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普遍性、规律性和适用性原则,将高校课堂教学质量众多影响因素进行优化、整合,建立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以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再辅以AHP法确定课程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值。实证表明,运用未确知熵模型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适应性与可操作性较强,评价结果真实、客观。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课堂教学好坏的主要依据。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为依据,并遵守科学性、可测性、完备性、可行性的原则,对指标体系的筛选及权重的确定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构建起科学、可行的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现有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弊端的基础上,针对课堂教学的特点,根据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从开放式问卷入手,确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构建了跟学校定位相匹配的评价教师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的指标体系,进而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多指标量之间存在的本质结构进行探索,获取一个结构化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并使用群决策的层次分析法完成了指标权重的确定。  相似文献   

4.
苏波 《广西教育》2023,(3):91-95
本文阐明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多维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提出从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一级指标的确立、具体指标的设计、多元评价主体的选择、多元评价权重的确定等方面构建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对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涉及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二是各指标在整个体系中的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中的各级指标进行权重计算,最终以量化的形式得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这种结果比较客观科学,适合用该结果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本文应用AHP(层次分析法)于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该方法有助于提高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权重体系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构建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学生用),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出各级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再采用灰色聚类综合分析法给出参评对象的课堂教学质量优、良、中、差等级。实例分析表明将层次分析法与灰色聚类分析法有机结合,用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完全可行,得出的结论符合实际,该评价指标体系和所用方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应用AHP法确定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权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本文应用AHP(层次分析法)于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该方法有助于提高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权重体系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后续多属性评价与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和评价活动的实际需要,以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Delphi)相结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先运用AHP法计算指标权重的初值,然后采用Delphi法对初值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0.
高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文献探讨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原则、评价要素权重和评价标准,并对该体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