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胡耕 《新闻前哨》2003,(4):34-34
进入新世纪,荆门电视台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传媒业,一方面按照国家广电政策积极进行电视整合;另一方面着力在精办频道、精办栏目,努力扩大节目,尤其是新闻节目影响力上做文章。其中,克服重重困难,不断探索易地采访,适时推出相关新闻报道,受到受众和领导的好评与肯定。特别是2002年,电视台在上年分三批派记者远赴陕西、江西、重庆同时开展《寻足迹·忆党史》大型系列采访报道的基础上,相继开展并推出了《挂职上海》、《走进西藏》、《仙桃民营经济扫描》、《随州纪行》、《利川支教》等易地采访报道活动。易地采访的作用1、有…  相似文献   

2.
张婴 《视听纵横》2002,(5):83-84
我是浙江电视台社教部《帮助》栏目的一名编导,从《帮助》栏目开播之日起就一直和社会上处于弱势的困难群众打交道,以前曾做过农村栏目——《田野的风》,主要也是侧重于人物类的节目。我觉得在这类节目中,人物采访是节目成败的关键。其实在一般的电视节目中,都离不开人物采访,尤其是以人物命运为主线的节目中,更要进行大量的人物采访。因为从知情人物或新闻人物那里获取的新闻材料最直接,最具体。但是我们平时也会发现有些人物采访空洞、套话,缺乏深度,似乎说不说都没什么太大关系。这样的人物采访不可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到底怎么样的人物采访才能吸引人呢?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能揭示人物内心真实情感和想法的采访,以及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采访是最有魅力的。在形式上,电  相似文献   

3.
林木 《新闻前哨》2001,(1):31-32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隐性采访在新闻实践中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事实证明,隐性采访只要依法进行,且使用得当,对搞好新闻工作,尤其是新闻舆论监督大有帮助。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之所以能成功开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因为得益于隐性采访这种特殊方式起到的特殊作用。 隐性采访是把“双刃剑”,弄不好易越法律“雷池” 所谓隐性采访,即指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隐性采访一般用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在敌方或犯罪嫌疑人中采访,对那些拒绝采访的人进行采访,或用于检验一些单位或个人的工作情…  相似文献   

4.
当5年前全世界的目光集中到香港会展中心的中英政权交接仪式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陆海空三军分别从陆地、海上和空中进发,于公元1997年7月1日按照《驻军法》准时进驻到香港的14座军营,开始履行香港防务。5年过去了,驻港部队的表现如何,世人无不关注着。迎着维多利亚港湾温热的海风,由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的“中央与军队新闻采访团”一行10人,于今年6月3日抵达香港,走进紫荆花盛开的驻港部队军营,开始了紧张的采访活动。采访团成员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中国…  相似文献   

5.
因为中国多年来还一直没有颁布《新闻法》,所以,也就不知道新闻记者到底有多大的采访权限。而对采访对象来说,他的权限却大得要命。他要想将你拒之门外,可以找到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 在通常情况下,其正当拒绝记者采访的理由莫过于以下几点: 1、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 2、涉及对他人的评论会带来不良反映和陷入诉讼。 3、违背采访对象的意愿。 4、不知情。 此外,采访对象还可以找出许多正当的或不正当的理由,来拒绝记者的采访,比如时机不成熟、有负面影响、会给工作造成被动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记者要完成报道…  相似文献   

6.
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成功的新闻作品,是成功采访的结果。而同样的采访,为何其新闻作品的形成与效果却不尽相同?个中原因,除了采访者对采访素材筛选技巧的把握外,更是其新闻敏感和社会责任的凸现。自己多年来在新闻工作中重视和研究巧用采访素材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将观点和体会整理出来,与同行商榷和共勉。 深入采访,使采访素材发挥最大功用。1999年5月间,部门领导让我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到西安制药厂视察《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采访报道。邹家华在西安制药厂的视察活动…  相似文献   

7.
《采访对象主体论》的著者靖鸣,曾长期在新闻媒体从事采访报道活动,对采访对象的重要性深有体会。他在研读中外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著作时,却发现没有人把在新闻传播事业中占据基础性地位的采访对象作为专门的学问深入、系统地研究过,只是在新闻采访学中作为记者工作的客体有所提及,这合理吗?这符合新闻传播活动的实际吗?社会上每个正常的人都有可能成为采访对象,采访对象纷繁复杂、流动性和变动性大,能否对采访对象进行科学研究,使对采访对象的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过去不曾有这门学问,现在建立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8.
王世枚 《军事记者》2003,(11):64-64
大框框与小框框有一个故事:一歌星要在某市举办演唱会,该市某报派出一名记者去采访,不料记者空手而归,领导问其原因,他抱怨道:“那名歌星被人谋杀,演唱会被迫取消。”领导一听勃然大怒:“歌星被人谋杀不是更好的新闻吗?”这个故事让人忍俊不禁,但却给新闻工作者以启示和教育。在此,笔者想引用“大框框”和“小框框”的概念进一步说明。“小框框”就是记者事先获得的采访线索,“大框框”就是新闻记者发现和挖掘一切新闻事件的观念。显而易见,这名记者采访时只带着小框框,而没有带大框框,因而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报道新闻的机会。小框框之外有新…  相似文献   

9.
丁宁  米娜 《新闻传播》2007,(5):52-52
新闻采访的目的,是从采访对象那里获得有价值的新闻素材。记者要善于寻找与接近采访对象。 一、正确地选择与确定采访对象,主要是选择最了解情况的人作为采访对象。重要的是他们确实知道情况,熟悉与掌握第一手资料。在若干个了解情况的人当中,还要选择善于提供情况、并愿意积极配合采访工作的人作为采访对象。  相似文献   

10.
王亮 《青年记者》2001,(3):47-48
涉入采访是隐性采访的一种方式,是指记者在不公开身份、不说明采访意图的前提下,涉入新闻事件之中,成为新闻事件的“经历者”,亲身经历和感受事件的真相。在中国新闻史上,涉入采访早已有之。1936年秋,著名记者范长江奉《大公报》社之命。化装成一名公司职员,只身深入西蒙额济纳旗,刺探日本人人侵西蒙的动向,就是一次成功的涉入采访。在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新闻竞争空前  相似文献   

11.
武晓华 《新闻界》2001,(5):62-62
“七分采访,二分思考,一分写作。”十多年新闻工作日积月累的磨练,我对这句话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特别是通过对巴中农村的采访,更使我领悟到:只有深入采访才能挖掘出好新闻。去年3月,我在巴中农村采访了半个月时间,写出了连续报道《大巴山的脊梁》和《历史性的跨越》(巴中文明新村建设纪实上、下),刊登在《精神文明报》2000年3月21日和3月23日头版头条。此报道荣获2000年度四川省好新闻二等奖。“七分采访”强调了采访在整个新闻报道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采访,就能完成任务。而是指…  相似文献   

12.
隐性采访,在《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中的定义为:不公开记身份、或公开记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隐性采访是特殊情况下的采访,主要是为了防范坏人对记的危害,防范受访弄虚作假,了解公开采访采集不到的真实情况。从新闻实践来看,这种采访方式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有的人认为这种采访方式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增强了舆论监督的力度。但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采访方法,侵害了某些人或团体的利益与隐私,甚至有诱导犯罪的嫌疑,应当禁止。下面分别从两个方面来陈述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中,隐藏记身份或隐藏报道目的而进行的采访活动。在江西电视台《第五社区》的新闻报道中,由于某些特殊题材、特殊场台、特殊对象的需要,为了减少采访障碍和干扰,获取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记们不辞劳苦,克服困难,利用隐性采访采拍了许多鲜活的电视新闻,使《第五社区》好看耐看,充分彰显了电视新闻可视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采访突发事件是记者的必修课,更是新闻采访的重要基本功之一。然而,突发事件日日有,不可多得的好题材却隔月难逢。大多数的突发事件,都是类似普通车祸等的常规线索。所以,在线索平庸或隐含纠纷的情况下,如何改变战略,换一种采访角度,挖掘普通事件幕后不普通的故事,以独辟蹊径,创造新闻亮点,是摆在新闻记者面前的新课题,也是记者应炼就的真工夫。本文以记者本人的亲身采访经历为例,谈谈在此方面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5.
新闻素质的大检阅2000年6月22日清晨6点30分左右,四川泸州市合江县榕山镇段的长江上发生一起特大沉船事故,当场造成17人死亡,131人失踪。当天晚上,这则消息通过媒体传播到全国以后,引起了国人震惊,在22日至23日两天的时间里,全国大批新闻单位相继派出记者奔赴合江采访。于是,小小的榕山镇,到处都可以看见记者活跃的身影。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所属  相似文献   

16.
周万安 《视听界》2009,(4):96-97
5月中上旬,江苏电台启动了大型公益活动《江苏问候》,这是为纪念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而特别策划的。该活动紧扣“声音”元素,以新闻采访、节目热线征集、广场采集等手段,汇集了众多对四川人民的问候声音。12日,江苏台在南京市新街口正洪街广场隆重推出《江苏问候·祝福四川》大型公益行动现场直播活动。江苏电台十大频率联合四川台、绵竹台及中国江苏网对活动同步播出。  相似文献   

17.
李剑南 《新闻知识》2004,(10):52-53
有人说,新闻采访不是学问,而只是有关于采访提问的技巧。美国《塔尔萨论坛报》的鲍勃.福尔斯曼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决当不好记的。”(转引自兰鸿《新闻采访学》P229)因为记凭借所占有的信息传递的舞台,借助自己的采访报道向受众传递信息,于是,采访活动在记的整个收集素材的活动中便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近日,同松藻矿区的基层通讯员摆谈,通讯员反映,他们不怕熬夜动脑筋写稿,就怕采访时吃“闭门羹”。他们说:再三相约,好不容易同被采访对象见面,人家不是三言两语完事,就是根本不谈,那种尴尬场面实在让人忍受不了。采访吃“闭门羹”的情况,别说是业余通讯员,就是一些老记者也时能碰到。我们虽是《松藻矿工报》的编辑、记者,但在采访中就吃过不少“闭门羹”。但我们不怕,而是从中吸取教训,寻找不吃或少吃“闭门羹”的方法。一、同你不熟:羞于开口。一次我们带通讯员去松局建安公司采访老劳模李双全。李师傅看到我们一个个拿着纸…  相似文献   

19.
王亮 《新闻采编》2001,(3):40-41
涉入采访是隐性采访的一种方式,是指记者在不公开身份、不说明采访意图的前提下,涉入新闻事件之中,成为新闻事件的“经历者”,亲身经历和感受事件的真相。记者“冒充”某一特殊身份涉人到新闻事件中是涉入采访的显在特征。 在中国新闻史上,涉人采访早已有之。1936年秋,著名记者范长江奉《大公报》社命,化装成一名公司职员,只身深入西蒙额济纳旗,刺探日本人入侵西蒙的动向,就是一次成功的涉入采访。在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新闻竞争空前激烈,“抢  相似文献   

20.
新华社58岁的资深摄影记者殷菊生。在长沙采访出租车司机反映北京现代汽车的质量问题时。遭到这家汽车公司在当地特约经销点的保安和员工的围攻殴打。并被抢走相机,销毁采访资料。在光天化日之下。用武力如此粗暴干涉记者采访权的事件,最终“惊动中央”。高层主管领导要求湖南省委严惩毒打记者的凶手。切实保障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权利。(见7月3日《江南时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