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建构功能要求电视的叙事、主题和视听语言等复合策略能够支持并维护显在的意识形态价值信息,电视媒体是民族文化的认同中心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中心.电视作为一个共享的视听共同体,既要提供参与到民族共同体中的文化模式,也要实现意识形态的建构功能.电视文化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在推进当代中国的民族国家共同体实践进程中,应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电视竞争越来越多的表现在节目模式的竞争,一个成功的节目模式会创造出收视、广告、相关产品和全球经营的奇迹。随着中国入世、境外媒体的有限准入,中国电视行业形成了全新的竞争格局。大量事实表明,一个新颖、高收视率的电视节目模式,会给电视台带来丰厚、多元的利润。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国电影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中国对境外影片审核与引进制度逐步放开,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正在涉足境外电影产业,而传统媒体也积极开发境外电影的电视端发行渠道.互联网视频网站在广电严控下进行OTT业务开发,也为境外电影在中国电视端播出创造可能性,互联网和云数据为电视端观看境外电影提供技术保障,智能电视和周边硬件设施将电影观众拉回客厅,而基于有线电视宽带资源的全国电影频道联盟也将继续发力,打开电视看电影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4.
2011年10月以来,国家广电总局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境外影视剧引进和播出管理的通知》,这套政策组合拳,对电视媒体的内容构成、经营模式、竞争格局等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在笔者看来,广电新政的要旨在于净化电视文化环境,是为中国电视文化的重构传递信号,进而推动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殷亮 《传媒观察》2011,(9):47-49
当前,国内对境外电视节目模式的引进和借鉴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打开电视,从中央到地方台都有不少新节目涌现,其中很多是对境外的节目模式进行了充分吸收和借鉴,十几档"翻版"自国外的新节目以集群姿态陆续亮相于各大卫视。在  相似文献   

6.
李颖 《视听》2012,(7):3-5
对于中国电视业而言,2011年是一个"模式引进"如火如荼的年份,超过十档通过改编、购买电视模式版权而创新的电视节目登陆电视荧屏。"取经"海外的新节目模式蓬勃发展,这其中有季播性大型活动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辽宁卫视《激情唱响》,也有常规性综艺节目,如东南卫视的《明天就出发》和《朋友就该这样》,也有强调代际沟通的深圳卫视《年代秀》。  相似文献   

7.
郑达威 《青年记者》2012,(30):45-46
"对外传播这一概念主要是由我国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它主要是指通过自主创办或与境外人士合作的报纸、刊物、广播、电视、通讯社和网站等传播媒体,以境外人士为主要传播对象,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最终目的而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①根据拉斯韦尔模式,对外传播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五类:  相似文献   

8.
陈辰 《视听界》2005,(3):4-12
随着中国媒体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进程,电视媒体的资本运营成为业内广泛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纵向的、横向的和外围的三个角度分别就我国电视行业投资主体变化的历史沿革,介入节目的各个环节以及境外电视行业投资主体的构成进行分析对照,探讨传统的电视行业国有资本事业化经营模式向多种资本并存、企业化经营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给电视行业体制改革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张阿林 《声屏世界》2009,(10):46-47
随着“Discovery”和“国家地理”等境外强势纪录频道的进入,越来越多的纪录片爱好者的注意力被吸引走,留给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份额和收视率开始萎缩,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面临境外纪录片的猛烈冲击。中国电视纪录片作为民族文化的最佳记录载体怎样走向市场?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融入新的时代?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兴衰,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广东是中国大陆唯一允许境外电视合法落地的省份,迄今已有香港无线、亚视、凤凰等9个境外电视频道落地广东,珠江三角洲由此成为境内外电视新闻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区。在竞争中,广东电视经历了退守、相持到占据优势的艰难曲折的过程,在较量中学到了许多东西。  相似文献   

11.
在对境外电视媒体强势竞争的市场突围中,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大打民生新闻牌、草根娱乐牌、珠江文化牌、立体营销牌.开创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品牌建设之路.不仅提升了频道自身影响力.也为中国电视媒体如何应对境外媒体的强势竞争提供了先行先试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电视历史剧如何在表现历史题材时做到尊重历史并重新解释历史,还原人物并重新塑造人物.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的境界,是当今电视历史剧创作中探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小说《谁主沉浮》改编的电视历史剧《长河东流》为例,通过其改编过程中整合中国传统文本的叙事方式及传递主题的范式,探讨电视历史剧改编中对传统文本的传承与整合、继承与创新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
常江  王晓培 《现代传播》2015,(4):102-106
本文使用"再现"理论与叙事学方法,对近年来西方主流电视媒体制播的11部(共24集)以"中国崛起"为题材的电视纪录片进行文本分析,尝试解读西方主流电视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加以建构的意识形态机制。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之上,勾勒西方电视纪录片对中国形象的主要叙事模式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在特定的国际社会与文化语境之下对其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4.
2016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的工作通知》(下文简称《通知》),掀起了我国电视综艺节目自主创新的新一轮热潮.《通知》要求上星频道播出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时提前备案;与境外机构联合研发的节目,如果中方未取得完全知识产权,将视同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管理;各上星综合频道每年在晚间黄金档期间开播的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两档,并强调节目的自主创新.由此可见,我国综艺节目的创新需要在增强版权观念和精品意识的同时,自主研发弘扬社会正能量、倡导核心价值观的电视综艺节目,以娱乐化的方式融合本土文化,传递文化精髓,树立民族自信.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电视外宣节目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由稚嫩走向成熟。然而外宣节目虽然通过各级卫星频道播出能覆盖全球,但是它们却很难在境外落地,没有真正进入境外观众的视野,没有完全变成有效节目。电视同行尝试了很多办法,比如“借助境外主流媒体宣传中国”。我国副省级以上电视台在境外都有自己的友好台或者合作媒体,很多城市在境外都有友好城市,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宣传中国,通过他们的频道播出中国的外宣节目。我们可以合作制作节目或者把制作好的节目送到对方频道播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两个突破:一是在宏观思路上,主动地联合境外媒体,争取…  相似文献   

16.
自2015年以来,电视综艺火爆荧屏,这种有人物、情节与冲突的电视艺术形式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然而缺乏深度、创新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在新媒体竞争格局中电视综艺要紧跟时代步伐,摆脱对境外节目模式的依赖,激发原创活力,凸显中国特色,坚守正确的文化取向及核心价值并将其有效的传播是电视媒介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更好彰显电视媒体社会责任及文化担当.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视忧思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独资的中国电视作为强势媒体,却有着与其高技术含量、产业化方向不相称的管理体制,表面繁荣的中国电视实际上已是危机四伏。境外电视媒体在广东已有限落地,运作机制僵化、落后的中国电视面临巨大冲击,如何应对、寻求突围是中国电视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洪峰 《视听界》2008,(4):105-107
广东是全国电视媒体竞争最惨烈的地区。广东省内电视台有三个上星频道,即广东卫视、南方卫视和深圳卫视,这在全国绝无仅有,卫星频道的竞争尚且如此,更遑论地面频道之间的竞争了。同时,境外电视频道在广东的率先落地也加剧了竞争。目前,在广东面向公众播出的境外电视频道达到8个,加密播出的还有34家,广东地区已成为境外电视媒体逐鹿中原的桥头堡和电视传媒特区。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媒体中流砥柱的今天,面对新兴的网络媒体、虎视眈眈的境外卫星媒体对境内电视媒体产生的巨大冲击,电视新闻节目如何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文化的多元共生、互融互补的格局,促使中国音乐电视呈现出兼容并协调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多元文化传播价值取向的格局.不同的文化形态从各自的传播价值取向控制和影响着中国音乐电视的传播,由此而产生了主旋律类音乐电视、娱乐类音乐电视和艺术类音乐电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