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以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为出发点、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理想所提出的全球价值观,也是自由人联合体的初级形态。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从资本共同体向自由人联合体过渡的必然阶段,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应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诠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以建构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和而不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表现与必然趋势,也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教育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基动力,推动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步步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中的人,也必将会促进教育事业向着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更佳水准、正确方向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由是人类与社会发展状态紧密相联的一种生存状态,是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的一种程度标识。自由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社会发展状态与人的自由是相辅相成的互动进程;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每一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推动社会更快速的发展和进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从人类自身发展的向度来看,创新使人与动物相揖别,并调整、改善和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类社会进步的向度来看,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能够加快社会发展步伐;从人与世界自由全面发展的向度来看,创新促进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人类解放不仅是人的类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命运的必然旨归.通过阐明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指出入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才能实现.由此,马克思建立了"人类 人类命运 自由人联合体"的"解放逻辑",并依此探寻实现人类命运终极样态的现实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命题,是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人类命运之问的中国方案.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回到马克思的"解放逻辑".在厘清"人类""命运""人类命运"等重要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人类命运的发展趋势和现实困境,进而论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人类解放不仅是人的类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命运的必然旨归.通过阐明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指出入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才能实现.由此,马克思建立了"人类 人类命运 自由人联合体"的"解放逻辑",并依此探寻实现人类命运终极样态的现实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命题,是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人类命运之问的中国方案.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回到马克思的"解放逻辑".在厘清"人类""命运""人类命运"等重要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人类命运的发展趋势和现实困境,进而论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在其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稳定会影响到发展全局的整体评价。但是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看,社会稳定的提升不仅是社会良性发展的表征之一,而且还能推动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分析和探索如何维护和建设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
弗洛伊德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剖析了文明对人的压抑,发现对本能的压抑是人类文明存在的基础,但也是人类痛苦的主要来源。马尔库塞则认为生产力的进步使人类可以从生存斗争中解放出来,在一种非压抑性文明中自由幸福地生活。然而在发达工业社会,伴随技术进步的反而是将压抑永恒化的趋势,代表统治利益的社会将其需要心力内投为个体自己的需要,使个体自愿地承受文明的压抑。因而将人类从压抑中解放出来的希望便在于个体主体意识的觉醒,将自身本能的真正需要与社会强加的虚假需要区分开来。艺术因其对现实的批判性和否定性,成为人类解放的希望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创新发展和当代实践,推动着世界历史进程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必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石,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和平与发展论断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展开,而当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逻辑指向则在世界发展进程中不断诠释与论证着共同体的实践必然。  相似文献   

10.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深化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由执政理念、执政目标、执政方略三者组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深化执政规律的体现。生产力发展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密切相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应在遵循生产力发展、事物普遍联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原则基础上,推动国际社会“孤岛”融入世界发展洪流。  相似文献   

11.
自由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人类历史就是一部自由史,过去一切阶级社会都没有真正实现自由。阶级的对立与"自由人的联合体"存在逻辑上的悖论。追求自由就必须消灭阶级,真正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社会就是消灭私有财产的没有阶级对立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是自由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相似文献   

12.
弥尔顿"天赋人权(birthright)"概念下阐释的"出版自由"思想,是一种相对的自由,他对出版登记法制的肯定更是契合了现代社会对"自由而负责"的社会的建构要求,在这一点上,其"出版自由"思想正是现代社会自由观的核心价值"法治下的现代自由"的理论表征,具有显著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由是外在自由和内在自由的高度统一。从现代性困境,尤其是从现代人的存在状态上说,现代人并不自由,其根源在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传统发展观。应走出传统发展观的误区,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导向,将发展学真正落实到入学上来。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解放和自由是有条件的,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技术实践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技术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人类迈向解放与自由的一步。现代技术正在为人类开拓着多种可能的解放之路,主要表现为:摆脱种种危机的技术,筑牢自然解放的根基;改变生活方式的技术,探求社会解放的新路;开拓生存空间的技术,踏上空间解放的旅途;改变发展方向的技术,感受基因解放的自由。  相似文献   

15.
弗洛姆认为目前的技术社会是一个病态的社会,病态的根源在于技术所导致的社会的非人道化发展,而要促成一个健全的社会,首先要将技术重新置于人的控制之下。弗洛姆通过对技术社会的分析以及其非人道化表现的描述,提出了实现技术社会人道化的途径。弗洛姆技术人道化思想的最终目的,是促成一个以人的福祉、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的“健全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This is a review on Longfellow‘s poem “The Slave‘s Dream“, in which the poet described vividly the miserable life of a slave who finally died in the field while dreaming about his happy and free life in his previous tribe. This poem is a song of freedom which, on one hand, discloses the evils of the slavery, on the other hand, makes us cherish our own freedom more than before. Freedom is the most valuable thing in one‘s life.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being‘s society is one that people strived for liberty.  相似文献   

17.
胡伟 《学科教育》2013,(6):28-34
技术进步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法国技术哲学家埃吕尔是当代技术哲学领域的代表人物。埃吕尔认为技术可以作为效率手段、人工环境或技术系统,而技术进步则是从传统社会到技术社会,再到技术系统,经历了从关注个体进步到整体进步的转变。埃吕尔的技术哲学思想为我们理解技术的不可逆性和普遍性对教育影响的必然,以及教育中的“效率”追求,技术化了的人,人的主动性的丧失等对教育影响的实然,提供了富有启发意义的研究视角。从技术对教育影响的应然性来看,教育要回到人,回到过程,回到生活,回到终身学习,回到教育的本真。  相似文献   

18.
自由并不是任何人都能行使,如果一个人没有足够的智识、品德,特别是自己的自主性受到损伤,那么他就无法实施自由。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公民就是自由人,奴隶没有自由。到了近代,只有解放了的奴隶成为公民时,才享有自由。《新民丛报》学人认识到了公民自由的重要意义,因而积极提倡公民自由,以反对中国人的奴性,更重要的是他们认识到了中等社会在实现自由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法律沉默下"的自由--霍布斯对自由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近代早期的思想家,霍布斯对自由作了新的阐释。他认为自由是指在自己行动能力的范围内看不到任何阻碍。在社会状态下,对公民的自由而言,自由则意味着依赖于"法律的沉默"。这就是指,如果法律没有禁止你的行动,你就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因此,自由与政治体制没有直接联系,它只是与法律的多少密切相关,无论在民主制还是君主制下,自由都是一样的。正是这个意义上,霍布斯被认为是"消极自由"的代表。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精神的培养。他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但人不是天生就是自由的,要完成自在的自由向自为的自由的飞跃,需要教育对主体的解放,教育是人的精神发展的绝对环节。黑格尔这种侧重精神培养的教育的性质决定了这种教育在内容上强调国家法律和社会伦理规范的灌输,实施这种教育则需要家庭、市民社会以及国家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