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翻译的目的的是促成有效交际,即成功交际,运用奈达的动态对等论,恰当地处理原语信息,是促成有效的跨化交际的前提条件,跨化交际理论,尤其是有效交际论中的某些要素也是翻译研究应借鉴的。  相似文献   

2.
宁泉 《培训与研究》2002,19(3):96-97
翻译理论的发展表明,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而且是跨化交际活动,其中译的主体性逐渐为译界所瞩目。本从学翻译的视角出发,阐述了译的主体性在本阐释中的地位,同时又探讨了译主体性的限度,以求最大限度达到学翻译的忠实。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语境对于获得译文各个层次上的信息对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语境和语义理论为框架,以一篇小说的英汉翻译为例,探讨了语境如何影响了对原语词义的理解,从而导致翻译中的不同的选词.提出语境对于寻求英汉翻译的对等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翻译作为一种跨化交际的桥梁,与语言和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同民族由于地理隔离而产生不同的语言和化,导致化差异的产生。由化差异而引起的英汉对译困难是译面临的最头痛的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化障碍比语言障碍更容易使人们产生隔阂。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反映各自的民族历史和化背景。因此,译不仅应精通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还应充分了解这两种语言所蕴涵的化内涵,在翻译时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发挥译语语言优势和化承载功能,才能避免跨化交际中的由于词汇、语句等冲突引起的信息扭曲或流失。  相似文献   

5.
奈达运用交际学理论,把翻译视为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其功能对等理论思想产生了世界性的深远影响,在对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等领域里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种以"读者反映论"为核心的翻译理论为儿童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作者就以<夏洛的网>汉译本为例,辅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来探讨儿童文学的翻译,并通过功能对等理论中的意义、风格和文化三个方面的分析比较,从实践个案上来证明功能对等理论在指导儿童文学翻译上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等效翻译理论与英汉商标词的翻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商标词的翻译同任何翻译一样,是一种跨化交际活动,涉及到语言规律、地域化、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商标译语中的信息接受对商标译信息的反应应该与商标源语接受对商标原语的反应程度基本相同。本运用等效翻译理论,通过对英汉商标词异同的分析,探讨了取得商标译名与原商标词等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化缺省及其在翻译中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缺省指的是同一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被双方作为共享而省略的化背景知识。化缺省的存在是妨碍跨化言语交际顺利进行的障碍。译作为化的使有责任在翻译中对之进行重构,以帮助译读建立语义连贯从而更好的理解原语作品的内涵,了解异域化。音译加注、直译加注、释义和归化的翻译手段可以起到重构化缺省中的作用,但它们各自又都有自身的局限。  相似文献   

8.
本着重探讨翻译时对语言中化负载词的处理;异化与归化,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语言中化负载词按其化内涵和民族色彩的特点可分为:1.化内涵丰富,且有一定的民族色彩的化负载词;2.化内涵和民族色彩均较浓重的化负载词。3.化内涵丰富,但没有民族色彩的化负载词。本试图从归化,异化角度来处理这些化负载词,最大可能地达到等值翻译,以促进跨化交际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一种跨化交际形式;在翻译过程中,译必须具有跨化意识,跨越译入语与译出语化间差异的障碍,实现语言的转换与化信息的传递。本从化差异的角度对英汉词、习语和句法三方面作了粗略的比较,从而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等互译是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关键,但实现对等互译并非易事。本文旨在从语言和文化层面探讨翻译中的不对等现象,以及相应的翻译手段,从而更准确地翻译,提高译品质量,实现跨语言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指称意义相同的人物肖像描写词汇在不同民族中有些可以引起相同或部分相同的联想,有些则仅在一个民族中引起丰富联想,而在另一个民族中不能引起联想,因而造成了汉英翻译中其联想意义的亏损,导致貌合神离,为了将这种文化上的亏损程度降低,在翻译中应采取变通手段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12.
从词汇的联想意义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进行了比较。这些颜色词不同的联想意义映照了文化的差异,对它们的研究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及英汉互译。  相似文献   

13.
词汇的联想意义是非词语本身所固有的一种附属意义,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中西文化在自然环境、价值体系、历史传说及风俗习惯等方面均存在巨大差异,也导致了英汉词汇联想意义的差异和翻译中的种种难题。在翻译中要灵活使用归化、释义等多种翻译策略,来保证读者反应的对等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利奇把意义分成七大类,他认为词语的意义应该放在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中去考察。不同类型的意义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得到传递和表达的程度是不同的。英汉语言词义灵活多变,他们所赋予每个词汇的意义和联想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均能导致词语意义界定的模糊。要使译文与原文在意义和风格上做到对等,译者必须对译词的意义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词汇意义的确立和选择尤其与文本的文化语境,语言的搭配习惯以及语域、语体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李洋洋 《海外英语》2012,(7):137-138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国特色词汇在国际交往中的使用日益频繁。中国特色词汇反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其翻译没有先例可循。因此,中国特色词汇的准确翻译成为了服务于中西交流的翻译工作者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翻译工作者应在充分理解中国特色词汇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准确传达中国特色词汇的意味。拟将探讨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包括音译法,直译法,套译法,诠释法和意译法。  相似文献   

16.
汉语数字和数字词语英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就是表示数目的字 ,数字与别的词构成的词语称为数字词语。汉语数字和数字词语的联想意义极为丰富。汉语和英语的数字和数字词语的联想意义有相同的一面 ,也有不同的一面。汉语数字和数字词语联想意义英译的方法有 :直译、意译和借译。  相似文献   

17.
简析汽车颜色词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千世界,绚丽多彩,用于描述缤纷色彩的颜色词也很多。近年来出现的表述汽车颜色的词汇,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语义上都与传统的颜色词不同。这是一种语言的新现象,在英汉互译时,译者要根据翻译的目的,比较英汉颜色词的内涵和联想意义,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有效地传达词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杰弗里·利奇的《语义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意义对翻译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所起的作用以及理性意义与联想意义一致与否会给翻译原则和翻译技巧带来相应的变化.当理性意义与联想意义一致时,翻译是确定的,直译可达到"信""忠实"的标准;当理性意义与联想意义不一致时,即意义会受到自身结构和社会意识历史的影响发生很大变化,意译是较佳的方法,这时可采用翻译的一些软标准,如:不违背知识的客观性;理解的合理性与解释的普遍有效性;译文的普遍可接受性;符合原文文本的定向性.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当基本颜色词与其他词语搭配时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也会有不同的喻意。基本颜色词的文化伴随意义需要我们结合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潜心思考,反复推敲,才能准确把握含义,辨别异同,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20.
浅谈词汇涵义与文化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翻译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词汇涵义的判断问题,翻译时不仅需要正确地把这个词的概念意义表达出来,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具有的比喻义、引申义及作者的褒贬态度不多不少、不偏不倚地体现出来。这就要求译者把词语放在与其内涵意义紧密相关的文化语境中去进行考察,词汇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对确立词汇内涵意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较好地把握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准确地判断词汇涵义,从而避免望文生义,恰如其分地再现原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