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家教》2020,(5):50-50
家庭中谁是养育的主体,谁又负到更重要的责任呢?遇到孩子生病时如何处理时,一家人应该怎样分工合作呢?孩子遇到心理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今天就给家长们推荐三本相关书籍,让家长合理分工,安心照顾孩子。  相似文献   

2.
把住穿衣关     
多年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导致幼儿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穿衣不当。特别是在春季,天气寒暖无常,一般家长唯恐孩子受凉感冒,总让孩子穿得过多。孩  相似文献   

3.
彭瑞 《教育文汇》2012,(2):46-46
如今小学生虚假作文太多,脱离生活、闭门造车、剽窃借用等现象较为普遍。记得有次作文课写自己的妈妈,结果作文交上来一看,几种类型的妈妈几乎全是一个样:省吃俭用型妈妈(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全部省给孩子);特护妈妈(孩子生病了,无微不至地照顾,  相似文献   

4.
<正>关于孩子的穿衣是厚是薄、是多是少,家长们总是很“头疼”,特别是乍暖还寒时分。到底该怎么穿?穿多少?衣服是否能脱?为了保险起见,很多家长会不停叮嘱老师:不要给孩子脱衣服、不要让孩子受凉、不要让孩子出汗……家长们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总是觉得孩子生病感冒了就是因为衣服穿得少、脱得多。事实确实如此吗?这些观念该如何改变?作为幼儿老师,我们该如何做好关于穿脱衣物的家园共育沟通工作呢?我认为可分以下几步去做。  相似文献   

5.
高竹姜 《家长》2010,(8):10-11
现在的家长多为双职工,既要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又要督促孩子的学习。为了家庭生活的质量有保证,家长在事业上也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孩子与事业对家长而言很难照顾周全。在这种情况下,让孩子上寄宿学校,成了很多家长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家人生病了     
郭丽华 《父母必读》2010,(7):128-128
5~7岁 孩子生病,家人都忙前忙后照顾,但是如果大人自己生病了。往往因为怕传染给孩子,怕孩子会恐惧等原因而戴上口罩,远离孩子。  相似文献   

7.
来文集粹     
孩子之所以有过于理想化的想法,是因为他们预见不到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的后果。这时候老师可以运用情境表演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引导。比如,可进行故事表演《小猪生病了》:小猪生病了,没钱治。小猫把家中所有的东西都给了小猪,结果自己没东西吃、没衣服穿,又饿又冷好可怜;小兔让妈妈去医院照顾小猪,结  相似文献   

8.
搭好家园桥     
丛明 《山东教育》2002,(36):41-41
孩子是家长心中的宝,送进幼儿园牵肠挂肚少不了。睡得是否香?吃的是否饱?老师喜欢他吗?和小朋友关系好不好?尤其是不大不小的病痛,能否按时服药?做为老师,家长的心事我知道。除了把每个孩子照顾好,及时与家长沟通也很必要。早晨见面把孩子抱,询问在家情绪好不好?生病带药的幼儿需记录好,全天观察护理细致周到。傍晚时分家长到,抓紧时间把情况通报。孩子在园吃得挺好,睡觉不错,也按时服了药。游戏、上课时老师格外关照。对于孩子的不足之处,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把状告。分析情况,采取对策,家园联手,帮助孩子纠正提高。碰…  相似文献   

9.
盛晓阳 《父母必读》2012,(11):22-23
寒风阵阵,怎么给孩子穿衣服令妈妈们左右为难:穿少邛巴,怕孩子挨冻,弄不好还会着凉生病;穿多了吧,又怕孩子活动不方便,而且汗出多了同样爱生病。到底要怎么穿才能让孩子既暖和又不影响活动呢?  相似文献   

10.
《父母必读》2021,(1):18-19
冬季天气寒冷,病毒肆虐,孩子很爱生病,我们应该如何给孩子全方位的呵护呢? Q:冬季怎么给孩子穿衣更合理? 答:很多父母觉得,让孩子在冬天多穿就不容易生病了.其实不然,如果孩子穿得太多,就容易出汗,被风吹后更容易生病.想让孩子不因穿衣不合适而生病,父母还是要掌握些要点.  相似文献   

11.
徐芳 《家庭教育》2010,(11):42-43
秋冬季气候变化大,空气逐渐干燥寒冷,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很容易生病:感冒、咳嗽、哮喘、发烧等。家长们都非常关注此阶段孩子的健康,因为这个时期是孩子学业、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之一,如果经常生病肯定会对孩子有影响。那么,家长们可以未雨绸缪,在秋冬季来临之时就针对自己孩子的情况进行食疗。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是处在青春期中学生能否顺利走过人生这个转折期、能否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而家长又是家庭教育成败关键。处在青春期中学生心理问题几乎百分之百与其家长有着关系,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离不开家长金心全意的配合。通常情况是.家长生病,孩子吃药:也就是说当孩子有心理问题时候,家长一般不会考虑到自己与孩子心理问题有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的家长经常抱怨,说平时自己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摔了,大人心疼得不得了,马上上医院检查;孩子生病了,家长心急火燎地为其四处求医;而自己病了,孩子却连问候的言语也没有,实在令人伤心。为什么现在的许多孩子都缺乏责任感呢?仔细分析,大部分原因还是在家里。"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并承担着怎样去"教会"孩子生活、学习,而不只是简单地当好一个  相似文献   

14.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机体脆弱,防病机制并不完善,所以生病了一般就要用药,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生病时,会先给孩子自行用药缓解,但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一定要熟识儿童用药的一些安全常识,避免给孩子吃错药物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15.
王璐  谭鹂 《中华家教》2020,(5):10-11
每当孩子生病需要吃药治疗时,家长们常常会面临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大部分孩子在生病时都不太配合吃药。常见的一种状况是,家长们着急想让孩子快点吃药,孩子却一直哭闹个不停,全家人轮番上阵劝说也没用。孩子们对于拒绝吃药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比如采取大声哭闹、把药放在嘴里后赶紧跑走再偷偷吐出来、故意将药洒出来、把药偷偷藏起来、甚至趁家长不注意偷偷把药扔掉等,与家长"斗智斗勇"。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孩子在初入园时会经历一段恼人的生病期,这段生病期可长可短,因人而异,甚至反复出现。孩子生病,不光自己受罪,家长也受煎熬。怎样应对这种情况,使孩子生病的可  相似文献   

17.
在医院的儿科,面对着穿白大褂的医生,有的孩子号啕大哭,有的孩子东躲西藏,还有的孩子磨磨蹭蹭,不想让医生给看病。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孩子害怕见医生。孩子生病了就要去看医生,偏偏他又不配合,让家长十分着急。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先要弄清孩子为什么害怕见医生。儿童心理学家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孩子害怕见陌生人。3岁以下的孩子一见到陌生人就失去了安全感,会焦虑不安或哭闹不止。而医生显然是陌生人,因而孩子会害怕。二是孩子怕打针。首先,医生打针时,孩子会觉得很疼,这是一种自然的条件反射。所以,那些已经打过针的孩子…  相似文献   

18.
做生病孩子的家长难,做厌食症孩子的家长更难。到心理门诊陪同厌食症孩子看病的家长都有发自内心的共同苦衷。  相似文献   

19.
正天气寒冷,孩子多次感冒,家长一直认为是穿得不够多、温度太低造成的,于是给孩子加更多的衣服,结果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越捂越生病,越生病越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诊室镜头回放宝宝马上就满3个月了,宝宝的奶量、排便、睡眠几个方面都没有任何问题,身长、体重也都达到了正常水平。但出生不到3个月宝宝就感冒了3次,这让家  相似文献   

20.
在接诊的过程中,几乎每天都有家长询问:"大夫,哪种药能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呢?孩子隔三岔五地生病,抵抗力实在是太差了。"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又很难回答的问题。其实,真正被确诊为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在临床中很少见。我们对一些经常生病的孩子进行了常规的免疫功能测定(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