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李商隐的诗深婉精丽、富有感伤情调和象征暗示色彩,其中尤以“无题”诗最引人注目、惹人深思。“无题”诗格调凄美,感情真挚,多以爱情为主题。爱情的难以实现与诗人的感情基调形成了无题诗凄艳、感伤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2.
很少见到这样的散文,它把自然、历史、人物、心灵、教育、哲学和诗融合在一起,显得那么自然。它是一个少年的成长史、一个人的心灵史、一座村庄的自然史、一个小小人群的社会史、一段时光的生命史;它又是一部教育诗、一部诗哲学,或者一种狭义的,即个体意义上的自然哲学、历史哲学、道德哲学等等。也许说什么都可以,但都难以成为对这部书的准确命名。与其绕这么大的圈子,也许还不如干脆回来:它,就是作者自己命名的一部“少年史”,一部生命的“细节”史。“少年”是一个人,是个体生命的某个阶段:“史”却是时间,也是某个公共的空间。时间和空…  相似文献   

3.
向卫国 《教书育人》2006,(11):62-62
很少见到这样的散文,它把自然、历史、人物、心灵、教育、哲学和诗融合在一起,显得那么自然。它是一个少年的成长史、一个人的心灵史、一座村庄的自然史、一个小小人群的社会史、一段时光的生命史:它又是一部教育诗、一部诗哲学,或者一种狭义的,即个体意义上的自然哲学、历史哲学、道德哲学等等。也许说什么都可以,但都难以成为对这部书的准确命名。与其绕这么大的圈子,也许还不如干脆回来:它,就是作者自己命名的一部“少年史”,一部生命的“细节”史。“少年”是一个人,是个体生命的某个阶段:“史”却是时间,也是某个公共的空间。时间和空间本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一、诗与“自我”“诗言志”,诗应该是诗人感情的进发。激情是诗的灵魂,不动情感就会把诗毁掉。诗比其他文学形式更期待心灵化。诗不可无“我”。无“我”即无诗。仅强调诗的时代性而讳言诗中有“我”,那是对诗的误解和诛戮。但是,倘苦只专注于表现“自我”,人为地中断与外部世界的天然联系,消除了“七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寄语:这首诗清新、明快,让我们看见一群“年轻的学生”、“激情的少年”,一边“热烈地交谈”,一边“栽下一棵村,然后又栽下一棵村”,多么富有动感,富有形象。这首诗适合个人、双人或多人朗诵。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把十六七岁、十七八岁喻为诗的年龄,梦的季节,的确如此。因而在“梦幻的日子里放飞梦幻,在烦恼的季节里收获烦恼”就成了青年人生活的写照。非常幸运的是我们都处于这花的季节、拥有这抹瑰丽的七彩光环,于是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就有了自己的“青春偶像”。而那些被崇拜的偶像,大多是影、视、歌星,像解小东、谭咏麟、黎明等等,另外,还有某些言情小说中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7.
过去社会上广泛流传着一首“人生四大乐事诗”,也有人说是“春风得意诗”:“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如果每件乐事用三个字概括,可以说成:甘霖甜,知己亲,爱情美,事业成。这四大乐事概括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内容,包括了郎才女貌的  相似文献   

8.
《游园不值》一诗,从表意来看,诗人似乎说他没有进入园里,没见到要访的人,后人也多是这样理解的,但我认为这样理解不全对。一、“十扣柴扉”有“一”开此诗原题《游小园不值》,“小扣”一句原为“十扣柴扉九不开”。诗人若真是“不值”,为什么还要留这“一”开?所以,我认为诗人是在暗示:“门”还是开了。二、欲扬先抑巧设悬念这满园春色激发了诗人的创作冲动,然而园中景色众多,一两句诗岂能渲染尽致。于是,诗人跳出俗套,剪去“满园春色”的主体部分,只选“苍苔”、“小扣柴扉”和出墙的“红杏”做创作素材,这也是诗家常  相似文献   

9.
世界杯足球赛“吉祥物”趣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在美国举行的第15届世界杯足球赛的吉祥物是一只命名为“STRIKER”的不带任何民族色彩的“前锋狗”。世界杯足球史上,只有8次制造了吉祥物或吉人,第一次是1966年第八届出现了吉人“威利”,是一个着米字运动服的英国少年形象;1970年第九届吉人“胡安伊托”,是一个戴草帽的墨西哥少年形象;1974年第十届有两个吉人,均为带有德国人色彩的足球少年。1978年第十一届时,  相似文献   

10.
2004年福州市中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数学试题:相传明代状元伦叙为苏轼的《百鸟归巢图》所题的一首诗为:“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在这首诗中隐藏着一个“百鸟”的算式是__。  相似文献   

11.
“题红诗”从某种意义某些方面来讲,是一种韵文形式的书评。它多元化阐释了作品的主题:如对“爱情说”、“色空说”、“阶级斗争说”等的阐述评论。它多角度品评书中的人物形象:如对林黛玉、王熙凤、妙玉、晴雯等人不同角度的品评。它多方面评说作者的艺术技巧:如作品情节构思中的“草蛇灰线”,“活虎生龙”的笔法,“妙手传神”的刻画技巧等。“题红诗”是以诗的形式论“红学”,故显得精要,格外引人注目,从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韩流”在中国成了一种群体时尚,甚至出现了不少“抗拒韩流”或“打韩战”的声音。不过,无论是“哈韩族”还是“反韩族”,很少有人关注到,在“韩流”的发源地,一股强劲的“华风”也刮了几十年了。 1994年,我刚上大学,当时对中文一个字也不认识,对中国的了解只限于知道是与韩国一衣带水的一个邻国而已。我勇  相似文献   

13.
“青春”一词原指季节中的春季(春天)。因春季草木一片青葱,故称“青春”。它始于汉代,为文学家刘向首先使用。据刘向《楚辞·大招》载:“青春受谢,白日昭只。”即春季来临,万物复苏,呈现勃勃生机。此后,骚人墨客一直沿用“青春”的这个意思。如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明代刘基《风入松》词:“但道青春未谢,不知芳径苔深。”李大钊《时》:“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青春。”唐玄宗时期,诗人王维赋予“青春”一词以新意,泛指青年时期,年纪轻,如《洛阳女儿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诗歌中 ,歌颂男女爱情的诗歌很多 ,而纯粹写夫妻爱情的婚姻诗却很少 ,且以悼亡诗为主。中国情诗从爱情走向婚姻 ,其风格也由大胆热烈变得深沉含蓄 ,是因为中国的家族制度在其全部文化中所处位置极其重要 ;受儒家文化的观念影响 ,被限定在“家”这个环境里 ;悼亡诗的感情之核心蕴含的也是中国文化的特殊内涵———家。  相似文献   

15.
通常只听说“读诗”、“背诗”,“演诗”又是怎么一回事?刘双一同学对一背诗就头大的诸位说:别愁眉苦脸啦!照咱这法子试试,包你满意!  相似文献   

16.
李金发师承法国象征派诗,并极力追求和铸造着自己艺术美的殿堂。其诗的丑中见美的审美方式、幽昧飘忽的审美意象和低抑冷涩的抒情节奏,使他获得“诗怪”之称。李诗的审美内涵表现在:吟咏丑恶、死亡和梦幻;抒发极端的悲观厌世和孤独感,遗弃感;诅咒资本主义世界的尔虞我诈;歌唱乡思及眷恋祖国之情;颂扬女性和爱情;其诗歌所表现的异国情调又使惯见中国传统诗歌的读者产生耳目一新之感。  相似文献   

17.
校园一景——“道德银行”此起彼伏“今天你存阳光币了吗?”在杭州市余杭区勾庄小学,下课时同学们在互相询问着。快到期末了,同学们手里的一本特殊的银行存折就要发挥大作用了!因为“阳光少年”的评比就要开始了,谁的存折里的“阳光币”多,那谁就可以做“阳光少年”!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勾庄小学有个特别的银行——“道德银行”,银行发给每位同学一本存折,存折上不存别的,只存“阳光币”。只要做一件好事,就可以得到10个“阳光币”呢!可是,要是谁做了违反《小学生行为规范》的事,那么就要在存折上扣除一些“阳光币”了!大队辅导员沈建芳老…  相似文献   

18.
穆旦的《诗八首》是一组“爱情之诗”。通过对“无题”这一特定的诗歌形式的再书写,穆旦建构了一种人与天地准、返本归一的爱情哲学。  相似文献   

19.
在陶渊明的两篇作品上发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归去来辞并序》让人们读了“辞”而忘了“序”,许多读本只选“辞”而没有“序”;《桃花源诗并记》让人们读了“记”而忘了“诗”,许多读本只选“记”而没有“诗”.当然,后者因为“记”的影响更大,而且叙事完整,有故事情节,完全可以独立.但从阅读理解的角度看,这样做又有商榷之处,特别是作为教材,更有思考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在这一届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中,我巧妙地运用“诗”情“文”意,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也使我们的班集体里涌动着“诗人”、“作家”的朝气和浪漫情趣。一、集体活动,诗当锣来文当鼓,士气高昂勇争先集体活动,最能体现一个班级团结一心、拼搏向上的精神。而班主任,只做一个看客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