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讲到溶液的性质时,不同版本的初中化学教材均把溶液的导电性作为一条重要的性质来阐述。而在实验中为测定不同物质是否具有导电性,需逐一检验其导电性,不仅费时,而且实验现象很容易混淆。为此.笔者自制了一个让多种物质同时进行实验的溶液导电演示器,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微观变化的角度解释宏观变化的现象,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特别是在溶液的导电性这一实验中,需要用一种操作方便、效果显著的仪器来检测溶液的导电性,同时检测溶液稀释过程中、化学反应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从而明确溶液导电的微观实质。我们设计制造了这种便于携带的溶液导电仪,有效地解决了溶液导电部分教学中的诸多难题,不仅使相关实验教学操作更为简便,效果更直观,而且对于化学实验中用宏观的变化现象揭示微观的变化本质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1实验改进的目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八章[实验8-1]有关物质导电性的实验,现象虽然明显,可见度也大,但实际操作起来,有其本来的弱点。a.使用仪器较多,要用到学生电源、灯座、灯泡、导线、电极等。b.药品用量大,并且花费时间多,操作比较烦琐。c.弱电解质如水的导电性难以测出。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对此实验进行了大胆改进,自制了一种能测物质导电性的装置,该装置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药品用量也只有常规实验的几十分之一,并且现象也十分明显。2实验改进装置制作改进装置的材料有:发光二极管1只钮扣电池2枚,废旧圆珠笔外套1个,铝芯导根,铜芯导线2根…  相似文献   

4.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一节中演示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每次只能演示一种物质的导电性,当需要演示多种物质导电性时,教师的操作繁琐、时间较长,在短短的40分钟的课堂上很难满足教学要求。于是笔者在教学中设计制作了酸碱盐电解器教具,提供一种简化操作、缩短时间、具有可对比性的教具,在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溶液的导电性是讲述电解质概念的重要实验。在中学化学初中课本“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及高中课本“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中的演示实验均以220V交流电作电源,灯泡为指示器。这种实验方法不够安全,而且只能由教师本人操作,若用干电池或蓄电池作电源,则又因电解质溶液电阻太大而使灯泡不亮。为了能安全、简便操作做好这一实验,为了能增强生动的直观  相似文献   

6.
溶液导电性实验是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中的1个演示实验。实验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一个简易检测设备(2个石墨电极,1个小灯泡,2根导线,加上1个支架)来检测溶液的导电性。该实验操作简单:依次将装有溶液的烧杯放到支架上,插入石墨电极。闭合电源,看小灯泡是否发光,以此来判断溶液的导电性。在实际教学中,该实验确实为教学提供了形象直观的实验效果,给教学带来了方便,学生也感兴趣。但从学生学习和教学的效果来看,该实验显得有些简单.在涉及溶液导电性的深度与广度方面有待进一步探讨,因此,笔者就该实验进行全新的创新设计.开发出溶液导电测试仪,方便教学使用。  相似文献   

7.
电化学是化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针对有关电解、原电池、溶液的导电性等实验内容设计并制作了这台电化学多功能显示器。它有三个方面的功能 :①判断溶液的导电性 ;②电解电源 ;③原电池。为实现上述三方面的功能 ,其工作电路由直流电路和音响电路两部分组成。再配上电源、波段开关、电流计及两个探测电极就构成了整个仪器。显示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 1所示。操作说明如下 :a .判断溶液的导电性。电极“ ”接 1位 ,电极“ -”接 2位 ,将两石墨电极插入液面以下 ,则仪器显示结果如下 :表 1 实验显示记录试 剂声 光 显 示电流计结 论…  相似文献   

8.
物质的导电性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课本中采用220V市电做电源,且导线过长,显得很凌乱,操作起来很不方便,误差大,存在很大安全隐患,短路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克服以上缺点,笔者设计制作了"小型导电演示器".使用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9.
在化学教学中,测试溶液导电性的装置离不开低压电源,且难移动、耗能大;同时,待测溶液的用量大,不能灵敏地测试出自来水的弱导电性,实验说服力差。为此,笔者用激光灯替代了课本装置中的低压电源、开关、灯炮及灯座,用铜芯线替代了石墨棒,连接成如图1所示的测试溶液导电性的简易"魔笔"。  相似文献   

10.
在九年制初中化学课本中,对溶液导电性的测试装置教材虽然做了多次更改,可是实际运用起来却比较麻烦.为此,我设计了一个简单、操作方便的实验装置--手持式溶液导电性测试器.  相似文献   

11.
一、方法与步骤: 在烧杯里盛1:23的醋酸溶液250毫升,利用试验物质导电性的装置,实验它的导电性,小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中有物质的导电性实验,采用小灯泡作为物质导电性的发光体,但实验现象不明显——小灯泡几乎不发光或者亮度极其微弱,根本看不到像教材上那样的“光芒四射”的现象。同时,在学生分组实验中,该实验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为此,运用实验室常用的电流计代替小灯泡,可在通电瞬间使电流计指针发生较大幅度的偏转,实验现象明显,实验操作既简单又安全,适合教师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13.
物质的导电性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课本中采用220V市电做电源,且导线过长,显得很凌乱,操作起来很不方便,误差大,存在很大安全隐患,短路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克服以上缺点,笔者  相似文献   

14.
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大多是在溶液中通过离子之间的相互交换而实现的.因此,巧用离子性质在分析以下五类问题时,往往比运用物质性质来得便捷.一、溶液导电性变化分析例1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Ba(OH)2的溶液中,溶液导电性明显减弱的是().A.盐酸B.Na2CO3溶液C.Na2SO4溶液D.H2SO4解析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多少.盐酸加入到Ba(OH)2溶液中,盐酸中的H+与Ba(OH)2溶液中的OH-相互结合生成H2O,溶液中的OH-减少了,但新增加了Cl-;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加入到Ba(OH)2溶液中,Na2CO3溶液中的CO32-及Na2SO4…  相似文献   

15.
北大版初中物理第二册有验证溶液导电性的实验.教材所叙述的方法是:将一条粗棉线接入电路中,分别用食盐水、碱水和稀酸将棉线浸湿,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该实验现象不明显,直观性差,为此,我们做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6.
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 ,大多是在溶液中通过离子之间的交换而实现的 .因此 ,运用离子的性质分析以下五类问题 ,往往比运用物质性质更便捷 .一、溶液导电性变化分析例 1 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Ba(OH) 2 溶液中 ,溶液导电性明显减弱的是 (   ) .(A)盐酸    (B)Na2 CO3(C)Na2 SO4 (D)H2 SO4分析 溶液导电性的强弱 ,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多少 .盐酸加入到Ba(OH) 2 溶液中 ,盐酸中的H+ 与Ba(OH ) 2 溶液中的OH- 结合成H2 O ,溶液中的OH- 减少了 ,但新增了Cl- ;Na2 CO3、Na2 SO4 加…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溶液导电性实验,了解某些化合物的干燥晶体不导电,溶于水时可导电.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并对其现象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推理,使学生了解酸碱盐溶液导电的原因,并得出电离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溶液导电性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实验,许多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的学习都离不开这个实验的支撑,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原理需要做好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可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苦于没有一套操作简便、反映灵敏、效果良好的演示仪。从已有的装置和资料看,有的使用直流电源,有的使用交流电源,电极基本上使用石墨电极,显示电流大小则用小电珠。  相似文献   

19.
一、复习要求1 常识性介绍 催化剂 ;爆炸 ;化学反应中的放热或吸热现象 ;溶液的导电性 .2 了解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燃烧和燃烧的条件 ,缓慢氧化和自燃 ;金属活动性顺序 ;pH和酸碱指示剂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3 理解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 ;质量守恒定律 .二、知识结构和主要内容提示(一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    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化学性质 :物质在…  相似文献   

20.
黄玉梁 《考试周刊》2013,(1):152-152
<正>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探究电解池的形成条件及电解的原理。探究实验:①如图1:将两根碳棒分别插进U形管内的CuCl2溶液中,观察现象。(稍候,若碳棒表面无明显实验现象,则可取出碳棒继续下一步操作);②如图2:将两根碳棒用导线连接后,浸入U形管内的CuCl2溶液中,观察现象;③如图3:将两根碳棒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浸入U形管内的CuCl2溶液中,再接通直流电,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实验①碳棒表面无明显变化。实验②碳棒表面无明显变化。实验③阴极:碳棒上逐渐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