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来说,思维导图不只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可以活跃学生思维的思考方式,学生学习时可以像一个蜘蛛网那样逐步展开学习,也可以像一棵树一样从根源出发进行学习。思维导图有着多种展开形式将知识点进行整合,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作用也很重要,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运用思维导图,本文就于此展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邹远生 《天津教育》2021,(8):130-131
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中,口语交际作为人们生活中的必备技能,要有过硬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作为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口语交际教学,为了提高教学实效可尝试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本文将主要针对小学高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当中思维导图的运用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教育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组合作学习是口语教学常见的课堂组织形式,然而小组学习往往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不同于传统的线性思维模式,思维导图可以激励学习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思考,帮助学习者理清思路、理顺逻辑关系。经过7周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三个班级的成人口语教学实践后,调查学习者对思维导图应用于口语教学效果的态度,发现学习者对于思维导图这一学习策略非常感兴趣,普遍认为思维导图对于其口语学习、思维能力等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4.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当下的应试教育模式中,大多数学校只重视学生在阅读理解、写作运用能力方面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训练。口语交际是人类在生活中必备的一项技能,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还需要较好的表达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将其作为重难点教学项目并加以重视,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探索多种口语交际教学方法后,我认为在语文阅读中常用的思维导图法是最有效果的。本文将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出发,结合思维导图的特点以及优势来探究其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促进小学生在口语交际能力方面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课标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语文课堂理应成为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中,抓住阅读教材中的留白点、争论点和教材的文体特点,巧妙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有序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演说能力,将口语交际训练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英语阅读是初中英语课堂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结构,重视自然段之间的上下逻辑性,以此强化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为口语交际或写作强化奠定基础。如何实现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强化,教师应重视思维导图的应用,用思维导图将学生的阅读过程以组织结构图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分析阅读文章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帮助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最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基于此,本文先总结思维导图与英语教学的概念与理论基础,而后侧重意义、问题、策略详细总结。  相似文献   

7.
思维导图借助图文并茂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呈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功能等联系起来构建记忆链接,为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了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外延、内涵,使口语交际的条理更清晰,语言表达更流畅,交流内容更即时,从而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思维导图是20世纪英国首次提出的概念,是通过形象化的思维路径等方式,帮助人们梳理自身知识点,并理清其中内在关系。20世纪80年代,关于思维导图的理论开始传入中国,人们随之开启了对思维导图的研究,其中在语文、数学教学上的研究尤为突出。但是其研究大部分集中在教学或复习上,对于单纯某一小方面的关于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研究较少。本文笔者结合在《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实践结论、经验等研究中的内容,就思维导图在小学生的口语交际中如何有效运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它把人脑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可视化,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便于人们思考、交流和表达。文章以思维导图为切入点,从词汇输入,思维扩散搭建及语言输出三个维度分析思维导图的强大功能,指出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不容忽视的实际作用。把思维导图作为框架引入到口语课堂后会发现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学习效果,还培养了学生的批判和创新思维能力,从根本上帮助学生突破了英语口语无话可说,思维混乱的瓶颈。  相似文献   

10.
基于手绘思维导图运用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是依据思维导图的教学理论,基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建构的,其操作流程主要包括"读前预习,初建思维导图""读中架构,内化思维导图""读后巩固,应用导图"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83):150-151
思维导图是基于人类大脑的思考模式,一种学习图式,思维导图之于教师的教,建构的教学设计可以从整体上反映整个教学过程,在新情境中,利用思维导图完整的逻辑架构及全脑思考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生物学问题;思维导图之于学生的学,作为一种学习策略,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创造性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创造性思维,以一种高阶思维,全脑联动,释放学生工作记忆空间,改变了学习的认知负荷。  相似文献   

12.
王凯丽 《学苑教育》2021,(12):43-44
思维导图是高效的学习工具,能够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思维力、想象力,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识记知识,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词汇、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记忆等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识记词汇,以及提高英语语用能力。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英语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3.
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编织知识网络,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政治教学采用思维导图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帮助学生建构起多层级的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在解题时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检索和思考,以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阐述核心素养和思维导图的概念与联系。分析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意义。认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知识学习效率,破解传统应试教育带来的问题。从学习兴趣的激发、词汇学习效率提升、语法知识的学习、英语表达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读后口语交际及课后巩固等六个方面探究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思维导图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工具,简单却十分有效,它展现了学生思想组织的过程,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同样也需要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和总结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点。本文将通过探讨思维导图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对思维导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整理,思考如何更好地将思维导图这种工具应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和研究,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知识,以发散式的结构联结知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观察和反复实践,发现"思维导图",以其图示的发散或递进式结构,丰富的色彩、图片、文字在激活学生思维并在辅助学生就相关话题进行语言交际方面有明显的效果。以朗文版教材中的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课为例,从"思维导图"激活学生思维、展现话题信息、明确话题走向、整合语言与思维、辅助学生语言交际等方面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语言交际活动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工具,它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教师可以在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篇教学和写作教学中巧用思维导图,更好地优化教学方法,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记忆力,提升语言交际能力,转变思维模式,提升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8.
何兰兰  谢华 《林区教学》2022,(4):117-120
思维导图是一种体现发散性思维的教学辅助工具,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在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中能帮助幼儿提升阅读能力及阅读兴趣、增强记忆力与表达能力、培养发散思维与想象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学导图""读绘本""选导图""绘导图""创导图""讲导图"等方式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提升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思维导图对学生的品质及思考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将放射思维具体化的一种方法.本文在此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与思维导图结合的优势,并详细论述了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思维导图能够通过有效的图形帮助学生建构英语知识,搭建语言框架。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复习课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全方位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围绕主题绘制思维导图并在发散思维中巩固、加深学习印象,深化知识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