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这几年,“磨课”在中小学各科特别是语文教研中流行起来。“磨课”,即组织同组老师或邀请有关专家对某位老师将要参加教学评比的课反复观摩、推敲、修正,使之趋于完善,以充分展示参评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我认为,“磨课”也是实现教学设计最优化、教学结果理想化的教研形式之一;但在“磨”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怎样“磨”、由谁“磨”、该“磨”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日前,我参加了我们学校组织的一次教研活动,一位青年教师教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近期,我应邀参加了一所学校的青年教师教学评比颁奖会。从会上得知这次教学评比活动历时半年,青年教师的比赛课都历经“三磨”。“三磨”,顾名思义就是每节课都经历了三轮以上的备课、研讨、说课、反思、重构等环节。那位校长十分注重教师磨课的过程,既强调同伴互助又请了区学科教研员和一些专家进行过程指导,可见他关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用心之深。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而“磨课”则是这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一课多磨”是我园教研组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开展之初,它独特的风格受到教师们的推崇,为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与教研注入了原动力。可一段有声有色的发展期过后,磨课,遭遇了降温的困惑。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宜昌市西陵区三江小学以学科教研组为基地,以磨课式校本教研活动为载体,逐步总结出了"模课"——"磨课"——"谋课"三步法,较好地提高了全校教师队伍素质. "磨课"其实是"磨技能".首先选择课的导入、教学板书、课堂提问等教学基本功磨练教师.课堂导人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着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了"课的导入"设计比赛活动.在活动中,青年教师们精心设计导课环节,尝试了多种导课方法,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能够参与全困第九届青年教师阅凑教学观摩活动,我内心的激动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这也是我多少年来的职业梦想。这次我执教的是口语交际“辩论会”的光盘课,回忆整个磨课的经历,让我真切地品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甘苦。  相似文献   

7.
磨课是集体备课、教研的一种方式方法,也是新课程教学提倡的一种校本研讨方式.“磨课”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充满着集体的智慧。磨课的主要内容有磨目标、磨教材、磨环节、磨学生、磨细节等五个环节,其中磨教材是关键.从磨课的意义、内容和过程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一课进行全程总结,深刻领悟教材的编排意图,力争在课堂渗透新课程立意,既要遵循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在磨课中强化教学反思,才能快速提升教育教学、教研水平,“磨”出更理性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8.
正盛泽实验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拥有一支庞大的青年教师队伍。这支队伍既是学校发展的希望,也是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如何通过校本教研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为学校一个急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在累积以往成功教学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学校于2011年,正式开始在全校进行"一课三磨"的校本教研活动。"一课三磨",即一节课磨三次。这种教学研  相似文献   

9.
在某次以“读懂学生.有效教学”为主题的语文教研活动中.我听了浙江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青年教师张亮的《女娲补天》,感触颇深。张老师的课,处处关注学生主体,落实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训练.时时彰显本色语文“真实、扎实、落实”的境界。张老师的课,  相似文献   

10.
王腊花 《成才之路》2014,(35):I0012-I0012
正在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各地区各幼儿园都呈现出各不相同、千姿百态的教研活动形式。暂且不说哪种姿态更优雅,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很明显,不管是什么样的教研模式,关键是能提升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并逐步形成本园的教研特色。要想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素养,除了该教师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技能技巧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磨课",即有效的教研活动。一、我园的教研活动理念(1)自主。充分发挥执教老师的自主能动性,展示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蔡敏 《教育文汇》2014,(6):27-27
近几年来,为了有效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素质,我校开展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其中较有特色的是各学科教研组每学期一次的“滚动式”集体研课。  相似文献   

12.
马燕霞 《甘肃教育》2011,(23):87-87
“磨课”是我所在的教研组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来的,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反恩、改进、总结,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集体教研形式。以下是本人讲授人教版《新起点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AnimalWorld一课时的磨课过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校青年数学教师的比例逐步扩大。这些青年教师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思想上要求进步,但缺少教学经验,教学能力还不高。为了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教学本领,成为合格的教师,我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了“~条龙’域研活动。所谓“一条龙”教研活动,是指说课、上(听)课和评课三种形式的活动,由一人为主,群体为辅,一气呵成。这样教与研紧密结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以我教学初一几何第一章第二节(射线、线段卜课为例,谈谈我在“一条龙”活动中的做法。先说“说课”。我向教研组全体教师说,这是一节概念教学课,要求学生理解…  相似文献   

14.
刘广祥 《小学语文》2013,(1):113-115
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福建省厦门市成功落幕,我执教了《姥姥的剪纸》一课。一路走来,深感不易。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呈现出的精彩与遗憾,都值得去总结、反思,磨课的过程更值得“走个来回”。繁华落幕,静静沉思,深深体会到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能不着痕迹地体现新课标思想的课堂,才有可能是高效精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15.
笔者经常参加各类教研活动,但较少能触及自己的神经末梢.而今年3月由省教研室组织的江苏省青年骨干教师教学研讨活动,却是感触很深.2010年3月7日,一批省骨干青年教师云集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举行为期三天的教学研讨活动,围绕课例“余弦定理”进行一课三构.  相似文献   

16.
一位青年教师上教研课《七颗钻石》,作为教研主任,我亲历了她磨砺这一课的整个过程,深有感触。第一次试教,这位老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姑娘的爱心使水罐发生一次次神奇的变化,渗透“有爱就能创造奇迹”这一主旨。  相似文献   

17.
叶日定 《考试周刊》2011,(40):55-56
【案例背景】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我参与了一位老师《平行四边形复习》的磨课和展示课的教学过程。其中一道例题的教学,给了我许多启示,现整理一下与大家一同分享。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实施“希望工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河北区教育局和河北区教研室联合举办“中学教育观摩周”活动。中学教学观摩周活动从1992年12月1日起,历时一周。河北区有15所学校参加了观摩周的教研活动,参加活动大都是中青年教师。其中12个科目,18节高、初中观摩课被评为获奖课、样板课和教研成果课。这些中青年教师向来自河北区及市内各区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为了参加市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的评比,我校心育教研组的老师们特意为了我举行了心育磨课活动,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那一个月的教研活动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教学真的是一门艺术.一节好的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却需要教师长期的积累.一节好课需要多"磨",一名教师的能力更需要多"磨".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磨课的实践和调研为例,详细论述了磨课要探究教学的“魂”、探究教学的“脉”、探究教学的“根”、探究教研的“法”,从而提升磨课实效,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