写了《再说词尾“自”和“复”》.没料到,由于拙文方法的“唯一”,且“偏离了正确的理论和方法”;结果不仅“离事实有多远”,而且令姚先生“奇怪”“惊讶”不能已已.我辈凡劣,学殖无根,能有高明指拨本是求之不得的事,原应颔而息之.但想到拙文竟引起别人的不安,因而又鼓起“文责自负”的勇气.写下这篇但愿没偏离正确的理论和方法的东西,如它能多少冰释姚先生的“奇怪”和“惊讶”,笔者就欢抃无似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