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西方美学论稿》(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论稿》)是王向峰先生的一部美学史新著.加之先前所作的《中国美学论稿》和《中国现代美学论稿》,向峰先生已对中西方整个美学史做了一番全景式的深度扫描,展现了他学术研究的宏阔度和完备性.  相似文献   

2.
我的黑白作品《爱在延伸》在“《摄影世界》”93佳能年赛”中摘取了桂冠。这幅作品的成功在于:用摄影语言真实地再现富有时代气息的生活。去年三月的一个下午,春光融融。我和几个影友去市郊农村拍照,一路上美好春光尽收眼底。已快五点,我们来到一所小学校,学校是庙宇改建的,环境十分简陋。地区的贫穷,生活的艰苦,并没有阻止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罗丹曾说过:美就在你眼前,贵在发现。在  相似文献   

3.
2016年4月,由旅游卫视与PPTV聚力旅游频道联合制作的旅游纪录片《去你的撒哈拉》在两大平台同步热播.该纪录片延续了《去你的亚马逊》《去你的巴布亚》《去你的北极圈》等之前几季节目的精髓,吸引了大量观众收看.进入2017年,正在摄制的纪录片还有《水浒故里》《西藏发现》《解密运城》《武功山》《美丽的八岭湖》等.旅游纪录片在国产纪录片产业化发展进程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大众文化语境下,人们更追求审美快感,泛娱乐化倾向日益明显,而作为承载文化价值的纪录片为确保生存地位,也开始走娱乐化发展路线,追求短暂的视觉刺激,使其人文之美日益淡化.但在泛娱乐化时代,也有一些著名旅游纪录片在努力寻求市场和艺术之间的平衡点,通过不断努力,全面提升电视旅游纪录片的人文之美,《行者》《走遍中国》和《远方的家》就是其中代表.  相似文献   

4.
汉字之美     
2013年12月17日《,南京晨报》以"邀你写2013南京年度汉字"为题,用四个"米字格"汉字作为头版视觉中心,形式新颖,趣味盎然。"年度汉字"是《南京晨报》延续了三年的新闻策划。2011年,我们感觉到再用"十大榜单"的形式总结过去的一年可能过于自娱自乐,头绪多无重点,没有温度,概括不了一个城市。因此,"年度汉字"策划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江南都市报》以“脑中有导向,心中有读者,眼中有市场”为办报方针,在都市报同质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及时制定“品牌兴报”战略,用系统论的方法去构建品牌,用创新的实践去打造品牌,走出了一条区域强势品牌的兴报之路。  相似文献   

6.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6,(13):86-86
《德国的历史观》;《美国人眼中的海湾战争》;《朗姆酒的传奇之旅:曾经征服了整个世界的饮料》;《去东方,收获灵魂》;《游走双城》  相似文献   

7.
美共《世界日报》廿年来一贯反华。英共《晨星报》创刊于1930年,原名《工人日报》,1966年改为今名。《人道报》创刊于1904年,1920年开始成为法共机关报。它自1977年以来,反华文章,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烟台日报》不断创新“主流新闻主流生活”办报理念的内涵和外延,突破平面媒体的发展瓶颈,将新闻、发行、广告、活动“四位一体”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投入到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去,与整个城市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在与市民的互动中见证烟台“蓝色、文明、幸福之都”的诞生。  相似文献   

9.
当一个新闻工作者,在观察周围一切时,也不乏用审美的眼光进行审视,自觉不自觉地去探寻其中包含的审美价值。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记者采写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美的探寻过程。美是什么?美在哪里?这个在历史上争论了几千年的问题,直到19世纪末,才由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一个唯物主义的命题——“美是生活”。我们探寻美,就是要到生活中去探寻美、去探寻生活的主体——人的美。作为社会主义新闻记者,就是要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活实践中去探寻美,去探寻这一生活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美。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处处留心皆有美。美,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初,上海市档案局馆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向全社会征集象征上海档案工作、档案事业的行业标识,这在申城档案行业历史上是首次。2014年1月,获评标识公开发布。整个标识图案外形是一朵含苞绽放的白玉兰花,花蕊由"档案"两个字的汉语拼音开头字母"D"和"A"组成。标识用由黄到红的渐变色填充,象征燃烧不熄的火苗,充满着勃勃生机,让人眼前一亮。这个标识的设计者是葛冬冬,《档案春秋》、《上海档案》的美术编辑。  相似文献   

11.
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栏目第一次把新闻故事化的理念引进新闻报道,一度改变电视新闻在观众心目中的官方、呆板形象。这之后,用故事化的手法去表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念在中国得到迅速走红。但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整个媒介新闻报道中开始出现一种滥用故事化的趋势和倾向,我们应该加以辩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12.
《编辑学刊》2012,(1):2-3
正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社长赵炬推荐《新课外语文》《新课外语文》由赵长天主编,是一套具有人性之美、人文之美、语言之美,能启发学生心智、激扬梦想,帮助学生们去探寻美的真谛的语文课外阅读图书。  相似文献   

13.
近来探讨新闻定义的文章眼见多起来,特别是对于把信息概念引入新闻定义,存在截然不同的见解。如余斯勇先生在《用信息去定义新闻的概念值得商榷》(载《声屏世界》97年第9期)中认为:“用信息去界定新闻的定义,是不科学的、不严肃的”“不仅不能起到解释、说明和定义的作用,反而把问题复杂化了。”仔细思考,觉得其中尚有值得商榷之处,特以此文诚心求教于大家。余斯勇先生之所以得出如此结论,基于三条原因。第一,作为一般化的科学信息概念,至今尚没有公认的定义。第二,信息本身的实质是什么,学术界存在很大的争论。第三,用“…  相似文献   

14.
"去打仗不带着法国就像去猎鹿不带手风琴一样。你只不过是把许多毫无用处又吵吵闹闹的东西留下了。"这是中央编译出版社近期翻译出版的《法国对美国的背叛》一书的卷首语中的两句话。这番尖酸刻薄的话出自美国国防部前副部  相似文献   

15.
(一)席子佩卖掉《申报》办《新申报》依然失败中国报纸历史最久的《申报》是史量才从席子佩手中买进的。席卖出《申报》后很懊悔,乃想方设法,请穆安素律师向法院起诉,说他卖的只是报馆产业,《申报》二字商标并未卖与史量才,因此史不得用《申报》名称出版报纸。结果史败诉,又拿出一笔钱付给席子佩,作为承购商标费。席得了这笔钱,心有未甘,拟再办一张《新申报》以与《申报》抗衡。他与我父是知交,要我兄去帮他办报,我父以不办同样事业婉辞。《新申  相似文献   

16.
陈文丹 《新闻前哨》2014,(6):75-76,82
广播剧《我和医生伯伯的故事》曾获得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这是一部先有场景后有文字的广播剧,整个作品的第一关注点是在对音响、音乐和音效的运用上.  相似文献   

17.
新闻讲美,不是单纯去追求情节,不是靠形容词的堆积去打动读者,而是取决于新闻事件的本身。新闻事件的本身是生动的,能使人惊喜和沉思,我们下笔着墨的时候,就要力求讲究点美。这样,往往可使新闻产生强烈的效果。人民日报曾在二版不太显眼的地方登了一篇新闻,叫《马下双驹》。“內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草原上一匹甘草黄骒马,今年4月末一胎生下两个金黄色的母马驹。……这一新鲜事,很快传遍千里草原。现场目击者说,现在那匹甘草黄骒马膘肥体壮,一对新生的马驹(?)般高、一样长、毛色金黄,油光发亮.母马漫步,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以美国《时代周刊》、《今日美国》、日本《读卖新闻》为例,深入挖掘美、日知名报刊在受众策略方面的有益经验,为我国建设新闻出版强国,提升报刊质量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19.
谈起文学我是外行,小说也读得不多,俞汝捷的《小说24美》却使我爱不释手,一口气将它读完。掩卷之余,感到自己的审美观念和欣赏能力得到增强,庆幸有机会读到这样一本好书。几乎忘记了交给我的任务是“吹毛求疵”。就作者和编校者所下的功夫而言,这本书是做得比较细的。仅举一例便足以说明:第5页李白的《蜀道难》和谭嗣同的《览武昌形胜》用书名号,苏轼  相似文献   

20.
今年五月十一日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的封面挺有意思(图1):绘有美国星条旗的蛋破开两半,一辆碧绿的、铮亮的达特桑牌日本小轿车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是一幅反映日美汽车贸易战的时事讽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