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舆图是图书馆古文献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图书馆的舆图资源开发滞后于读者利用,应根据舆图收藏特征,做好保护与整理,建立准确快捷的查询系统,加快舆图数字化进程等工作。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中国古代舆图的悠久历史及发展,分析了舆图与图书馆的关系,介绍了西北师大图书馆集70年的收藏与整理的初具特色的舆图。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清邮政舆图》数字化,借助于网络传输的特点,将可视化的网页和网站管理,用图像、音乐、动画、文本、数字电影和声效信息集成在一起,并将舆图与邮政发展内容延伸,生动、形象地展示《大清邮政舆图》全貌。从而探索一种既对珍贵文献资源的保护,又能够为广大读者阅读利用,获取相关知识的有效方法和珍贵文献的管理与利用的新路。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清代以前古代舆图绘制时所使用的原始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方志文献中的记载与舆图所示地标数据的关联性,并以《广舆图》为例,分析方志文献在古舆图原始数据采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立北平图书馆的原型是清末张之洞请旨建立的京师图书馆,后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自办的北平北海图书馆合组.国立北平图书馆长期是唯一的国立图书馆.从1912年到1949年,国立北平图书馆针对舆图做了大量的收集、整理工作,并成立了第一个专司舆图事务的舆图部.国立北平图书馆的舆图工作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和十分重大的意义.在国内政局混乱和外国干涉下,国立北平图书馆不仅承担起清朝舆图房所具备的收藏功能,在近代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还迎合图书馆发展及满足读者地理阅读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舆图的价值是其他文献资料无法替代的.有为数不少的古舆图,属于地方文献,对研究本地的行政制度、地理沿革、科学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根据有关资料,记述了山西古舆图现存状况,略及亡佚,对较珍贵的舆图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7.
建国前地方舆图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图书馆的重要馆藏。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例,对建国前地方舆图的收集、整理、开发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保护建国前地方舆图提出了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8.
张铁 《图书馆界》2010,(4):24-26
分析了地方文献类新善本的定义、版本价值和保护收藏范围,介绍了黑龙江省图书馆新善本保护工作的实践,并对黑龙江省图书馆地方文献类新善本界定标准做了简要的说明,以期引起图书馆界对地方文献版本价值的关注,在实际工作中对地方文献类新善本进行重点保护与收藏。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传统古文献典藏中,除了写刻印本外,还有珍贵的舆图文献。有关舆图的版本考订,既具有与古书版本鉴定相同的特点,也具有其独特性。基于"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舆图汇编"项目,以李孝聪教授指导鉴定的诸多舆图为例,从四个方面总结舆图版本考订的方法,包括避讳线索、地名沿革线索、关联背景及相关历史档案考察。这些舆图版本考订的宝贵经验的梳理,有益于舆图整理工作的推进。  相似文献   

10.
赵正  龚阔英 《编辑学报》2017,29(5):438-439
随着地图测绘技术的迅速发展,舆图逐渐成为科技论文引用中一种重要的文献资源.本文论述舆图文献在科技期刊论文中的规范引用,对于常见的5种形式的舆图(以图书形式出版的地图集、单幅地图、电子地图、普通图书中析出的地图、馆藏舆图)的著录格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前3种形式舆图的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是经由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组评选,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是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和智慧结晶,是民族文化多元性的象征,是具有国家级别文化价值的档案文献遗产。受自然环境变迁与现代工业文明冲击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正面临着老化、遗失、难以识读等诸多问题,保护工作目前进展仍很缓慢。本文在界定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统计分析,对我国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状况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总结保护过程中现存问题,最后从国家层面和珍贵少数民族文献遗产收藏机构层面,对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需求进行总结:国家层面的需求包括完善政策法规、建立保护管理组织;收藏机构层面的需求包括入选《名录》后的保护、收藏机构协作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旨在推动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工作进程。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分析我国藏文古籍文献的收藏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藏文古籍文献进行科学保护与抢救的具体措施。指出了藏文古籍文献科学保护与抢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山东全省黄河图说>是天津图书馆馆藏清代舆图中的珍贵文献.本文通过对相关舆图的比对,以及对有关历史文献记载的查证,考定此图绘制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相似文献   

14.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王耀编著的《水道画卷——清代京杭大运河舆图研究》一书,2016年4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历史考古研究系列"丛书之一。编著者对海内外现存清代京杭大运河舆图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调查、整理和研究。首先研究运河图藏图机构、收藏路径、图幅保存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使民国文献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但是目前民国文献的存放与普查工作尚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我国各级民国文献收藏单位应明确民国文献的分类、著录和定级问题,建立全国民国文献普查平台,关注民国文献的书库、装具、分类标签等保护细节,重视民国地方文献的整理与开发。  相似文献   

16.
从收藏数量、保存条件、专业人员、破损情况及编目情况等方面对四川遂宁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阐述了加强古籍文献保护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开展遂宁古籍文献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对民国文献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析介高校图书馆民国文献的收藏现状,阐述民国文献的自身价值及开展对其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出在引进和使用图书保护设备和文献资源共享方面,各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协作,实行联合购置、统一管理和使用.  相似文献   

18.
将混合保护液浸润过的碳素材料作为纸质文献的收藏环境,使其长久保存。样品经干热老化、湿热老化、臭氧老化及几种酸性气体侵蚀后,用耐折度、抗张强度、撕裂度等性能指标,对其内置纸张进行耐久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收藏环境内置纸样的机械强度强于对照纸样,即该收藏环境对纸质文献能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有效延长其寿命。  相似文献   

19.
民国文献合作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和研究了民国文献收藏分散、保护境况堪忧的现状,提出拓展民国文献原生性保护的途径、民国文献的保存范围以及民国文献合作储存和开发利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地方文献具有重要的文化收藏价值,收集、整理、保管地方文献是图书馆文化保护功能的具体表现.建立地方文献捐赠激励机制可以提高地方文化保护意识,激励地方文化保护工作,它是推进地方文化发展的一种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