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要顺利地进行一堂音乐课,需要良好的纪律做前提;课时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良好的纪律做支撑。课堂纪律管理是一项教学的保障策略,更是一项教学管理的高级艺术。音乐课堂纪律的管理,不仅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还要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进行。下面结合《哆来咪》歌曲在二年级教学中发现的几种课堂纪律问题谈谈管理的策略。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让人把精力集中到一点。传统音乐学习是只听不动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能够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2.
小学低段的音乐教学,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启蒙阶段。和其他课程一样,音乐学科也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在小学低段的课堂音乐教学应注重建立课堂教学常规,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音乐课的常规训练,对教师上好以后的音乐课,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吕虹霞 《成才之路》2013,(29):64-64
教育应以“育人”为前提,音乐课更是要打破传统的思想观念,使音乐教学多姿多彩,创造音乐的美。目前学生不爱上音乐课,因为音乐课的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缺乏主动性,造成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同‘时培养兴趣也是音乐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4.
纪律是人们集体生活里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假如把我们的学习、生活等比喻成一个游戏,则出现人们常说的要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音乐课堂也是如此,没有最基本的课堂纪律作保证,一切音乐实践活动都无法顺利进行;而如果太强调课堂纪律,则禁锢、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和活力,音乐课就不象音乐课了。那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音乐课堂纪律观念?怎样把握好音乐课堂纪律的尺度?笔者试图从音乐及其学科的特点,学生及其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及其培养目标等方面与音乐课堂纪律之关系而展开论述。一、音乐及其学科特点与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5.
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传统的音乐课满堂都是教师自己唱,学生唱,老师弹琴学生唱等模式化的影响,使人产生一种误解,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音乐教师就是唱歌的。这样课堂纪律死板,该蹦的不蹦,该跳的不跳,从各方面限制了学生感受音乐、想象音乐、创造音乐的发展。新课标理念指导我们怎样上好音乐课,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心得。一、唤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1、在音乐课中教师应该有意营造一种宽松、活泼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将学生导入一个优美的意境。这样学生会产生一种被理解、被尊重的体验,从而亲近你,相信你,在音乐课中也会如鱼得水,充分发挥自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音乐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征就是情感审美。音乐课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前提,强调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科学认识的紧密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让音乐真正“活”起来,精心设计,营造出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知识和美的体验。让音乐课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样...  相似文献   

7.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精神饱满,生动传情的良好教学情绪,能使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产生积极的教学效应。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音乐的情绪,随时调度自己的教学情绪,使每位学生都以高涨的学习热情参与到音乐课程的学习中来,营造好的学习氛围,保障活跃音乐课堂情绪,从而实现音乐课堂良好的互动效果。  相似文献   

8.
鉴于我国的教学制度.小学生音乐课没有考试的“压力”,因此.音乐课除个别对学习音乐有浓厚兴趣及自制力较好的学生外.大多数的同学对上音乐课不是那么重视,态度不端正.纪律松散.这些心理,直接影响音乐课的课堂纪律,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保证教学质量,纠正不良  相似文献   

9.
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传统的音乐课满堂都是教师自己唱,学生唱,老师弹琴学生唱等模式化的影响,使人产生一种误解,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音乐教师就是唱歌的。这样课堂纪律死板,该蹦的不蹦,该跳的不跳,从各方面限制了学生感受音乐、想象音乐、创造音乐的发展。新课标理念指导我们怎样上好音乐课,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10.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认为培养高中生良好的音乐课学习习惯,进而激发其艺术的感悟、想象和创新能力,必须从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抓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和内驱力。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爱好,唤起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浓厚兴趣是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实现音乐课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刘海鹰 《考试周刊》2014,(51):165-165
<正>音乐是一门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体现音乐课程的价值呢?一、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试想,如果学生对音乐这门学科根本不感兴趣,根本不喜欢学习这门学科,怎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认为,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浓厚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为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课的兴趣,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在传统音乐欣赏教学中,大都是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  相似文献   

12.
李娜 《儿童音乐》2007,(7):73-76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教师本身对此首歌曲的情感投入有多深,是否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唱、一动去感染学生,让他们主动地表达自身的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中的歌曲,乐曲等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歌唱,如何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鼓励在音乐课上的创造性,以愉快和求知的情绪学习音乐,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聆听音乐的习惯。这是每个中学音乐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4.
初中音乐课不仅是学生的"休闲课",也是培养学生音乐艺术的必要课,只有在互动式的教学中,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范围,激发学生的对音乐的兴趣,使被动的教学变为主动的学习,让学生在音乐课的学习中,能够发现和体会音乐美。本文就对初中音乐教学的互动性,提出了自己一些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享受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如何把音乐课上到学生的心里。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设丰富情境,采用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使音乐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让学生真心地喜欢上音乐课。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享受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如何把音乐课上到学生的心里。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设丰富情境,采用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使音乐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让学生真心地喜欢上音乐课。  相似文献   

17.
音乐课是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一门课程。根据音乐课的教学目标,音乐教师就要了解学生、理解教材、精心设计教案,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享受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如何把音乐课上到学生的心里.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设丰富情境,采用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使音乐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让学生真心地喜欢上音乐课.  相似文献   

19.
创意课堂     
优美的音乐,不仅能给人美的享受,而且能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品质和意志。音乐能够调动人的情绪,是说音乐对人的情趣的影响;反过来,在音乐教学中,人的情绪如何也影响其教学效果。在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音乐的愉快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营造宽松课堂氛围,排除学生心理负担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如果教师一味注重课堂纪律,只重视知识灌输,这样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形成。学生带着一种紧张、压抑的心情去上音乐课,试问学生怎么会快乐呢?又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