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一般归纳为信、达、雅三项。“信”是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含义,避免曲解原文内容;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的翻译遵循"信、达、雅"的要求."信"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准确地反映原文的内容;"达"指译文要通顺畅达,符合我们今天的语言习惯;"雅"指译文要优美生动,有文采.  相似文献   

3.
秦本凤 《广东教育》2005,(10):67-68
“信达雅”三字,原是严复在《天演论》里阐述的翻译西文的三条标准,后来被广泛地用作文言文翻泽中必须坚持的三个原则。“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泽出来。“达”是指译文耍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泽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4.
《华章》2007,(Z2)
从2002年起,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语句不再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改用直接用文字翻译的表述形式。那么怎样正确地翻译文言文呢?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  相似文献   

5.
清代学者严复曾就翻译外国作品提出过“信、达、雅”三原则,这三原则同样可以借鉴为译好文言文的三条标准和要求。所谓“信”,就是准确,即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不走样,不增减,把原文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所谓“达”,就是畅达,即要求译文的语言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使语言清晰流畅。所谓“雅”,就是优美,  相似文献   

6.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7.
严复先生曾提出以“信、达、雅”作为翻译外文的标准,我们不妨借用过来,作为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就是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走样。“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规范,没有语病。“雅”就是要求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对中学生而言,前两点是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后一点是要尽可能达到的较高要求。而高考也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翻译,要把握“信”、“达”、“雅”三点要求。“信”,就是准确,即忠实于原文,做到不随意改变、增减;“达”,就是通顺,即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没有语病;“雅”,就是优美,即文笔生动,能传达出原句的韵味。中考文言文考查的主要是前两点,训练时要努力做到准确和通顺。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用现代的话来说,“信”就是忠于原文,“达”就是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雅”就是译文的文笔要优美。严复当时用古文翻译,“雅”被认为是古雅。“五四”运动以来,由于白话文的发展和普及,译界对“雅”有不同看法,发生争论,因而有人提出“信”和“顺”的标准。“信”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顺”是指译文的语言要通顺。把“信、达、雅”与“信和顺”作一比较,除相同部分以外,不同处在于前者强调“雅”,强调文笔优美,后者对文笔优美不加强调。笔者认为从译作的社会效果看,还是应该强调译文文笔应当优美。因而翻译的标准还是“信、达、雅”好。“雅”不但不能从翻译的标准中去掉,而且应该更加强调才是。  相似文献   

10.
严复的“信、达、推”三难说对翻译标准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信、达、雅”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信”是最基本的,指译者要如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达”是指译文要顺畅,“雅”是指译文要有文采。“三难说”主次有序,既提出了“达”对“信”的制约,又提出了“雅”对“信”和“达”的影响,三者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11.
一、练前指导 文言文翻译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翻译目标:信、达、雅 “信”“达”“雅”是近代翻译家严复提出的衡量翻译外文好坏的标准,可以借用到文言翻译上。“信”就是忠实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达”就是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雅”就是有文采,文意贯通。  相似文献   

12.
翻译家严复曾以“信、达、雅”作为衡量翻译外文好坏的标准,我们不妨借用过来作为翻译文言文的标准。“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达”就是要求译文通顺流畅,“雅”就是要求译文文笔优美。   怎样才能做到“信、达、雅”呢 ?这里介绍几种翻译文言文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一、扩充法。把古汉语的单音词扩充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例:“时 (这时 )敌军已 (已经 )近 (接近 )寨 (村寨 )。” (《冯婉贞》 )   二、替换法。用现代汉语中同义或近义的词替换原词。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译: …  相似文献   

13.
“信达雅”三字,原是严复在《天演论》里阐述的翻译西文的三条标准,后来被广泛地用作文言文翻译中必须坚持的三个原则。“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其实,答政治主观题何尝不也是要念这三字经呢首先,政治主观题答案要做到言而有“信”,反对“背信弃义”。所谓“信”,指答题做到准确表达。它有两层含义,一…  相似文献   

14.
严复所提倡的信、达、雅三字标准在翻译界影响很大,不仅被用来翻译文言文,也是外语翻译中的准则。英语散文的翻译,最难的不是语言的翻译,而是如何传递原文所给人的感觉和神韵。也就是其中的"雅",雅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如何达到"雅"是个值得探索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译读,一直是教学中的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注意两个问题。 一、译文必须做到“信、达、雅”,这是总的翻译原则。“信”,指译文在内容方面应该把原文的意思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不能有任何篡改、歪曲、遗漏、阉割或任意增删的现  相似文献   

16.
“信、达、雅”本是严复先生作为衡量翻译外文好坏的三点标准,现多借用为评价翻译文言文的标准。这里,笔者结合近几年全国卷语文高考题来具体解读“信”与“达”——就中学生来说,“雅”是较高的要求,此处不讨论——以期对考生有所启迪。“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也就是不“走样”。要做到“信”,原则上必须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在难于直译时辅以意译。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如…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被我国广大译者奉为翻译标准,被认为是译界的金科玉律。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信”、“达”、“雅”提出质疑。首先,认为“信”“达”“雅”不能称之为翻译理论;其次,指出“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的适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后质疑“信”“达”“雅”的经典地位,并提出人们不能盲目推崇“信”、“达”、“雅”,而应该拓宽视野,借鉴西方近几十年来翻译理论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把中国的翻译理论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8.
翻译讲究"信、达、雅"。"信"指意义忠于原文;"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选用的词语要得体,简明优雅。对于初中生来说,做到"达、雅"难度比较大,但是,学生在认真分析语法与句法的基础上做到"信"则是完全可以的。  相似文献   

19.
一、加强预习教给学生阅读、翻译、分析文言文的方法。例如,翻译时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信,就是要求译文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加意思;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就是要求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学生掌握了方法后,每次讲课前,可以要求他们书面翻译出所要学习的篇目或段落,先行理解。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分小组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再求助于教师。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使教师及时、真实地了解到了学情,讲课时…  相似文献   

20.
严复在衡量外文翻译时,提出了三条标准:“信、达、雅。”我们翻译文言文时,不妨以此作为文言文翻译的要求。一是“信”。“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便增减意思,再通俗一点说就是不走样。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要求呢?首先应该注意牢记文言实词的固定意义。如“争割地而赂秦”(《六国论》)中的“赂”,就可以用“贿赂”对其翻译。在翻译多义词时则须根据语境选择意义,这样翻译就基本能达到“信”的要求了。例如:江苏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要我们翻译的第一句是:“民,吾民也。发吾粟而振之,胡不可?”其中实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