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的教育     
对儿子爱的教育源于去年春天的一个周末。那天,单位要加班,我只好把儿子放在了他姥姥家,临走,我一再嘱咐儿子,姥姥身体不好,要听话,望着儿子诚心接受的样子,我放心地走出了家门。下午加班回来,我一进门他就小鸟般地扑了过来:“妈妈,妈妈,今天我让姥爷买了汉堡包,可好吃了。”听了儿子的话,我有些生气,他怎么能随便向老人要东西吃呢?我知道,即使儿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一向生活节俭的父母也不会拒绝的,然而,孩子的满足欲是个无底洞,假如有了第一次,可能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因此,我必须对儿子这次的行为负责。在父…  相似文献   

2.
幽默     
不会说话我问5岁的儿子:“知道你姨家的小表弟叫什么名字吗?”儿子回答:“不知道,他还不会说话呢,怎么能告诉我他叫什么名字呢?”给你吃我给儿子讲故事,讲到有一只小鸟在它妈妈老了以后捉小虫给妈妈吃,并问:“妈妈老了以后你怎么办?”儿子说道:“小鸟捉小虫给妈妈吃,到时候我就捉大虫子给你吃。”时髦我对丈夫说:“你看人家隔壁太太多时髦,衣服一天换一套。”一旁年幼的儿子插言:“航航小的时候更时髦,妈妈一天给我换好几套衣服。”足球在踢他放学了阿毛还没回来,阿毛母亲问他同学:知道阿毛在干什么吗?”“如果他当前锋…  相似文献   

3.
问:由于搬家,我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转入了一所新的学校。学校很好,老师也很负责。可最近儿子总是闷闷不乐。我再三询问,儿子才告诉我:班里有个男生很历害,排队的时候他排在我儿子后面,提出让我儿子每天给他带好吃的,否则就踩我儿子的脚。而且还威胁我儿子不许告诉老师和父母。我儿子没有给他带吃的,结果一节体育课下来,我儿子不知要提多少次鞋。我想把这件事告诉老师和那个孩子的父母,又怕把儿子与同学的关系弄僵。我应该怎么做呢?答: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小孩的特点是今天闹意见了,明天又和好了。做父母的不必太…  相似文献   

4.
  总被引:84,自引:0,他引:84  
天渐渐黑了,张老师还没有回家。“爸,我妈怎么还没回来?这时候幼儿园早就该放学了。”女儿小青说道。“是不是你妈在幼儿园里有事?再等一会儿吧。”张老师的爱人解释着。“我都饿死了,要不我们先吃。”女儿小青有点沉不住气了。“今天不行。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要等她回来一块吃。这样吧,你到幼儿园里去看一看。”他对女儿说。半小时过去了。女儿回来了。“爸,幼儿园早没人了,大门都锁上了。是不是又去家访了。唉,每次吃饭都是这样,等、等、等,我等不了了。我先随便吃点睡觉去。等妈回来可一定要叫醒我。”女儿咕哝着走进了自己…  相似文献   

5.
等待成熟     
姜葵 《教书育人》2006,(7):59-59
小坤16岁了,读初三。瘦高个儿,头发留得长长的,吃饭、走路快如风,把时间都用在了足球场上。虽然身高快赶上姚明了,可就是浑不知事。爸爸的工厂半年没发工资,他不知道问一问家里的日子怎么过?奶奶住进医院了,他一周后才傻愣愣地问:“怎么呆在那儿还不回来?”家里的任何变故都影响不了他的生活,周末照样在绿茵场上像野马样狂奔,夜晚抱着吉他跟同学们唱到半夜,看了书画展回来便铺纸挥毫要当书法家,三天后笔墨丢在脑后又在床铺上摆开了围棋,大前天崇拜写小说的韩寒转眼间又迷上了电脑游戏和聊天室……一天他在自己的小房间埋头做作业,我悄悄走到他的身后,却看见他课本下藏着《送玫瑰的技巧》。“唉——”我听到自己的长叹像铁锚样沉入大海深处,人家16岁的孩子能为父母分担艰难,我的儿子怎么成熟得这样慢!  相似文献   

6.
食言     
龟爸、龟妈、龟儿子决定去郊游。它们兴冲冲地带了一块山东大饼,两罐海底鸡,朝百望山爬去。苦爬了10天,终于到了。卸下装备,席地而坐,准备进食。该死!没带开罐器!龟爸说:“儿子……回去拿!”龟妈说:“乖儿子……快!爸妈等你回来一起开饭……快去快回。”龟儿子说:“一定要等我回来!不可食言喔!”龟儿子踏上归途……光阴似箭,20天已到,龟儿子尚未出现……龟妈受不了:“老伴……要先开饭不?我饿得快晕倒了……”龟爸说:“不行……承诺岂可儿戏?答应儿子的……再等它5天,再不来就不管了!”转眼又过了5天……未见龟儿子踪…  相似文献   

7.
9岁的儿子竟然不会剥鸡蛋皮两周前的一天傍晚,我到火车站送妻子出差,临出门前,妻子为即将放学的儿子煮熟了五个鸡蛋放在了餐桌上,又给他留了一张纸条,让他放学回来后饿了就先吃鸡蛋,然后等我从火车站回来后再给他做晚饭。  相似文献   

8.
9岁的儿子竟然不会剥鸡蛋皮两周前的一天傍晚,我到火车站送妻子出差,临出门前,妻子为即将放学的儿子煮熟了五个鸡蛋放在餐桌上,又给他留了一张纸条,让他放学回来后饿了就先吃鸡蛋,然后等我从火车站回来后再给他做晚饭。  相似文献   

9.
面对送礼     
我刚参加工作时,绝对纯洁。那是1982年3月,有一次我留一个孩子放学后在办公室谈心,天黑了我不放心他一个人回家,便送他回去。到了他家,他父母非要留我吃饭,结果在他家吃了一碗面条。第二天,我把这孩子叫来,给他三毛六分钱和四两粮票,请他转交给他父母。当时我的心情,真觉得自己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八路军。可从此他的父母对我非常冷淡。现在看来,我确实有些“过分”,但当时我就是如此“认真”。又有来自农村的学生家长,看孩子时给我送来一筐鸡蛋。我这人从来不当面退礼,觉得人家也是好意,何必伤人面子呢?于是收下。但…  相似文献   

10.
哎,他们怎么又吵架了?真烦! 晚上下了自习,刚走进家门,就闻到了家里的火药味。“你快去洗澡,然后上床睡觉,今天晚上别做作业了。天天晚上弄到这么晚,又不是高考。”妈妈的话里带着气。“又发生什么事了?”我问。“你说你爸爸还有没有点素质?一天到晚乱骂人,我在这里看足球,他就对我大叫:‘快去给孩子弄吃的,孩子马上回来了。’”“我累了一天,现在想休息一下,你就不能干点家务吗?你也不想想,从楼上到楼下,哪一家不是男的当家。你有工作,你要上班,难道我没有工作,我不要上班吗?我整天跑来跑去,就不怕扣工资吗?……  相似文献   

11.
表弟是山村小学的教师,他的孩子铁蛋儿是天生的弱视。暑假期间,他领着孩子找到城里的我,要给铁蛋儿配眼镜。乡里的孩子,见惯了青山绿水,到了城市眼睛都不够使了,看啥啥稀奇。配好了眼镜,我让儿子带铁蛋儿上街玩,儿子爽快地答应了。逛完街,他们小哥俩便成了好朋友。我问他们都去了什么地方玩,儿子说:游乐园,网吧,回来的时候我们饿了,在麦当劳吃汉堡包……他们只呆了三天就回去了。表弟说:今年雨多,家里的活离不开我。铁蛋儿舍不得走,表弟不依,只好眼泪巴沙地回去了。儿子遗憾自己失去了这么好的玩伴。开学不久,一个周末的傍晚,表弟又风尘仆仆…  相似文献   

12.
幽默     
许诺的结果父亲:我曾向你许诺,如果你考试及格就给你买辆小汽车,可你却未能做到。你上学期一直在干什么呀?儿子:我在学开汽车。学法语儿子:爸爸,法语难学吗?父亲:我的孩子,开头是难,可往后就变得容易多了。儿子:太好了!那我就学后半部分。鼓励老师说:平时考是点心,百吃不厌;段考是正餐,定时要定量;联考是满汉全席,一次就够,你们为什么不好好用功呢?学生说:报告老师,我们正在减肥!!!孩子们的烦恼知多少■邱新光父母管得太多,不能自己做主———真烦恼;父母管得太少,很少陪伴自己———也烦恼。父母要求过高,老…  相似文献   

13.
当今父母们,都为培养自己的子女费尽心血,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首先自己要做一名称职家长。去年3月18日是我孩子的生日,那天早上孩子说:“妈妈,今天是我生日,我休息一天行吗?”我说:“不行。你托儿所回来后,妈妈给你买生日蛋糕和你喜欢吃的东西过生日。”“妈妈说话算数?”“算数。”孩子高兴地上托儿所去了可是我由于工作忙,下班六点多才想起答应孩子的事,这时,附近几家商店已关门。我又累又饿,想回家算了,以后再补。但这次不算数,下次还能让孩子相信你?次数多了,孩子也会学着不算数的。不行,一定要买到。于是我又转上另一条街……。当我回家时天已全黑了,儿子提了一包他称心如意的东西,高兴地说:“妈妈真好,说  相似文献   

14.
正一天中午,我在一家小吃店吃午饭,隔壁桌旁坐着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一个六七岁的儿子。这对夫妻面对面坐着,儿子挨着母亲。父母为自己点了面和饭,为儿子点了一碗小馄饨。男孩说他一会儿要去吃麦当劳,父母同意了,妈妈允诺等他吃完一碗小馄饨,就带他去吃麦当劳。在等待上餐的时间里,父母拿起各自的手机玩,偶尔聊聊天。男孩坐在角落里东张西望,忽然问父母:“牛肉什么品啊?”听了男孩的提问,我低头一看,  相似文献   

15.
徐岫茹 《宁夏教育》2006,(7):138-138
近日,一位家长谈到一件事。一天要吃晚饭了,8岁的儿子却说:“我不想吃饭,只想吃羊肉串!”妈妈说:“不行,饭做好了,不能吃那个!”孩子仍坚持要吃,爸爸说:“羊肉串不卫生,就不能吃,不好好吃饭我揍你!”于是,孩子大哭。奶奶说:“乖乖别哭!吃个羊肉串怕啥?奶奶给你钱!”爷爷说:“你俩跟孩子发什么火?走,爷爷带你吃羊肉串去!”父母的“教育”都无济于事了。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无论是父母对孩子强制命令而造成的亲子关系的对立.还是老人缺乏原则地对孩子的迁就,都犯了同一个毛病,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家长被孩子所控制了。  相似文献   

16.
17颗糖果     
<正>小林的父亲是一位数学教师。一天,父亲在外面吃喜酒,回来时带了一包糖果。父亲先拿出一颗糖果给小林,他望着正要剥开糖来吃的儿子,忽然想起了一道传统的数学题,觉得这是启发儿子的一个机会,便拦住了他。父亲又从那包糖果里数出17颗,一颗一颗地摆在桌面上。他要小林把这17颗糖果分成三  相似文献   

17.
上大一的儿子,不时用手机向我发来短消息,如“衣服不会洗”“晚上睡觉感觉冷”“食堂的菜口味吃不惯”……刚开始,我为儿子能经常与家里联系感到高兴,儿子毕竟是父母身上的肉,到了哪里都有一根线牵住父母的心。儿子在父母身边生活了19年,现在离开父母到外地去上学,各方面肯定有些不习惯。于是我立马回复儿子,告诉他衣服可找人代洗,宿舍冷可以买床羽绒被,食堂里的菜吃不惯就到小餐馆换换口味。没多长时间,儿子又接二连三地发来短消息:“和宿舍的人处不来,我要调宿舍”“帮我编校园文艺节目,学校开联欢会用”“班上已有同学买了电脑,我也想买…  相似文献   

18.
最好的守则     
在海南做生意的阿达回来探亲,邀昔日的哥们聚会,地点选在“悦宾楼”。因老婆不在家,我便把10岁的儿子带上了。那顿酒菜生猛海鲜都上,花了三千块.没想到儿子回家后,一脸的不高兴。我有些诧异,问儿子,儿子说:“老师教育我们生活要俭朴,可你们却花了那么多钱,剩的比吃的还多!”  相似文献   

19.
古时候,有一对夫妇晚年得子,十分高兴,于是百般呵护,导致儿子长大后什么都不会做。一天,夫妇要出远门,担心儿子饿死,便想了一个办法:临行前烙了一张中间带眼儿的大饼,套在儿子的脖子上,告诉他想吃的时候就咬一口。可是,儿子只知道吃前面的饼,不知道把后面的饼转过来吃。等他们出门回来时,大饼只吃了不到一半,儿子竞活活饿死了。  相似文献   

20.
儿子上幼儿园大班了。第天放学回来,我都爱和他聊聊幼儿的情况。儿子经常提及幼儿园小朋友们的名字。有一天,我问他:在幼儿园跟谁最要好?每天和谁一起玩?没想到,儿子颇有些沮丧地回答:“没人和我玩,我就自己一个人玩。”我听后吃了一惊,心里十分难过。 从孩子出生到现在,四年多了,我们始终盘算着怎样让孩子吃饱、吃好,怎样让孩子穿暖、穿好,怎样使他聪明伶俐……甚至在家里听到小孩儿的哭声,以为是儿子在不远处的幼儿园里受了委屈,于是放下手中的活儿,冲下楼梯,奔向儿子的幼儿园……我们为他做了一切能做的事。但我们从未想到过,儿子幼小的心灵是否也会寂寞、孤独;儿子除了父母的护爱,是否更需要同龄的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