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本人针对高考数学试题的一些特点,并结合第三轮复习的实际情况,就高考前备考的有效性谈一些看法,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把握高考题,提高高考数学第三轮复习的效率.高考是一个由熟悉到陌生,再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或者说高考是一个把生疏转化为熟悉,在熟悉中发现陌生的过程,所以可以说高考题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相似文献   

2.
害怕看医生     
正每次去打预防针,只要一看到医生,宝宝就会又哭又闹,拼命打挺,有时还要全家人把他按住才能接种疫苗。宝宝这么小就知道怕医生了,妈妈应该怎么做呢?为什么宝宝害怕看医生害怕陌生人30~1岁的宝宝会开始认生,出现"陌生人焦虑"。陌生人或陌生环境都会引起宝宝的焦虑情绪。他们往往见到陌生人就会退缩、哭闹,好像失去安全感。尤其是在医院这样陌生的环境中,宝宝会害怕陌生的医生,害怕给他带来伤害。不愉快的联想虽然0~1岁的宝宝还没有长时  相似文献   

3.
命题原创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幼儿园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给陌生人开门";我们在家中叮嘱老人:"陌生的电话号码不接"买东西不听陌生人的推荐";银行门口摆放着提示牌:"不给陌生账户打款";社区警务站贴着海报:"陌生人搭讪,轻易别理睬"…… 材料二:我们常说"熟人好办事",美国知名学者弗里德曼却说:"陌生人扑灭我们的火灾,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陌生人在收音机、在电视或报纸上告诉我们陌生人的新闻……"  相似文献   

4.
如何正确得体地称呼陌生人是一个虽然困难但又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主要讨论对陌生男性的称谓语,试图揭示一些常用的陌生男性称谓语的利弊,分析其称呼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对人们的日常交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短章三则     
陌生的情感
  每当遇到一个陌生的事物,我就意识到,这是我从未看见过的。但当我遇到一个陌生人,我却没有这样的想法。这是否意味着,人比事物离“我”更为遥远?我不能确定。不能确定的首要原因,对于我而言,不是理智,而是情感。  相似文献   

6.
笔耕不辍,久栖文坛,很是收到过一些陌生人写来的信。但是近日收到的一个陌生女孩的来信,却使我不由得细读数遍,心生出几许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感动。  相似文献   

7.
已经记不起有多久没为亲朋好友写过一封手写信了,更别提写给陌生人了。提及写给陌生人的书信,很多人不免会想起茨威格那部著名的小说——《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即使那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陌生人,即使它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它仍然像是一个符号,记述着一种神秘,一种想望。如今,有一名普通的女子,将这种神秘幻化成一份润物无声的善意,为这座充满了冷漠与隔阂的都市,带来人性的温暖。如果你也来写一封"给陌生人的情书",你会写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1~我一定是一个很讨厌分班的人,这意味着过去那些跟你有牵扯的人离你远去,而你不得不重新接纳一批硬生生地闯进你生命中的陌生人。但是似乎学校对此事永远乐此不疲,他们乐于去拆散那些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感情,然后把我们变得坚强无比。来到新班级的第一天,我并不觉得那些陌生的面孔比我正在做的习题来得有趣。"汪琪,班主任叫你去办公  相似文献   

9.
题目:《陌生人》。写作要求:体裁、写法不限,字数800字左右。【命题目的】:考察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悟能力。【思路设计】1文章的重心放在“我”对陌生人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上。文章的开头可以从认识这个陌生人开始写起,写刚开始的时候自己对他的种种猜测、看法,然后,再着重写几件与他交往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有助于展现这个陌生人的性格品质等内在的东西,最后写自己不再将他看作陌生人,而是当作朋友了。2文章的重心放在“陌生人似曾相识”这一主题上。文章的开头可以由议论引发,提出“陌生人并不陌生”这一不同寻常的观点,然后,着重叙述一件好…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一名澳大利亚人Juan Mann,在澳州悉尼闹区街头发起了给予陌生人“Free Hugs”的活动,传达一种来自陌生人的关怀。随着这个活动的视频短片在著名YouTube网站上的传播分享,这个充满温柔和真情的自由拥抱活动的热湖迅速蔓延……近来,自由拥抱活动在中国的风靡引发了褒贬不一的各方评论,究竟这是一种矫情作秀还是一种拒绝冷漠的自由拥抱?小编在此不作过多评价。当我看到了Juan Mann的视频短片时,感动之余的我只想到了一句话:Sometimes,a hug is all what we need.在这个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里,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你甚至可以和另一个半球的陌生人面对面聊天,却会忽略了身边的人。你可以通过网络和陌生人促膝长谈,却很少和自己的邻居说一句话。每天我们都会遇见许多陌生的脸孔,大家目光接触时大多都带着警觉、排斥甚至敌意,害怕受到伤害的我们选择了保持距离。面对来自陌生人的拥抱,我们有没有张开双臂的勇气呢?至少让我们学会微笑,因为多一个微笑,多一份温暖!  相似文献   

11.
另一个自我     
在一生当中,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遇见陌生人。可你是否想到,另有一个陌生人在与你形影相随?他与你亲近异常,胜过你的妻子、儿女、父母或朋友。他就是你内心的陌生人。他所以陌生,可能是你不认识他,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他的存在,也不知道他起过什么作用。但你一定要好好了解他,只有当你真正认识了他之后,他才能成为你最好的朋友。你只有与这位陌生人坦诚相见,才会获得实在的幸福。如果你忽略他,或根本不去了解他,他可能成为你最危险的敌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需求情感,喜爱美观,是幼儿的共性。在通常情况下,幼儿碰到一个陌生人,或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往往会害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怯生”。但是,如果幼儿遇见的这个陌生人能够主动地亲近他,热情地爱抚他,赋予他以丰富的情感,那么,他很快就会去掉怯生的心理,很快与人熟悉起来,彼此交上朋友。如果幼儿进入的幼儿园这个陌生环境有花有草,环境可人,还有他们喜爱的动物和玩具,那么他们很快就会接受这个新鲜事物,忘情地投入这个新的环境。因此,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应尽量为幼儿提供优美的、亲切的、与幼儿情感相通、情趣相适的环境。这样,幼儿就会很快…  相似文献   

13.
傅锴 《神州学人》2013,(11):22-23
好多分享留学经验、提供留学建议的帖子都告诉大家,在国外,除了学习,也要尝试了解当地人的生活;除了混迹于华人社区,也要多交点外国朋友。然而初到一个陌生的国度,要开始与陌生人的友谊,迈出第一步总是非常困难。大概是守着中国人含蓄的传统,总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外来者,  相似文献   

14.
美丽的承诺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 再奉第二杯茶,你是我们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将用生命来保护你。  相似文献   

15.
校园欺凌作为攻击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并不陌生.但对于广大教育者和家长而言,校园欺凌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汇,或者说在很多老师和家长看来,孩子之间的欺凌行为只是孩子之间的游戏,不用大惊小怪.但事实上,校园欺凌正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甚至可能夺去一个孩子的生命.校园欺凌问题的研究是发展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研究中极具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校园欺凌行为的积极预防现已成为校园心理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在心理学上有这样一种说法,叫做“门槛效应”。它的意思就是说,陌生人之间由于对彼此毫不了解,所以就很雉找到共同的话题,就好像第一次去上门拜访某个人一样从陌生到熟悉有一道门槛一样的障碍,很难让人跨越这种陌生感。这也是很多朋友为什么不愿意主动和人交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陌生的熟人     
只要我一出门,我就能碰到许许多多的,陌生的熟人。见面了,点点头,笑一笑。这些陌生的熟人,比起那些熟悉的陌生人来,感觉不知要好多少倍。  相似文献   

18.
<正>在现代社会中,“陌生人社会”已经成为一个时下较为常见的学术用语,到底什么样的社会可称为“陌生人社会”呢?实际上,“陌生人”并不是现代性的产物,在“熟人社会”中,人们也会偶尔接触到“陌生人”。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与陌生人之间互动和交往日渐频繁。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通过BBS、微博或者短视频直播平台等虚拟社会空间进行接触和交流,同样促成了“陌生人”之间接触和遭遇的可能性。不管是面对面的互动和交流,还是位于虚拟空间中的接触,  相似文献   

19.
邂逅,七月     
一年过半,夏已深。虽然在烈日下皮肤被晒得黝黑,虽然蚊虫仿佛无处不在,虽然在炎热的空气里汗流浃背的感觉并不那么舒服,可就是忍不住随心所欲地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的欲望。于是左手行李右手机票,踏上了通往世界另一端的旅程,在路上邂逅一个又一个亲切的陌生人,邂逅陌生的另一个自己。  相似文献   

20.
尘埃     
一 生命,生命,生命…… 当我不断地重复这个词语,这两个字,竟发现它是如此的陌生,不真切。它是黑暗环境中潜伏的不明物体,介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晦涩难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