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名词词组或语篇中名词化现象是英汉语中一个典型的语言结构或现象,对比研究这两种语言名词词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系统功能语言学一方面关注语言的系统性,另一方面重视语言的功能问题。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对比研究两种语言的名词词组或名词化现象可以深入研究两种语言的名词词组结构,更为重要的是促进语言交际和运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兰桂 《初中生之友》2010,(15):50-60
<正>英语试卷考查考生的两种功能为语言输入功能和语言输出功能。听与读是语言知识的输入功能,说和写是语言知识的输出功能。听、读  相似文献   

3.
要讨论英汉语言之间的翻译问题,就不能不涉及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就不能不涉及语言的功能问题。交际是语言的功能,英汉两种语言的功能概莫属外,这两种语言之间的交际便是翻译。“翻译既是艺术,又是科学。之所以是艺术,是由于它以译文之妙传原文之美,是一个精心再创作的过程;说它是科学,是由于它将存在于两种语言中的思维与表达融会贯通,体现了人类创造语言、使用语言的共性。”①换言之,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与单种语言的交际相比,是更复杂、更困难、也是更高层次的交际。翻译绝非易事,笔译不易,口译更难。  相似文献   

4.
从功能语言学来看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活动,主要就是从意义和功能的角度来考察两个语义系统之间的转换。对于不同语篇的分析,也是从整个语篇的语义出发,确定其中具体部分的意义和功能,从而找出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差异,更好地在翻译过程中对不同语言的语篇进行磨合。  相似文献   

5.
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语义衔接连贯大同而小异。但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组成结构存在巨大不同,两者存在本质性差异。笔者基于韩礼德的功能语法,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在详述复合句中的异同来解释两种语言的特点,即汉语是意合型语言,应从语义连贯入手;英语是形合型语言,应从句法结构入手。  相似文献   

6.
系统功能语法包括"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个部分,但这不是两种语法的简单总和,而是一种完整的语言理论框架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思想对外语教学具有深刻地的启示意义.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论述这个问题:把外语作为系统来教,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在外语教学中并重,在语境教学中进行词汇的文化和语用知识导入.  相似文献   

7.
徐玮 《考试周刊》2009,(2):51-52
插入语有多种重要的言语交际功能:如衔接功能、改变话语语气的功能、吸引注意力的功能、填补语流中空白的功能、增强话语表现力的功能、赋予话语以一定修辞色彩的功能。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插入语的言语交际功能的描述和分析,可以使学习者对这两种语言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8.
文章试图对转换生成语法与系统功能语法两个不同的语言学流派进行比较研究。首先,从语言性质,语言学习的性质和研究目的出发,文章描述了两种不同的语言研究方法;其次,文章追根溯源,分析比较了两种语言学流派所反映的不同研究传统;最后,文章揭示两种语言观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英语和汉语分属于语调语言和声调语言,但两种语言在非音质音位表现形式、功能上都存在共同点。  相似文献   

10.
"功能"在两种不同理论中有不同的使用原因和视点,但是,由于功能翻译理论是以广义的功能语言学为其语言学基础,而韩礼德的功能观也是在布勒等人的观点上发展起来的,因此,韩礼德功能观和功能翻译理论中的"功能"仍存在一些相同点。首先,从两种理论运用"功能"的出发点来看,两者都是将语言视作一种社会行为;其次,两者运用"功能"都是为了通过语言或篇章的"功能"来分析语言使用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并从"功能"的角度提出解决的途径。因此,从运用"功能"的目的这一层面上来说,两者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讨论照应的种类和功能以及照应作为语言衔接手段之一,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言外行为(illocutinary acts) 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语言形式所实现的交际功能。传统上,陈述句和祈使句这两种语言形式分别和申述,指示这两种交际功能相对应。询问这一功能是由疑问句来实现的。感叹句表示说话人的惊异、喜悦、气忿等情绪。然而从语用上,同一种交际功能可以由多种语言形式来实现。例如,申述这一功能可由防陈述句以外的语言形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关于表现性语言 ,英国语言学家瑞恰兹在分析具体语言现象时指出 ,“语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用法。”“我们可以为了陈述所引起的联想 ,不论真联想或假联想 ,而用陈述。这就是语言的科学用法。但我们也可以为了陈述引起的联想所产生的感情和态度方面的效果而用陈述。这就是语言的情感用法。”这段话说明了生活中语言存在着两种用法 :一是科学用法 ,其目的在陈述客观的一件事实或一个道理 ,又称指称性语言 ,它强调的是语言的指称功能 ;一种是情感用法 ,其目的在表现主观的某种态度或情感 ,又称表现性语言 ,它强调的是语言的表现功能。语言的两种…  相似文献   

14.
模糊语言的客观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它具有非凡的语用价值和活力。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模糊语言并集中探究出现在我们日常交际用语中的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先说明了模糊语言语用功能的理论基础,既而指出它具有三大言语交际功能:提供适量的信息,自我保护功能,为了使话语更礼貌。  相似文献   

15.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功能对等"的翻译理论,主张让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功能上对等,而两种语言翻译的不对等性是译者最困惑的问题。在翻译实践中,文化背景、思维认知及固有的本族语使用差异,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很多困难。英语和汉语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两种语言,文化差异将会给英汉翻译带来一定的影响,只有了解英、汉两种语言风格的异同,文化背景知识和不同的民族心理状态,才能成功进行翻译交际。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一种符号,而且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符号体系,它是人的心理功能区别于其它动物心理功能的主要因素,能够表达感觉世界的一切。 但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由于感知者侧重点不同会产生两种明显不同的表达效果的语言,我们称这两种语言分别为指称语言和表现性语言。 表现性语言重在“表现”,以其信息传达角度看,它没有稳定的秩序,接受者理解的角度不同,其信息和接受也不相同。由于其信息源的不稳定,无序,是多元的,所以传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功能十分强大,它可以帮助人们表达情感,描述事物。作为英语教师,语言更是教育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英语教师课堂语言主要分为教学性语言和评价性语言,一种倾向于知识的传播,一种倾向于教学活动的评价反思。文章主要就这两种语言进行具体探索。  相似文献   

18.
从语言元功能角度看话语幽默效果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有概念、人际、语篇三个元功能。从语言元功能的角度探讨人们在使用语言实现其元功能时幽默效果的产生,结果发现:某一语言单位在实现某一功能的同时,可能也具有另外两种或一种功能,只是以前者为主;概念功能实现过程表现的幽默可能是由于夸张或对话双方的接收方对语言表达的物质过程的误解造成的;人际功能的幽默效果产生于对人际关系的巧妙运用;而语篇功能的幽默效果产生于逻辑连接词的使用上。  相似文献   

19.
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要求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繁星》和《春水》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创作的两部诗集,美籍汉学家约翰·凯利与鲍贵思对这两部诗集的进行了英译,处处体现出功能对等的内涵。两种语言代表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  相似文献   

20.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委婉语.由于委婉语是语言运用常规的背离,因而委婉语在本质上是一种语言变异现象,是语言变化的潜在机制之一.不言而喻,委婉语在社会交际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