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毕淑敏 《良师》2010,(9):53-53
在南太平洋的岛屿中,飞翔着一种有动听呜叫声的美丽小鸟,叫做莺鸟。它们长着形色各异的喙,岛屿上物产丰富的日子,莺鸟们靠吃多种草籽为生,活得悠然自得。但是饥荒来了,干旱袭击了岛屿,  相似文献   

2.
生死之门     
在南太平洋岛屿上,生存着一种小鸟,叫莺鸟。莺鸟以一种叫蒺藜(ji li)的草籽为食,但这种草籽浑身是锋利的硬刺,果肉被一层深深的内核包裹着,莺鸟要啄到里面的果肉,可  相似文献   

3.
莺鸟与铁星     
在南太平洋的岛屿中,飞翔着一种美丽的小鸟,叫作莺鸟,鸣叫非常动听。它们长着形色各异的喙。鸟屿上物产丰富,莺鸟们靠吃多种草籽为生,活得优哉优哉。但是,饥馑来了。干旱袭击了岛屿,整个大地好像是刚刚凝固的炽热火山,赤红的土地,看不到一丝绿色。科学家找到一些从前研究过的莺鸟,它们的腿上拴着铁环。观测结果,发现莺鸟们的体重大减,挣扎在死亡线上。原因是食物奇缺,能吃的都吃光了,惟一剩下的是一种叫做“蒺藜”的草籽,它浑身是锋利的硬刺,锐不可当。在它的内核里隐藏着种籽,好像美味的巧克力封死在铁匣中。蒺藜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铁星”,…  相似文献   

4.
食掌莺的自我覆灭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中的一个岛上生存着一种仙人掌莺鸟,又名食掌莺。它靠仙人掌生活,如果没有仙人掌的花粉、花蜜、果实及种子,它们就会挨饿。这种鸟的命运与仙人掌的  相似文献   

5.
在太平洋群岛上生活着一种名叫莺鸟的小鸟。这种鸟靠当地的一种蒺藜内核为生。铁蒺藜北方人都见过,不仅坚硬得很,而且浑身长着锋利的刺,一不小心就会扎人手、扎人脚。这么娇小的鸟,要靠这种东西为生,真不知道它是怎么活下来的。有动物学家认真观察莺鸟的进食方法,原来它要先把蒺藜叼到一块石头上,又咬又拧,然后顶住岩石,上喙发力,下喙挤压,直到筋疲力尽才能把外壳弄掉,吃到内核。动物学家再研究发现,能完成如此高难度动作,莺鸟的喙,必须长达11毫米,凡喙长达不到这个长度的,终因难以觅食 无法生存。喙长在10.5毫米以下者,只能选择死亡。只有0…  相似文献   

6.
布衣 《当代电大》2006,(6):45-45
在太平洋中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其中的一个海岛叫品左恩岛,那里生活着一些仙人掌莺鸟。因为它们靠着仙人掌生存,如果没有仙人掌的花粉、花蜜果实及种子,它们就会挨饿致死,所以又名食掌莺。  相似文献   

7.
《莺》是一篇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写了莺这种鸟的特点、习性。在这篇文章里,作者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8.
作品简介:《根鸟》是一部迷人的、梦幻般的小说。一个少女到悬崖上采花,掉进了峡谷,她出现在一个叫根鸟的少年的梦里。根鸟成长在现实与梦幻之间.度过他的成长、流浪阶段。根鸟决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梦,他出发了,菊坡、青塔、鬼谷、米溪、莺店,一个个场景奇异而美妙。他在痛苦中品尝着快乐.在前行中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9.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孔雀行穿鹦鹉树,锦莺飞啄杜鹃花"。(杨慎)鸟儿把美丽赐予大自然,使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的生机。谁不爱鸟儿,谁不为鸟儿吟唱?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此写下了大量咏鸟诗篇。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有各种美丽的鸟儿,各种鸟都用不同的方法造房子,作为自己的巢。   缝叶莺是一种非常灵巧的鸟,被人们称为“灵巧的缝纫女工”。缝叶莺缝叶子的本领非常高。做巢时,莺妈妈先选择一两片芭蕉叶、香蕉叶之类的大型叶片,用自己像针一样的细长弯曲的嘴,在脚的配合下把叶子合卷起来,在叶子边缘用嘴钻些小孔,然后将一些植物纤维、蛛丝、野蚕丝穿过去,一针一针地把叶片缝成一个口袋形的窝巢。   金丝燕喜欢在陡峭的岩壁上做窝。原来金丝燕嘴里吐出一些粘液,在这些粘液中含有很多胶质,粘液遇上空气后,就迅速地干涸成一丝一丝的。…  相似文献   

11.
象鸟化石卵     
三名澳大利亚儿童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沙滩上玩耍时发现了一只巨大的有2000岁的鸟卵,这种化石卵属于象鸟(Elephant bird)卵,它是大约在400年前绝迹的类似于不会飞的鸵鸟一样的鸟。这种鸟曾是现今马达加斯加的一种本地鸟,马达加斯加是非洲东海岸的一个大岛屿。  相似文献   

12.
辛巴达和他的仆人班拉丁逃离了绿色巨人和大鸟,游上了一个岛屿后就精疲力尽地睡着了……  相似文献   

13.
《河北自学考试》2006,(4):14-14
一、简答题 1.杨万里《初入淮河》中“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1)比喻手法,以鸟比人。 (2)人不如飞鸟自由。 (3)实指南北分裂,人民隔离。 2.《西厢记》中莺莺唱道:“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  相似文献   

14.
童年,是一株野草,不怕风,也不怕雨; 童年,是一块跷跷板,一头是哭,一头是笑。 那时候,总想捉住一只鸟,总想飞翔。 一手从镜中摘花,一手在井里捞月。 梦的天空翔着纸莺;心的河里飘着纸船。 脑海无岸,心室无帘。 爱,永远是荡不落的秋.工. 少年,是一棵幼树,既怕折断,又生机勃勃; 少  相似文献   

15.
对柳宗元诗歌《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中的问题进行考察,认为,诗中所说的“榕”应为“大叶榕”,“春兰如秋”是柳州地理环境特征之一,“莺乱啼”中的“莺”则是指“告春鸟”。这首诗的内容其实是与柳州当时的环境季节相吻合的,是一篇写实的诗歌,诗人借此表现了诗人的“宦情羁思”。  相似文献   

16.
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们的保护,我国内地和沿海有的岛屿成了鸟的天下,人们将它们称为鸟岛。其中有的久负盛名,有一些则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7.
鸟有鸟语,虫有虫鸣,花开花谢,各有不同。百灵的嗓子固然婉转清脆,但丛中小莺的歌声也让人为之心动;牡丹固然娇艳,但荷花也有它的清丽。世界虽大,芸芸众生,我们却永远也找不出第二个自己。也许你平凡无奇,  相似文献   

18.
古代哲人说,你不可能两脚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是啊,鸟有鸟语,虫有虫鸣,花开花谢,各有不同。百灵的嗓子固然婉转清脆,但丛中小莺也让人不禁为之心动;牡丹固然娇艳,但荷花也有它的清高。  相似文献   

19.
鸣叫,是鸟类的天性。那“唧唧”的雀叫声,“喳喳”的鹊鸣声,“间关”的莺歌声,“呢喃”的燕语声,令人心旷神怡,享受无穷的乐趣。早在上古时代,我国人民就用拟声词来记录这千回百转的鸟鸣声,如《诗经》的开篇第一句就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用“关关”二字摹拟雎鸠的呜叫声。自两汉以后,摹拟鸟的呜叫声的新词,更是层出  相似文献   

20.
师:鸟是人类的朋友,在古代诗词中有许多关于鸟的诗句,同学们,想一想你都知道哪些?生:杨花落尽子归啼。生: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生:自在娇莺恰恰啼。师:子归、黄鹂、白鹭、娇莺,同学们的积累很丰厚;是的,鸟儿给了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许多情思,这节课,我们学习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板书:课题、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