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忌写“模仿新闻”。新闻,本应取之于生活,贵在创新。可是有的通讯员却总是在报纸上找题目,强照葫芦硬画瓢。新闻姓“新”,最欣赏的是独创,最忌讳的是模仿。有经验的记者、通讯员每天都看报纸,但他们不是从报纸上找已经报道的  相似文献   

2.
(一) 俗话说“兼听则明”,但在新闻报道中却往往会有“兼听”不明导致的新闻失实。前几年某通讯社播发了一条关于“陨冰”的消息,结果失实。其实记者当时到了新闻现场,他首先采访了几位见过“陨冰”的知情人,有的说:冰团突然从天而降,打落许多树叶,这么大的冲击力,肯定是太空中飞来的陨冰;有的说:硕大的冰团打碎在地都呈棱形细块,必然不是平常的人造冰。记者问他们这些情景是不是他们亲眼所见?他们说,这些都是在现场听一位目击冰块落地的人讲的。记者于是又找那位现场目击者核实,最后终于发出了关于这一天外来客的报道。可是不久就有人证实,这块冰是他们从墙外高处扔进来的,是块普通人造冰。又如早几年,一家报纸转发了某单位广播站的一篇表扬稿,表扬一名司机在汽车油管突然爆  相似文献   

3.
今年2月12日,文汇报一版头条报道了上海市南京路上三位受到万人夸奖的营业员。一个营业员受到万人称赞,值得发一版头条新闻。倘若到此为止,言犹未尽,人们自然产生一个悬念:他们三位怎么能受到“万人夸”?于是,记者接着报道:“万人夸”的秘诀在哪儿?由此引出了“文明服务,礼貌待客”的主题,文章就从这里做开了。早在今年1月初,报社就在考虑集中抓一  相似文献   

4.
记者与导演,原是不搭界的两个行当。可不知从何时起,有的记者兼做起“导演”来了。谓予不信,有例为证。某专业户,订报刊数十种、一位记者知道了,便登门采访。问来问去,总觉没新闻可写。记者灵机一动,于是乎当起“导演”来:先把散乱的报刊稍作整理,找块木板写上“报刊信息服务中心”挂在墙壁上,再找几个人在堆放报纸的桌子旁坐一坐或转一转。如此这般一摆弄,一条“专业户办起报刊信息服务中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国报纸上出现了一件新鲜事,叫“有偿新闻”。怎样看待“有偿新闻”?这是当前新闻工作中一个值得考察的问题。一目前我国报纸上出现的“有偿新闻”,大体上可以分为四大类: (一)零售类。这类“有偿新闻”大多数是记者干的。办法是:你给我钱,我给你写稿。这类“有偿新闻”交易都是秘密进行,悄声无息,极为神秘。 (二)批发类。这类“有偿新闻”大多数是报社编辑部门干的。办法是:由编辑部门出面,找有钱的单位和有钱的个体户“赞助”,与“赞助”者联合“主办”或“合办”或“协办”报纸专栏。近年来,由于这种批发类“有偿新闻”很多,有钱的单位和有钱的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新闻战线的新兵,刚到报社时常常为找不到新闻线索,写不出新闻而发愁。原因是:老记者们都有自己的关系户和联系单位,手里天天攥着一大把一大把的新闻线索。特别是那些“大腕”记者,报纸上的显要位置好像是他们“承包”了似的,天天都是他们写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7.
一位报人曾说过,报纸编辑的功夫,相当一部分“藏”在他所编辑的报纸里。这话说得十分含蓄,但也道出了报纸工作的真谛。 作为记者,其精神产品每天与读者见面,其中不少新闻佳作更是受到万千读者青睐。而编辑身居幕后,充当专做“嫁衣”的裁缝。他们的精神劳动倾注在浩如烟海的报纸里,倾注在每一篇新闻稿件中,却鲜为人知。 也许正是这种职业的特点所致,记者往往受人关注,受人尊敬,而编辑常常被人忽略。有人误以为,要办好报纸,只要有一批拉得出、打得  相似文献   

8.
报纸为读者服务不周到,还表现在报纸上经常有一些名词,许多人看不懂,有些新闻人们看了似懂非懂。因此,报上应该经常有各种解释性的资料,要有“小辞典”,条件许可的还要配有地图,等等。这些工作,不少报纸是做得非常不够的。这种服务不周到的情况,从思想上找原因,除了缺少责任心之外,是不是还有那么一种思想在作怪,即许多办报的人,总以为读者什么都知道,都该是“看报专家”。因此,该向读者交代的不交代,该作补充说明的不说明……种种难为读者的情况就时常不断地发生了。我想起外国新闻界有种说法:“新闻的生命只有24小时”,或说“新闻只管24小时”。他们是怎样想的和做的,不去说它。就字面看,以我  相似文献   

9.
《中国青年报》1991年12月30日二版,利用近整版刊登《他们是一群“编外记者”》一文,向广大读者介绍在各条战线上为该报积极撰稿的22位通讯员,并配有、“群像”剪影。由于篇幅所限,同时提名表彰38位优秀通讯员。许多通讯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努力为报纸写稿,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任劳任怨的事迹应大力宣扬,广为人知,从而引起人们对通讯员的理解和尊重,以资鼓励他们写出又多又好的稿件来。要办好一张报纸(刊物),离开了众多通讯员的支持是难以做到的。据悉,一般报纸的用稿量,有近乎一半出自通讯员之手;每年各级评选好新闻,有很多的佳  相似文献   

10.
地方报新闻改革的“热点”和“难点”,我认为主要是: 在加强舆论监督上,应改变“林黛玉身处贾府”的被动局面,大胆地开展批评报道。今年以来,各地方报都在探索加强舆论监督的报道,有的辟专栏,有的派记者到机关、部门现场采访,揭露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有的则抓住重大典型案例进行解剖,使报纸的舆论监督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是,也有不少地方报在加强舆论监督上,有点像“林黛玉身处贾府”的样子,上不敢得罪“老祖宗”,下不敢得罪贾宝玉、丫环、侍女。作为地方报,上面的问题不敢“捅”,基层的也不敢得罪。有些中小  相似文献   

11.
今年《新闻战线》第1期发表袁建达的文章《“告记者”引出的反思》。读后想谈点不同看法。袁文首句说:“记者最恨‘告记者’的人。”这一论点(实际是袁文的主旨)有失偏颇。通篇文章给人一种印象:记者不能告,记者怕人告。笔者大小也是个记者,曾多次写过批评报道,被人家按住穿“玻璃小鞋”,险些上法庭。但我却从来不怕告,没有人把我怎么样,因为我写的批评报道事实是准确的,被批评者可以从其它方面给我“捅刀子”,但他们却不敢拿着报纸对簿公堂。对“告记者”应有全面的认识。其一、告记者是历史的进步。以前,即使有了失实报道,被批评者也不敢去告记者。现在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作为公民的被批评者在受到损害时,懂得了用法律保护自身的权利,那么,告记者是正当  相似文献   

12.
记得我刚刚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第一次出去采访,参加一个庆功祝捷大会,地方领导和解放军部队首长听说有记者来了,硬是把记者请上主席台。初出茅庐,受宠若惊。其实,自己被邀请上台,压根儿没有“无冕之王”争一争席位的妄想,邀请者也纯然是出于对宣传鼓动工作的重视,对党的报纸工作者的尊重。那种情景,至今回想起来,仍令人激奋不已,深感作一个记者肩负的责任和光荣使命。党的报纸的记者受到杜会的尊重,这是我们党的传统。社会上对于  相似文献   

13.
有两位读者在评报栏前边看边对话; 甲:“编辑记者的文学水平够高了,怎么还有这么多差错?”乙:“谁吃饭不掉几个饭粒?编辑、记者也是人不是神,一点差错都没有是不可能的。”他们的对话有贬也有谅解,但确实值得办报人深思。“吃饭掉饭粒”“吃馍掉馍花”,跟“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是一个意思,这是对“差错”的一种开脱和自谅,这种差错难免论也是影响报纸编校质量的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14.
杨萍 《青年记者》2012,(11):38-3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报纸受到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夹击,巴菲特曾说:报业似乎进入了“漫长的衰落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延续报纸生命,挽回日益下滑的报纸发行量?报纸视觉化被提上议程. 阿莱斯说:“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我们自身在当今都已经处于视觉成为社会现实主导形式的社会.”这一社会被阿莱斯称为“图像时代”(Toward TheImge).从深层意义上来理解,“所谓图像时代,是指人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和经验都视觉化、形象化了”.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笔者所在县城有家企业被某报“地方版”“表扬”了一通:“该企业产品畅销欧美20多个国家,去年创汇9000万美元”云云。其实,这家企业生产状况很不景气,产品别说畅销欧美,就连地方市场也少人问津,至于说“创汇9000万美元”,更是无稽之谈。这种睁眼说瞎话的假新闻,为什么能堂而皇之地登上这家报纸的“地方版”?该企业经理私下告诉笔者:“那位记者找了我好多回,还说别看他们挂着大报的牌子,其实地方版的编辑记者是自己养活自己,只要企业肯出钱,想怎样宣传都好说。”此事,给我们新闻宣传管理部门敲响了警钟:对此类“地方版”中的有偿假新…  相似文献   

16.
去年9月23日,日食奇观出现在江、浙、沪、晋、冀、陕、新等省、市、自治区上空。新闻记者面前摆着一个问题:眼睛是朝天看,还是朝人看? 从10多家报纸上找答案,可以发现,多半的记者眼睛紧盯着太阳看,因为他们描绘的是一幅见物不见人的“日食演变图”。在众多的日食报道中,杭州日报的“杭城万众争睹日食奇观”,  相似文献   

17.
或许有人看了文章的题目会感到奇怪:报纸当然是编辑办的了,记者写稿,编辑编稿,然后印出来,就是报纸。怎么可能是报纸来“办”编辑呢? 话是一点也不错的。从报纸的“生产流程”来说,报纸是“我”生产的。但是,无论是7年多的记者生涯,还是7年多副总编辑的工作中,却常常有一种被新闻赶着走、被报纸赶着走的感觉。比如说,当记者时,确实常常在改革开放的第一线发现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事物、有感人  相似文献   

18.
芦晓娟 《新闻窗》2014,(4):30-30
一直以来,记者都被看成一种崇高的社会职业,人们曾给予记者工作极高的评价和赞誉,甚至给记者冠以“无冕之王”的美名。他们只看到了记者工作光鲜亮丽的一面:在报纸上可以长篇大论地发文章、发新闻图片,以及采访时的风光。毋庸置疑,这个职业是光荣的,但要做好记者却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9.
王方军 《军事记者》2006,(12):64-64
出差刚回连队,我班的新兵张兵就急匆匆地跑来对我说:“班长,9月30日大队组织点验,刘干事把你那两大叠《军事记者》杂志全没收了。”真有这回事?难道我的《军事记者》杂志也属于违禁物品吗?“什么意思,我得找他去。”“班长,是不是因为上次借书的事得罪了刘干事,故意整你。”也有可能,不知道刘干事从哪儿得知我参加了军报函授学习,上次特地跑来连队找我借阅《军事记者》杂志和函授月刊,因为我在海口出差,就让他找张兵要钥匙拿,结果张兵说非要等我回来,他做不了主。“哎!都怪你这个死脑筋!上次要把这些杂志借给他不就没事了。”“班长,我也是…  相似文献   

20.
太原烟草厂送“关系牌”香烟的问题,也牵涉到一些新闻记者。有的记者一尘不染,显得更加可敬可爱;有的人则出现在被告席上,在新闻工作中打了败仗,影响十分不好。两相对照,优劣分明。原因何在?问题就出在作风上。党报记者受人尊重,受人欢迎,这是他们所担负的光荣职责所决定的;根本的,是党赋予党报的崇高使命所决定的。但是,每一个记者在群众中是不是真正受到人们的尊重与欢迎,那就要看他能不能正确处理“人敬”与“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