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望无际的大海下面有着怎样的风景呢?在那蔚蓝的海面之下,有着怎样一个奇妙的世界呢?在这个炎热的暑假,我们就跟着潜水员来一次海底世界的旅行吧!遨游海底与翱翔天空堪称人类的两大心愿,早在2800年前,阿兹里亚帝国的军队就用羊皮袋充气,潜入水底偷袭敌军,可以算是世界上第一代潜水员了。而潜水成为一种职业,要感谢160年前英国人发明了机械潜水装备,让人类可以深入海底。  相似文献   

2.
域外传真     
《好同学》2003,(9)
水下邮局在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的一处海底浅滩,几名潜水者在新建成的海底水下邮局工作。在这个世界上第一座水下邮局里,潜水爱好者可以使用特制的明信片,贴上防水邮票寄往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3.
我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海底生物繁多,海洋资源异常丰富。海洋底下是什么样子的呢?一位海底摄影师为我们揭开了海底世界之谜。他叫王嵘,是中国第一位专业水下摄影师。白海葵他非常热爱大海,在蔚蓝色的海洋深处,尽情地拍摄。王嵘说:“在水里工作,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下海”的第一步王嵘在日本和光大学选修了“潜水”这门体育课。一位体育老师得知他会摄影,就请他管口鱼帮忙拍摄学校潜水俱乐部的活动。这是王嵘迈向水下摄影职业的第一步。当时他对水下摄影还不了解,老师告诉他:“这很简单,我教你潜水,你用水下相机拍就成了。”他…  相似文献   

4.
神秘莫测的海底世界一直刺激着许多冒险家的想象力,吸引着他们去征服“地球上最后的边界”。在过去的几年里,研究人员们已经设计了许多富于创造性的手段深入“人类从未进入的领域”。至今人类仍然未能打破1958年1月23日由瑞士的一位冒险家所创造的最深潜水纪录。  相似文献   

5.
到深海去     
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静静的而又五彩斑斓的世界。五颜六色的热带鱼在眼前游来游去,美丽多姿的珊瑚和各种软体动物摇曳着美丽的身躯欢迎你的到来,伸出双手去抚摸珊瑚,踏着碧浪去追逐那些美丽的鱼儿。这不是如梦似幻般的童话世界,而是真实而美丽的海底世界! 穿上潜水服,到海底亲自领略这五彩斑斓的世界吧!不过先别急,你知道在人类潜水的历程中经历了哪些有趣的故事,保证我们畅游海底的潜水服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吗?  相似文献   

6.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这是人类对陌生世界的无限退想,也是人类攀登科学高峰、探索深海奥妙的科学梦想。自古以来,人类就对蔚蓝色的海洋充满了憧憬,渴望有一天潜到神秘海底一探究竟,最大下潜深度达7000米的“蛟龙号”可到达世界90%以上的海底,实现了人类这一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奖励》2004,(8):76-77
无限神秘的海底世界富含着人类未知的丰富宝藏。今年,我国的大洋科学考察将以加强对海底山脉的“找矿”工作为己任,按照我国“十五”《国际海底区域研究开发计划》组织实施编号为DY105-16的科学考察航次,以寻找富钴结壳的工作为首要任务,同时开展海底热液硫化物调查。这是从中国大洋协会近日在广州召开的航次设计评审会上传出的消息。  相似文献   

8.
水下7000米与3000米 2014年1月12日5时09分,北纬20度18分、东经115度09分的南中国海海域,搭载着3名潜水员的潜水钟,从300米水深的海底回到工作母船“深潜”号的甲板上,完成与生活舱的对接后,3名潜水员返回生活舱内休息.宣告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海底出潜探摸作业圆满完成,巡回深度达到313.5米.这是300米深海首次迎来了中国人的身影. 你可能会想,咱们的“蛟龙”号已经下潜到水下7000多米的深处,为什么这一次水深300米的海底作业会如此引起世人关注呢?区别在于“蛟龙”号的船员是在舱内工作,而饱和潜水则是潜水员在舱外作业.即使“蛟龙”号下沉到7000多米,舱内船员依然工作在1个大气压的环境中,而饱和潜水的潜水员身体直接承受着海底31个大气压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在电影《铁金刚勇破海底城》中,英国特工007詹姆斯·邦德开着一辆由跑车改装的可潜水汽车,直捣敌人的海底基地。如今,这一科幻情节梦想成真。在2008年的日内瓦车展上,人们看到了世界上首款可潜水的轿车。  相似文献   

10.
在19世纪,深海潜水者通过绳索和空气导管与水面保持联系。他们只可以在海底走动。铜质头盔有四个玻璃透视窗,可以让潜水者看到前方和两侧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企业领导深入基层与职工沟通,了解企业一线的真实情况,这在美国企业被称为”潜水”。而“潜心”则是指企业领导安下心来,把注意力集中用在抓企业管理、抓企业经营上。“潜水”是一条上下沟通的捷径,企业领导需要“潜水”。“潜水”就必须“潜心”,不“潜心”就无法真正“潜水”,因此,企业领导要“潜心”、“潜水”,做企业的功臣。  相似文献   

12.
《音乐世界》2014,(15):136-137
Swatch潜水系列点亮夏日霓虹 海底生物们呈现着各自荧亮的蓝色、粉色和黄色——对应斯沃琪全新潜水系列腕表的霓虹色情的音乐中跳起了迷人的摇摆舞。现代的城市喧嚣与来自那一个时代的援滚乐自然融合,相得益彰,带领向往海滩自由乐趣的人们共同潜入城市夏夜的海底派对,斑斓世界。  相似文献   

13.
希腊科学家在希腊东南的爱琴海的海底发现了大量淡水.经潜水探测发现,海底的淡水来自三个方面: 一、海底有一处“涌泉”,一昼夜流出的淡水竟达100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14.
【案例】2003年4月,哈尔滨市逸夫学校王亚彬老师参加语文学科市级骨干教师评选活动,上了一节人教版课文《海底世界》的阅读课。上课伊始,教师就播放有关海底世界的电影片段,并复述课文内容:“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阳光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500米以下就全黑了。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学生纷纷议论:“哇!真神奇!”于是,教师马上追问:“对于神秘的海底世界,你们都想了解些什么呢?”借此引出举办一次“海底世界”的展览,并研究要成功地举办这次展览都需要做些什…  相似文献   

15.
1995年 8月,日本海洋科技中心开发的无人探测机“海沟”号潜到了关岛南部约 300公里处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的 1092米处。在此约 35年前,美国海军对从法国购进的载人潜水船“ Birch Scarf”进行改装后重新命名为“的里雅斯特”号,并将其潜入到该海沟的海底。钛合金操作臂 当时由于没有比重轻的浮力材料,只能将汽油作为浮力材料使用;人乘坐的吊舱是锻钢制的球体,总重量超过 150吨。 Birch Scarf方式的潜水船被称为第 1代潜水船,以海洋科技中心拥有的“深海 6500”为代表的载人潜水船被称为第 2代潜水船。第 2代潜水船与第 1代最大…  相似文献   

16.
1998年4月11日,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的潜水调查船“深海2000”号在西南诸岛伊平屋海域成功完成第1000次潜航。“深海2000”号1982年五月第1次潜航至今已有16个年头。其间它进行了大量的生物调查、地质调查及地震区域的调查。第115次潜航时的新发现1984年6月5日,深海2000号在相模湾水深1130米的深海中潜水航行,在高度计指向离海底还有15米时看到一片涌动着的白色物体,经调查发现这是一种叫做“西瓜贝”的贝类。这种贝类的体内共生着一种特殊的细菌,这种细菌以海底涌出的甲烷气和硫化氢为能源来生产有机物,而“西瓜贝”就是靠这一有机…  相似文献   

17.
Passage 1潜水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令无数潜水爱好者沉醉。到底是什么原因吸引了那么多潜水者呢?海底到底有什么呢?你想不想去探险呢?但要注意安全噢!  相似文献   

18.
一部美国电影《威廉潜水探险记》,展现出海底世界的奇妙: 美丽的海葵,花斑奇异的贝壳,往来穿梭的蝴蝶鱼,茂密的珊瑚丛,还有凶猛的鲨鱼……这一切都使观众心驰神往、惊叹不已。然而,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在海底拍摄的困难,以及海底摄影所走过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19.
赵圣龙  袁荣芳 《课外阅读》2011,(12):161-162
学问,此乃人类最宏伟的灵魂工程;激趣与乐学,更是学问最强有力的助推器,它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关于激趣乐学这一至关重要的风靡一世的教学话题,无不牵动着人类聪慧的心灵,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沉沉地烙下了重重的印记,就连世界顶尖级人物爱因斯坦也曾这样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还有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如此劝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相似文献   

20.
到海底安居     
地球表面的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表面积71%。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及陆地表面的拥挤,人类向海洋空间和海底发展是必然趋势。人类能不能在海底居住,并且像在陆地上那样建起一座座海底城市。其实,在这方面,人类已经有过初步的尝试和探索。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名叫库司桃的法国人,组织了一项名为“大陆架”的海底生活实验活动。他们把一个直径5米圆球形水下“房屋”,送到距离海平面100米深的海底,6名实验人员在水下房屋内进行了21天的观察工作。这项实验当时惊动了世界,它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